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7岁 我们一路同行[BL]》
第1节

作者: 心有感恩才有真爱
收藏本书TXT下载
  日期:2018-01-10 23:21:12
  楼主男 爱好男 
  若有不适 请绕道而行 以谢为感!
  我的1997年
  (分享一张楼主收藏的1997年的报纸 )
  (分享楼主收藏的1997年发行的邮票)
  1997年的7月1日,举国同庆,庆香港之回归,洗刷百年之耻辱。名族神圣情感再次升华到了极致,那年大街小巷都循环播放着 “公元1997”、“中国人”
  九月伊始,在临行去技校报道的前一天晚上,母亲将我换洗之物都准备妥当,并教我如何叠衣服,叮嘱到校后自己要照顾好身体,抽空记得写信回来告知在校情况。那夜晚饭后父亲拿来一个洗净的蛇皮袋,装了一袋大米,父亲本意是想着到校后可以拿这些大米换上饭票。
  第二日的清晨,我与父亲早早起床,父亲在家中拿来根扁担,一头挑着米,一头挑着我的行李箱就出发了,从家到镇上步行需要30分钟,由于担子一头的大米要重于行李箱,所以父亲行至一段路程就开始换着肩膀,从小镇到县城,从县城到市,接着从市到另一个市,终于在当日中午12时左右到达校园。
  父亲与我在门口踌躇些许后就走到学校的门口。那时校门口有个黑板,黑板上清晰写着各个学科的收费项目 ,学科分宾馆班,艺师班,电子班,财会班,法律班,机电班等等,依稀记得当时我报的机电班学费是1200左右,那天我见父亲在黑板边寻思了很久,最后还是走到了交费处。
  交费之后,我和父亲被高年级的学生会干部带领到了宿舍,父亲将米放在下铺床边,而我选择了个上铺,觉得上铺干净点,将行李安顿妥后,我与父亲就在门口的小饭馆将午饭解决了,随后父亲就急匆匆回去了,那日在校门口目送父亲的背影慢慢消失。随后一种孤独感侵袭而来。
  日期:2018-01-11 22:48:06
  回到宿舍后,新的同学也都陆续到了宿舍。有本市的、有与我同县城的。对年仅15岁的我而言,一切都是陌生的。陌生的城市、陌生的环境、陌生的面孔。后了解同楼层隔壁二间宿舍都是我们班级的。宿舍很有年代感,看外立面基本确定建造与上个世纪80年底初,四周围墙不足2米高,洗手间、洗漱池、均位于一楼。
  新生入校,首先是为期一周的军训。每天清晨6点左右的光景,校园大喇叭准时响起,于是赶紧起床洗漱,洗漱完毕后就直奔校园的操场。当时的校园喇叭经常播放:“1234歌”

  。  操场位于校园外,周围均为住宅小楼,操场的围墙上写着“全面发展,健康第一”历经多年的雨水风霜侵蚀,字迹略微显得斑驳。
  教官一脸稚气,如今想来也就20多岁的年龄,军训的内容分为:“立正、稍息、正步走、原地踏步等基本项目”除此之外,还有内务要求。如:被褥的叠放、洗漱用品的摆放。
  为期一周的军训很快结束了,于是新的校园生活正式开启。不久我找来室友将父亲带来的大米扛到校园食堂售饭票处,负责人得知我是来拿大米换饭票后告知我:“学校大米均有大厨独自采购,对外均不收大米,再者你这大米应该搁置一段时间了,高温影响已有发黄”。听闻一席话后,满脑子都是如何处理这袋大米,毕竟当年少不更事,眼泪就出来了。负责人看我这般光景于是转变了态度:“要不这样吧,我们就破例收一次,到时用来熬粥之用”听闻此话,心里瞬间踏实了。

  学科分 《语文》、《代数》、《物理》、《电工基础》、《机械制图》、《电子线路》。每天都有晚自习,当然晚自习基本都是用来聊天的,很少有同学用心学习。晚自习上我给兄长写了一封家书,告知我在学校的状况。不久后收到兄长的回信,信中告知我家中的农忙状况,并叮嘱我注意身体,安心学习。
  日期:2018-01-12 20:04:29
  校园的生活并非多姿多彩,那时的我稚气未脱,总体而言属于乖巧的学生。不迟到、不早退、不抽烟、平时也不参与其他同学任何游戏娱乐活动(捣桌球、看录像、打游戏机)。十月国庆放了几天长假,假期结束后临行前的晚上,外婆来到我家,给我带来一些糖包子(白糖包、蜜枣包),母亲则给我做了几个咸菜放到玻璃瓶中,父亲给我炒了些花生,欲让我带到学校给老师。考虑行李较多,还带了许多冬天的棉衣,故临行前没有带走花生。回到校不久,收到父亲的家书,言语中有责备之意,本意花生带给老师的,表达一份心意而已,叫我今后要开朗一点,多与人打交道,未来踏入社会一定要与人多沟通多交流。

  一学期的期中考试很快来临,成绩公布后,我只考了班级前十名,奖品为一本软面抄。 对于这样的成绩我并不理想,内心而言觉得辜负了父母的期望,虽然上课我也专心听讲,自习课也会复习,但总感觉学习的力用的不对。班上小周同学考了第一名,对于学霸的第一名除了羡慕还夹杂着嫉妒之心。

  与小周同学私下没有深交过,记得他喜欢哼歌曲,但是又经常唱错词,那时流行的歌曲还有一首“心太软”,见其唱过,但歌词基本都是错误的。一日晚自习我与小周同桌复习,不知怎么就提到家事,小周告诉我他是位没有妈妈的孩子,父亲也是瘸腿,自己读书的钱还是借来的,姐姐在外打工学徒,收入甚微,家里只有瘸腿父亲,长这么大还没有穿过一件新衣服,新鞋子,至今连自己的鞋码都不知道。他告诉我这些后,眼里黯淡无光,对前程对未来都感到迷茫,得知他的情况后,我对他的嫉妒之心坦然无存。之后我也将我的家庭情况告知与他,并告诉他,过几天叫我妈妈给你做双新布鞋。我把家里的毛衣也给你2件。

  第二日,我给父亲写信,告诉我身边有这么一位同学,让母亲得空给他做双布鞋,鞋子尺码与我一样即可,也就是从那之后我们之间的友谊越来越深。学校食堂早餐有粥与馒头,一份粥售价2角5分,馒头售价2角5分,中餐的白米饭是蒸汽蒸,四四方方一块售价2角5分。菜有5角一份,一元一份。那时中餐2块饭有点多,一块饭又吃不饱,于是提议与小周每人中餐或者晚餐都打3块饭,一人一块半。如此每天的生活费控制在2元5角左右,月生活费控制在70元左右即可。

  日期:2018-01-12 20:50:40
  父亲信中所提“国家干部”实际是一种职业的尊称,父亲读小学的时候,他的父亲(我的爷爷)就去世了,当几位姑妈及父亲可以自食其力后,奶奶就去寻找自己的幸福了,我与兄长从小是隔壁小姐姐带大的,小时候也吃了很多的苦,那时的大伯在部队里,当时当兵家属可以减免一半学费,爷爷去世不久,父亲也辍学了。庆幸父亲还是识得些许字。

  依稀孩提时,家里就有许多有关农业方面的书籍,还有一个刻字的油印机,每隔一段时间,父亲会印“病虫情报”张贴在各个村的电线杆上,每年的岁末大队上会象征性的给父亲发一个茶杯、一个挂历、另年酬劳150元,虽然报酬少的可怜,但父亲一直坚信我们是一个农业大国,今后国家一定会重用农业技术员。97年父亲参加市里技术职称考试,一旦考试通过评到职称就意味着有固定的一份工资。
请按 Ctrl+D 将本页加入书签
提意见或您需要哪些图书的全集整理?
 目录下一节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