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五千年的哪些传统手工艺》
第24节作者:
三颗雪梨 走入大厅,根据服务员的指示,先到智能化摇号的电脑平台挑选顺眼的专家。
“这一看是正规的鉴定公司。不像民间很多小机构,张口闭口你这件古董价值几十万百万,吹得你以为要平地暴富。
然后……收你两三万鉴定费!”
秦淮一边跟商雅吐槽,一边选了个价格的专家——鉴定费用两千元整。
“明明是我的作品,结果还要来当送财童子……”
秦淮嘴角一垮,肉疼不已。
朱专家坐在办公桌边,手指敲着桌面。
桌有电脑,有小型的强光手电筒,这种手电筒能穿透瓷胚、玉胚。
他身的衣服汉元素浓郁。肩和袖口绘着浅靛色仙鹤,胸前蓝色排扣。因为年微胖,所以气质有点像古代的乡绅财主。
“您好,我将竭诚为您服务。请把需要鉴定的物品呈来。”
——两千元整的全·套服务,没得挑剔。不会出现狗眼看人低,然后装逼打脸的剧情。
“请。”
秦淮将储藏核舟的真空袋从木盒取出来,放在桌。
朱专家面带油腻微笑,点了点头,戴好指套,拉下额眼镜,这幅眼镜,属于鉴定必需品,只有一枚镜片,用来放大细节纹路。
做好准备工作,朱专家才小心翼翼的拿起真空袋。
从事鉴定这么多年,朱专家从来不敢小觑任何一位来这里鉴定的顾客。
衣着简陋的糙汉,一脸天真无邪的用旧报纸包着一个价值千万的宝贝来鉴定,这种事情……时有发生。
真要一不小心弄坏了的话,他朱唯唯偷电瓶车也赔不起。
“嗯,这枚核雕属于明代作品,风格浑厚沉稳,四方平定,表面有些许开裂,但不影响观感,对于这种类型的手工艺品,算保存的相当完好的了。”
朱先生娓娓道来,他还是有眼光的。
可惜遇到的是秦淮那出神入化的仿造技术,注定要栽跟头。
“参照其它核雕的拍卖记录,这枚核舟估价一百万,算是核雕的超级精品了……”
果然……
只知其一,不知其二。
秦淮撇了撇嘴。
所谓专家,也分内门和外门。
内门专家,是某一行的名师,他们一般先入行,主要目的是学精技艺,品鉴只是技艺精了之后,附带的技能。
内门专家鉴别物只有三个字:快准狠。
不过,内门专家都不轻易卖弄,没有交情,绝不会替你掌眼。花钱也请不动。
而外门专家是先系统的学习了鉴宝知识,然后从事物鉴定一种职业。
这种专家,一般只会看,不会做。差不多是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只会读的感觉。
在核雕鉴赏,秦淮属于内门专家,不过,必要的证书和鉴定资料,私人开具是不被市场承认的。必须由权威机构来。
没办法,秦淮必须走这一趟。
‘唉,还是得主动展示啊。否则朱专家根本看不明白。’
秦淮起身拉紧窗帘,把灯光掉,然后用朱专家办公桌的手电筒照亮核舟,淡淡的说道:
“再品鉴品鉴。”
听到秦淮的话,朱专家心已经浮现出了一丝不悦。
如今,妄图平地暴富、连破铜烂铁也拿来鉴定的藏家如过江之鲫。
这些藏家,一旦鉴定不如人意,会破口大骂。
刚才朱专家被骂成了阵前王朗。
现在又来?
朱专家拿捏了一下语气:“评鉴结果已出,我这给你打印件。怎么,难道你是瞧不起我的专业鉴定水准吗?”
“不,我信你的专业知识,但你打开方式不对。”
“我可是专业的……”
然而当朱专家的目光落在核舟时,熟悉的翻车套路悄然而至。
“专业的……震惊脸!”
朱唯唯惊了。
一时失态。
忍不住拿起核舟看了又看,陶醉不已,这凉风有信,这秋月无边,这江景太美……
意境。
核舟表现出来的赫然是意境。
意境一出,这枚核舟的价值,立刻飞涨。
不,这是原作吧?
一个念头在朱专家心底滋生,然后一发不可收拾。
“不好意思,容我再看看。”
朱专家的脸色变了变,一边捏着核舟,一边打开珍藏了多年的件夹。
第一次给核舟标价时,他也打开了一串核雕佛珠的资料图。
核雕先贤人物串:由一百零八颗果核组成,每颗果核所雕皆是秦汉至明初的忠臣良将、诗人儒士等共一百八位。
拍卖成交价:一百四十万。
很显然之前估价所参考的核雕参考的是这一件。
朱专家鼠标滑动,图片换成了阎老先生的作品。
仿明朝核舟,成交价为一千四百五十万,一时引起轰动。
不过,阎老先生的核舟作品能卖出天价,有一部分原因得归功在《核舟记》。
正因为这篇章选入初语必修课本,才使得核舟雕刻家喻户晓。再加阎老先生冠绝一时、独一无二的核雕技艺,其收藏价值突破天际,也不难理解了。
话说回来,仿作能卖出一千四百五十万。
原作呢?
成品于明代天启年间的原作,能卖出多少?
自从看到了核舟的真正面目,朱专家的表情有些亢奋。
这枚核舟,是不是课的那一枚?!
再定睛一看,假不了。
以前读《核舟记》时,通过想象还原过真正的核舟,而眼前这枚,和曾经想象还原出来的核舟,竟然是一模一样!
朱唯唯正了正色,一脸端庄严肃。
“先生,您这枚核舟,来头很大,初步判断,它应该是家喻户晓的明代人王叔远所雕刻的核舟。”
“再看电脑。”
朱唯唯自信满满的指了指屏幕。
能清晰看到价格。
“瞧见没?当代核雕宗师的仿品都卖出了一千四百万的高价,您这枚核舟真品,起步两千万。”
朱唯唯专家闭眼睛,伸出两根手指,脸带着淡淡的得意。
能为这件传说级珍宝做鉴定,将是他鉴宝人生浓墨重彩的一笔履历。
绝对是可以写在第一行的那种:
‘某年某月某日,我朱唯唯慧眼识珠,鉴别出了《核舟记》所描绘的真品核雕。
该真品台北故宫博物馆的橄榄核舟还珍贵。现藏于……’
想到这里,朱专家笑得很油腻,像个玩毒奶粉的死肥宅。
秦淮忍不住摇头。
你为什么还能一脸淡定加蜜汁笑容啊,难道已经忘掉刚才被瞬间打脸的事了吗?
“我有一句话,不知道当讲不当讲,其实这是赝品,我希望你在证明材料,特别注明。”
日期:2018-01-13 18:10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
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