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我的命,赌一个未来!》
第55节

作者: 榕之
收藏本书TXT下载
  生产线在建立之前,已经在苗振华脑海形成具体模样,他对操作工人进行了针对性的培训。所以生产线一建立,只要经过对新机器设备培训操作,工人可以直接岗生产。尤其还有他在身后逐步亲自现场指导,生产线的正常运作应该不成问题。
  郑南和钱江厂的几位技术人员一起前来观礼,毕竟韩耀厂生产线下来的产品主要提供给钱江厂使用。
  “这怎么可能,昨天才落地,今天可以马试生产!”

  得知韩耀厂把生产线安装完毕,只经过简单调试马开始试生产,有过相关经验的钱江厂技术人员感觉不可思议。
  “你们是不是在逗我们开心?”
  另一位钱江厂的员工也开口问道。
  郑南虽然嘴不说,但心里也打了大问号。按照他的经验,生产线刚组装完毕,肯定需要一段时间调试,试生产一两个样品可以,但看韩耀厂模样基本是批量试生产了。钱江厂最快的生产线,仅用了1个星期调试后开始试生产,便获得了全厂通报表扬。现在韩耀厂如此信心满满,郑南着实担心开门红变成开门倒。

  反倒是韩耀厂这边的员工,纷纷信心十足,犹如初生牛犊不怕虎。
  “吱——”
  进口的箱体加工专机开始启动,对胚体开始了第一步加工。
  很快,韩耀厂生产的关键性发动机零件全部生产完毕,通过吊装流水线运送到总装配区,由工人通过装配流水线进行整台发动机组装。
  装配流水线呈现封闭圆弧形状,如同运动场的跑道模样,可以循环转动,面有20个工位。总装工人每人仅负责一个或几个部件,例如有人专门安装活塞、离合器,然后传到下一个工位由别人继续负责合箱等。
  时间在一分一秒过去,工人们有条不紊依次安装属于自己工位的零件,很快第一台发动机正式完成了组装,以崭新的面貌出现在所有人面前。
  苗振华亲自把其接专门的检测设备,开始下线后的质量检测。

  “突—突——”
  发动机一点火,立即发出悦耳的转动声,各项指标显示正常。
  “啪啪——”
  生产的第一台70CC发动机下线点火一次性成功,所有参与了生产线建设的人都情不自禁鼓起掌来,许多人还兴奋地抱在一起,他们付出的汗水终于再次迎来了回报。这标志着韩耀厂的自有品牌“荣耀”RY70FM型号发动机正式开始推向市场。
  韩耀厂一群人激动的模样,让一旁观礼的郑南都深受感动。他不得不承认,韩耀厂跟钱江厂相,更加有活力和发展潜力。
  “要不是亲眼所见,我真不敢相信,真是神了。”
  钱江厂的技术人员摇着头自言自语。
  看着生产线70CC发动机不断下线,郑南觉得韩耀厂说不定将来会变成钱江厂的强大竞争对手。虽然韩耀厂现在看去只是一家小型生产发动机的企业,但郑南是在心里有这样的预感。他在想自己亲手见证参与了韩耀厂起步的过程,不知道这是不是养虎为患。但目前钱江厂却离不开韩耀厂,因为发动机这个心脏需要对方提供。
  韩耀厂现在处于试生产阶段,每天工人单班生产,产量在80台左右。随着工人熟练度升和新工人加入,整条生产线将会实行轮班制度,届时产量将会大幅提升。

  郑南把随机抽样的3台RY70FM型号发动机带回钱江厂检测,发现质量完全合格,多项指标还超出了预期。这是因为在90CC发动机研发,余航为首的团队做出了一些针对性改进,并把这些小改进应用到了70CC发动机身。
  自此,RY70FM型号发动机开始正式供货给钱江厂,履行双方当初签订的采购合同。
  当获悉韩耀厂的发动机以及开始试生产,县委-书记丘孟桐再次前来厂区视察调研。在政府工作人员的“善意”提醒下,韩耀厂再一次举办了第一台70CC发动机正式下线的活动。由丘孟桐亲自为虎山县第一台正式落地的摩托车发动机揭开红布,宣告虎山工业园经过本地政府的大力支持终于迎来了开花结果之时。
  这一次不单县电视台派了记者,县宣传部还邀请了市电视台和报社的记者前来观礼,丘孟桐在记者镜头下精神奕奕满面春风。

  得知RY70FM型号发动机已经由钱江厂包销了1万台,折算下来是过千万的销售额,丘孟桐开怀大笑,鼓励韩皓要大力拓展市场,把荣耀品牌打造成全国知名品牌,让全国人民都知道虎山。
  当晚,韩耀厂正式生产下线RY70FM发动机的新闻在市电视台播出。正巧此时龙湖的党政领导正举办招商晚宴款待前来考察投资的客商,大家在宾馆包厢电视看到了韩耀厂的新闻。
  在座的官员都知道龙湖没有摩托车发动机厂,连龙头企业钱江厂都没能研发成功,看到新闻播出了韩耀厂已经跟钱江厂达成大批量采购协议,大家心里感觉都不是滋味。
  “这个韩耀厂是从哪里冒出来的?是外商投资的吗?”
  龙湖的一把手书记开口询问部下。

  “好像是虎山的一家乡镇企业,突然间研发成功了发动机,去年底才通过省里验收,当时我还看了新闻。没想到短短时间现在居然落成了生产线,产品准备大规模投向市场。”
  负责招商的一位工作人员回答了书记的问题。
  “怪不得老丘笑得如此灿烂,单凭一个发动机厂,想赶我们龙湖是不可能。这个苗头值得我们注意,钱江厂虽然属于省属企业,但我们作为父母官也得好好想想,能不能在龙湖也弄出一两间发动机厂来。我们有关部门招商,要留意这方面的企业,有合适的要大力引进落地,补我们市的经济短板。”
  虎山弄得出来,龙湖应该也要有,书记大人的经济敏感度还是很厉害。

  随着第一条生产线正式投产,过了半个月韩耀厂第二批进口生产线设备也抵达了海关,这一次没有闹出扣货风波,很顺利报关通过运回了虎山。有了第一条生产线的经验,第二、第三条生产线的建立调试更加顺利,短短一个月时间,韩耀厂拥有了3条柔性摩托车发动机生产线,设计年产量高达20万台。
  虽然生产线全部建成应该大干一场,但韩耀却发现20万台的产量无法兑现,因为他又面临新的现实难题。
  位于虎山工业园的韩耀厂现在如同一个大工地,除了第一生产车间竣工外,研发大楼、办公楼、员工宿舍、饭堂等都在紧张施工建设。按照工期,至少还需要3个月才能初具规模交付使用。
  生产线落地,但是最关键的配套设施没有跟,尤其是员工宿舍没落实,工人缺口很大。市场有工作经验的熟练工,要求包吃包住是硬指标,因为这可以省下一大笔工资开销。

  加苗振华对新进厂员工素质要求高,所以尽管3条生产线落地,但实际韩耀厂现在只有1条生产线实行3班倒的运转。
  “质量是工厂的生命,所以宁可慢一些,也不能让不熟练的工人岗,更不能让不合格的产品流出市场。”
  苗振华对质量有着近乎苛刻的高标准要求,作为生产总工程师,韩皓尊重他的意见。
  万事开头难,苗振华从一开始为韩耀厂树立质量第一的企业理念,对工厂今后的长远发展有帮助。
请按 Ctrl+D 将本页加入书签
提意见或您需要哪些图书的全集整理?
上一节目录下一节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