《第一次做总经理:职业经理人的变革经历》
第60节

作者: 青原樵夫
收藏本书TXT下载
  不过,很多公司的老总和董事长关起门来还拍桌子呢?打开门什么事都没有,如果因为争吵两次就感觉失去颜面,那心胸也太小了。李卫记得在旺季时,林总对李卫说:希望李卫一定要有一种二老板的心态,而不能是一种打工的心态。可真正李卫有二老板的心态,站在公司的角度和林总发生争论时,又说不尊重他!其实在众人面前,李卫是很给林总面子的,可关起门来没必要吧,难道还得像古代皇帝家天下时的臣子一样“皇上,臣有本奏!”

  想要面子,又想要利润,这样的好事,可是谁都想要,无怪乎比尔盖茨有句名言:一个老板,千万别把自己的尊严当成一回事!
  李卫有一个亲戚,和李卫一样大,小学毕业,其貌不扬,在珠三角一个纸箱厂工作,他很勤快,也很好学,连ABCD二十六个字母都不认识,经常向别人求教,然后晚上打着电筒在被窝里学。因为别人经常教他,所以别人需要帮忙,一叫他就去,大家都很喜欢他,老板也非常喜欢他,慢慢他就做组长、主管,后来跟着老板出去做销售,几年后,自己与人合股开了一家纸箱厂。他到李卫那里玩,说自己要是能读个初中,都比现在好,李卫说:“那不一定,很多人读到本科,认为再读个硕士会更好,其实未必,因为你小学毕业,自己觉得自己什么都不如别人,所以你放下面子,放下尊严,虚心好学,因此向别人求教,别人觉得这么简单的英文字母都有人来请教,有一种受尊重的感觉,而你在求教的过程中,觉得别人帮了你,你也因此而帮助别人,吃苦耐劳,自然得到上级和同事的赏识,这样你的机遇就来了,在和客户的交往中,你也觉得处处不如别人,所以不断请教别人,于是客户都愿意和你打交道。假如你读了初中、高中或者大专本科,以你的聪明,你学得很快,然后用你的所学去卖弄,去教训别人,即使你再聪明,别人都不服你,你不会有今天,所以,你的成功就是因为你只有小学学历,而不是更高的学历,所以你放下了面子和尊严。而我为什么不能做老板,就是我学历比你高,而且自认为我懂得比较多,至少比你更看重这面子和尊严,太爱惜自己这虚伪的面子和尊严,就容易形成自我保护,心胸就敞不开,度量就有限,所以我的度量不如你,因此只有这点出息。”

  李卫在听彭剑锋教授的课程时,彭剑锋讲过一个小故事:他的学生经常床头放着一些《如何做CEO》之类的书,彭剑锋对他们说,你们找一本《如何做伙计》看吧,先学会了做伙计,才能做CEO。李卫认为自己和亲戚的最大区别就在于:他学会了做伙计,所以做了老板;李卫经常学《如何做CEO》,结果做成了伙计。

日期:2007-11-27 13:56:49

  和林总的两次争吵,只是一个导火索而已,因为林总对李卫有了成见,一个人对另一个人一旦有了成见,就会对这个人左右都看不顺眼。就如热恋时,对方的缺点我们都把它当成优点,过了几年后,对方即使在进步,对方的优点我们都把它当成缺点。当初李卫进来时,李卫表示自己不懂技术,林总认为不懂技术是好事,因为不懂技术才更注重管理。可是这几个月,林总老说李卫不懂技术,要让下面的人服很难(可能指品质部章经理吧)。IBM的郭士纳,当年从英美烟草公司加入IBM,完全两种不同的行业,正因为不同的行业,才有不同的思想去冲击旧思想,正因为是外行,才更要懂得用人和授权。优秀的管理者是让别人做事,而不是自己亲力亲为,专家做总经理成功的比例不见得更高,因为专家什么都懂,所以自然插手干涉部属太多,不舍得授权,李卫认为,聘请部门经理需要内行一点的,但聘请总经理这一级别的,最好请个外行,到了总经理这个级别,做事的比例少得可怜,关键在于用人,外行第一有不同的思想和思维模式,第二能发现企业内部的问题,第三能发现内行发现不了的蓝海。没想到,以前李卫的优点变成现在的缺点,还有很多这样的优点变化成缺点的例子,李卫也懒得去琢磨了,天要下雨,娘要嫁人,世事无常,一切因缘和合,缘到则聚,缘尽则散。

  陈经理这人也爱钻牛角尖,非得磨清楚原因不可,磨了几次,李卫被他磨烦了,就将其中一些原因告诉他(除了和陈经理有关的事)。李卫认为,林总多少缺点他都能接受,他不求老板是个完美之圣人,但做为一个老板,基本的三点必须具备:
  一个老板,心胸要大些。
  部属犯过的错,可以批评,但就事论事,如果他做错了事不去改善弥补,就要严厉批评,但人家已经改正了,别一天到晚总提,张晓杰没有告诉林总网络招聘的事,林总在李卫面前至少抱怨张晓杰十多遍。李卫犯过的错,包括工资改革等,两个月数据一比较,李卫马上就进行纠正,但林总仍拿以前的错指责个不停。如果一个人一而再,再而三重犯错误,觉得这个人不行,干脆就让他走人算了,别这样折磨人。

  一个上司,不敢承担自己的错,都推给部属,部属帮他承担了,还在一味指责。在公司最困难时,部属能和上司一起同舟共济不逃跑,上司应该多宽慰,而不是把自己的过失都推给部属甚至变本加厉地指责。
  虽然老板平时说得都很好,企业是社会的,要摆脱家族制,实际上他看重眼前的利益胜于任何人。李卫都打算今年不分红,眼光放长远一点,为的是明年后年的发展,可是老板说的和做的完全不一样,一边抱怨成本上升,李卫看到成本上升,连上下班公司车接送自己都取消了,可老板自己家的财务与公司的财务仍然不分,老板在去年是不领工资的,但今年开始,李卫为了让老板公私财务分开,老板和老板娘都有一份丰厚的工资,可老板家里的大部分开支依然在公司报销,而且在下半年私人方面的花费开支仍大手大脚。李卫其实很重感情,几个月林总老指责自己,也不在别人面前抱怨老板的不是,李卫希望能和一个真正做事业的老板,而不是和一个家天下、小农思想、过份追求名利、将面子放在第一的老板共事,为了面子而只知道指责部属,而不会躬身自省。

  疑心病太重,耳根子别太软。
  一个老板,要有自己的主见,别过多地偏听偏信,偏听偏信过多,会培养一帮忠臣和奸臣,自己也会不小心成为昏君,结果让做事的人走了。公司根据《员工试用管理办法》,在品质部经理章利财的试用评估中,某个经理说了章利财私下安排自己的熟人进公司的事件,林总听了:“本来我给他打85分,听了你们讲这个事后,我给他打75分。”听别人而不是靠平时自己的观察下结论,陈经理也从这事中看出老板太缺乏主见,容易偏听偏信。人要听别人的意见,但更要学会观察。

  一个老板在创业过程中,经历过很多挫折,可能越来越不相信人,但如果像项羽一样,连亚父范增都怀疑,注定他会失败。而林总的性格和项羽很像。李卫相信,他很难找到一个像自己这么忠诚却不愚忠的人。
  一个老板,一定要善于学习,哪怕不学习技能性的东西,思想性的东西要学,思想是开拓心胸的,思想决定性格,性格决定命运。但林总不学习,如果不学习那就放手,又舍不得放手,除了技术上的决策外,只要林总插手过的事,必然搞乱,李卫一天到晚帮他擦屁股。
  真心实意对待部属。
  老板办厂16年,跟他创业的元老要么被炒了,要么自己走了,有的进进出出两三次最后还是走了,剩下的只是两三个特别爱“听话”、老板怎么骂都从不还嘴的,其余的管理人员在利风一般不超过5年,做得时间长的只有老板和老板娘的亲戚,老板特别喜新厌旧,但一段时间后,如果部属表现出一些小缺点,又觉得他一无是处,于是又觉得旧人好,于是时而在新人面前说旧人的不是,时而在旧人面前说新人的不是。

请按 Ctrl+D 将本页加入书签
提意见或您需要哪些图书的全集整理?
上一节目录下一节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