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五千年的哪些传统手工艺》
第7节作者:
三颗雪梨 “换睡衣了,不开门,有什么事门外说。”
“不好意思,刚才思考问题太投入了……是我的错。”
“你在说什么?我怎么没听懂。今天累了,有什么事明天再说。”
商雅背靠着门,手扶在把手。
‘如果再道歉一句,我开门。’
她这样想。
门没开。
她拒绝了。
秦淮恍然惊醒,这节奏不对啊,他好像被系统带了一波节奏。
哪有什么妹纸会喜欢我?
一没钱,二没房,又不会撩。今天下午,商雅还说我是四年不出门,每天待在出租屋里鼓捣邪门歪道、坐吃山空,每个月都产出巨多生活垃圾、害她每个月的生活垃圾管理费翻倍的吊丝。
这样想着,秦淮的人格出现了一丝锯齿状的裂缝。
暴击!
双重暴击!
‘这把深渊一定能毕业,我能反杀,她喜欢我。通通都是错觉。’
秦淮明白了,带着一脸的索然无味,转身默默离开。
果然人不能太膨胀,也不能太给自己加戏。
以为系统会打着‘所有解释权归系统所有’的旗号给我开后宫?
不存在的,自作多情最难受。
秦淮反手把自己关在出租屋里,坐在电脑前,旁边放着手机,双管齐下的查找资料:
王船山的那枚核舟已经丢失了。
现存有一枚清代的橄榄核核舟藏于台北故宫博物馆。
橄榄核本身肉质核桃要厚,形状更狭长,所以更适合雕刻核舟。
但相应的,技术要求没核桃雕刻那么复杂。献记载,这一枚核舟的船底,铭刻有三百余字的赤壁赋。
虽然听起来很厉害,但仿造的痕迹都太明显了。
反观王船山的作品,只刻了十八字:‘清风徐来,水波不兴’、‘山高月小,水落石出’。
简洁美观,又烘托了意境,乃画龙点睛之笔。
在秦淮看来,雕刻这枚核舟,是为了体现放舟赤壁,仰观山川缥缈的意境。
刻三百字,便显得故意炫技,画蛇添足了。
对之下,秦淮更喜欢王船山的作品。
同样,王船山的艺术修养,也更甚一筹。
“不错不错,宿主悟性很高。”
自动忽略了系统,秦淮皱起眉,一边浏览着资料,一边呈冥思苦想的姿态。
《核舟记》以及献描绘的核舟,他大概已经有了基本蓝图。
该做笔记的,都已经一字不漏的写下。
‘通计一舟,为人五;为窗八;为箬篷,为楫,为炉,为壶,为手卷,为念珠各一;对联、题名并篆,为字共三十有四。’
想要在不足盈寸的小小核桃,要将这些意象全部雕刻出来,并且意象们都顾盼有趣,栩栩如生,确实有一定难度。
古往今来,想要还原这枚核舟的核雕师们前赴后继,但都未能达到王船山的高度。
这也造了,该枚核舟响彻坛的名气、独一无二的精妙核雕技术以及富有浪漫主义色彩的诗情画意。
总而言之,想要挑战这一件丰碑级别的核雕作品,需要勇气。
当然,更需要挑战者腹有诗书、胸有丘壑,甚至心境,还要求能够媲美当时畅游赤壁的苏东坡。
压力山大啊。
秦淮视线落在系统赠送的那枚核桃,突然发现,这枚核桃竟然狭长修美
这不是原的‘盖拣桃核修狭者为之’吗?
看来系统在发布任务时,做好了让秦淮攀登这座核雕史的高山的打算啊。
秦淮心了然。
目光转移,落在书桌的小木盒。
啪嗒打开,里面躺着三柄寒光可鉴的篆刻刀。
这应该相当于某坑钱游的毕业史诗了。
秦淮非常吃惊,因为这刀握在手里,感觉像灵魂延伸到了刀尖。
似乎还有宁心静气的效果。玄异得很。
所谓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
这三柄篆刻刀,让秦淮的熟练级核桃微雕技术如虎添翼。
有了这柄刀,还要什么女朋友?!
秦淮敛声屏息,进入无欲无求的状态,提起篆刻刀,在核桃轻轻一划。
刻刀所及之处,仿佛是坚冰遇到了沸腾岩浆,仿佛是体弱少女遇到了暴徒,本来坚固难缠的核桃,瞬间消解,核桃粉末滑落而下。
手底下,再没有遇到阻碍。
秦淮兴致大起,这篆刻刀,竟然能够完美的将心所想,反应到方寸的核桃!
不一会儿,一盏小船初具雏形。每一根线条,无不依桃核纹路而来。
‘道法自然。’
这正是核雕师们所追求的理念。
第二天,秦淮早起练习了一个小时的刀工,便挎着斜包,洗漱出门,前往古玩城,魏老板的小店。
顺便随手赚个小十万小钱钱。
午九点,秦淮到了。
‘架子真大,我都等了一个小时了,才姗姗来迟。’
赵纶腹诽道,坐在店里,敲着二郎腿。
且先静看秦淮如何表演,如果秦淮展示不出令他满意的核雕技术……
呵呵,他今天会打爆秦淮的医保卡!
只见秦淮面带骗艺超群的自信,随手从兜里拿出一个普通核桃,这枚核桃都没有精心挑选,只是出门的时候,随便一捞。
将核桃放在桌。
秦淮又从时尚的男款挎包取出小木盒,不慌不忙的打开。
“什么?”
赵纶和魏老板眼的希望,瞬间流失了一半。
才三把篆刻刀?
开什么东方明珠塔的玩笑啊。
一位顶尖的核雕大师,最起码有二、三十柄篆刻刀放在一旁,随取随用,运刀如指,如弹钢琴一般优雅。旁人看其雕刻过程是一种享受。
有句话说得好,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一般来说,只要从工具的多寡,能断定一位核雕师的水平究竟如何!
当秦淮掏出少得可怜的三柄篆刻刀。
魏老板立刻明白,秦淮只是一个初生牛犊不怕虎的新手了。昨天的牛逼烘烘,都是装的!
赵纶的脸色也慢慢发青,拳头慢慢握紧,几乎要暴走……
这垃圾原来真是来消遣他的?!
对赵纶来说,老爷子的寿礼是大事。
找一位核雕宗师的过程本来千辛万苦,他一直怀抱希望,然而现实却一直让他绝望。
现在还被秦淮这样消遣!
数个月累积起来的火气处在爆炸的边缘。
赵纶脸色阴沉,一把将秦淮抓起来。
“刀很锋利。”
秦淮作势要切,赵纶脸色立刻变了,缩回了手。
这是刻核桃的刀。他不敢硬刚。
“年轻人毛毛躁躁的,没点耐心。”
秦淮像赵纶的长辈,一边叹息,一边慢悠悠的拿起桌的核桃。
对于魏老板和赵纶的不淡定,秦淮能够理解。
因为核雕,本是在方寸间舞蹈的艺术,每一根线条的启承转合,都存在细微差距。
而这细微的差距,如果出错,那是失之毫厘差之千里了。
光靠一柄刀的刀刃,恐怕还无法驾驭核雕过程会遇到的各种麻烦。
一般被称作高手的核雕师,确实会有三十来柄篆刻刀,三十柄刀各司其职,随取随用,运刀如指,能大大的减少犯错率。
这好用不同的机床生产来精密零件。需要不同标准的零件,采用不同的机床。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
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