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行,韩皓也不见外,立马一口两口“老苗”喊了,因为他不像牛大伟打心底仰望苗振华不敢造次,何况他还是代理厂长。
来到二手日本机床前,许汉通、陈典两人知道韩皓新招了技师,也赶过来围观苗振华的测试出场秀。
日本机床写的日都在下方用胶布贴了汉语翻译,尤其一些操作按键下面对应着,苗振华简单观察一遍后,按下开关启动了机床手。
然后他从自己的挎包拿出一个圆形钢块,又从口袋掏出一支粉笔,在钢块画了一个锤子形状。
随着机床的轰鸣声,划线、锯切、锉削、钻孔、研磨等步骤一气呵成,不到5分钟一把亮闪闪的小锤子出现在韩皓面前。这还不算完,制造锤子剩余的边角料,苗振华再次把它们投入到机床。在他神的双手下,边角料犹如有了生命般在机床翩翩起舞后脱胎换骨重生,很快一把小开口扳手、两把小锉刀又展现在众人面前。
这个时候,韩皓终于明白牛大伟为何对老苗如此毕恭毕敬,行家一出手知有没有。
“工具,还是习惯用自己造的,顺手。”
苗振华拿起小锤子对韩皓笑着说道。
一旁的许汉通和陈典两人也都看呆了,他们何时见过有人能“人床合一”般随心所欲干活,这简直是一个艺术大师在表演,举手投足间显露出长达几十年的深厚功力。
“厂里还有胶布吗?这机床的日语翻译有些错误,容易误导操作,我来改一改。”
不等韩皓消化完他一句话,接下来的话又让围观的众人差点跪倒在地。到底是什么运气,让韩皓招来了这样的一个大人物。
韩皓心想自己看去不像电视演的真命天子,厂里也没什么钱,为何苗振华愿意屈尊来到自己家的小工厂。
于是他客客气气把苗振华单独带到了办公室,打算聊一聊问问底细。
“哦,其实我是觉得好玩,反正退休在家里呆不住。昨天你不是和人争论说要造出国人自己的摩托车发动机吗?我听了挺感兴趣,想来看看你能不能成功。”
原来是这般理由,韩皓转念一想,激动地问道。
“老苗,难道你会造摩托车发动机?”
“不会,说实话我还没见过它的内部构造,一直挺感兴趣了解下。”
苗振华的回答泼了韩皓一头冷水。
突然出现的牛人,韩皓必须得问一问来历,因为不寻常的情况下总有不寻常的背景。
“以前在山里工作,后来厂子撤了,我打报告退休带着老伴来浙海省跟嫁过来的女儿一起生活。”
对方不愿意细说,韩皓大概了解是怎么回事,也算把来历这事揭过去了。
经过交流,韩皓也了解到像苗振华这样的人,他可以依据设计好的图纸加工出合格零件,但他不能设计出图纸对零件进行发明创造。打一个形象喻,是苗振华像人的双手灵活能干,但其不能代替大脑的指挥作用,因为它们是不同的领域。
原来是这样,韩皓终于明白了两者的区别,现在他要研发发动机,必须找来一个合格的大脑。如果有了大脑和手,那么仿制发动机不在话下。
韩皓把苗振华带到工厂后边的库房,里面正整整齐齐摆放着从钱江厂采购回来的发动机零件。
“有点意思!”
听了韩皓对零件来历的介绍,苗振华自言自语道。
拿起一个曲轴,苗振华仔细研究了一番,嘴里在默默念叨着什么,看去他开始投入到发动机这片未知的大海遨游。
他还兴致盎然地站在庞爱国身边,看其如何组装出一台完整的发动机,得到允许后还亲自手学习,不一会学得有模有样。
韩皓把苗振华任命为厂里的顾问+总工程师,工资提高到680元,负责解决一切跟技术相关的问题。
过了一天,新招聘的牛大伟也顺利到厂里报到,一进厂牛大伟屁颠屁颠寸步不离跟在苗振华身后,除非韩皓发话让他过来。
看到苗振华真现身在厂里,牛大伟还拉来了他读专的一个同学,家住省内定海市的祝胜宏。祝胜宏分配去处也不好,被牛大伟一鼓动,便离开了家乡奔向虎山。他一来,立即也成为了苗振华的铁杆支持者,跟牛大伟一起成为了老苗的护卫二将。
更让韩皓吃惊的是苗振华仔细查看了一番摩托车外壳的生产流程,然后取下CNC数控机床造出的模具用那台二手日本机床进行再加工,在原本模具的内壁精雕细纹,犹如人的毛细血管般精妙。
把加工后的模具再机生产,韩皓发现一是成品时间缩短了30%,因为毛细血管结构让塑料冷却速度加快。这意味着生产率提高,成本降低;二是外壳产品凝固后形成天然的纹路,再也不用打磨可以直接漆操作。
老天,这680块请人花得也太超值了吧,韩皓看着眼前的景象在心里大喊。
“怎么样,我说你捡到宝了吧。”
牛大伟看着目瞪口呆的韩皓拍了拍他的肩膀后说道。
准备门推销新产品,但又不知道目标厂在哪里,一出大门犹如无头苍蝇般乱飞,韩皓得想办法解决这个问题。
他想起来当初在钱江厂时跟别人交换过名片,于是顺着电话打了过去求援。
轮毂厂的负责人听了韩皓的要求,笑哈哈提醒道国家有专门的摩托车生产企业目录,面有整车厂和零件厂的地址电话信息,足够满足韩皓的要求了。正好他这里有,如果韩皓要可以转让1本过去。
这个消息可真是及时雨,韩皓原本一眼黑,现在有了这本目录的话眼前的路自然是开拓许多。
亲自骑车门取,韩皓握住对方的手不停感谢,《国摩托车行业名录》里面正有韩皓急需的信息。
“客气,今后有生意记得照顾老哥行。”
歪打正着,韩皓使用了他在生意场的第一个人脉关系,也欠下了一笔人情。
韩皓集合他新组建的销售队伍,除了招聘的人外,还多了祝胜宏和王二宝。王二宝尝到赚钱的甜头后再也不想读书,一心想跟着韩皓干,见此他父母无可奈何之际只能随他去。毕竟儿子学习成绩不好,将来一样是外出打工,满了16岁不算童工,韩皓点头收人后不再多言。
任后第一单生意是王二宝带来,韩皓跟他聊了聊发现他还挺机灵,既然不愿意读书那跟着自己混吧。
连同韩皓在内一共6个人,韩皓把大家分为3组人马。韩皓、王二宝一组,牛大伟、祝胜宏一组,剩余的田光明和高波一组,名字在前的人为组长负责计划安排。
除了推销新外壳产品外,大家还担任着另外的任务,一是打听当地摩托车发动机的行情,第二是门寻找能够为仿制摩托车发动机零件的生产配套厂家。简而言之,除了推销外,还肩负着收集情报探路的重任。
依照《国摩托车行业名录》,韩皓打算先从虎山周边开始,他按照地域把周围县市分为3大块,每一组人马负责一个区域开始行动。
把这本《目录》肢解,每组人拿着对应的内页开始寻址门推销。
“师傅,最新款外壳,厂里有需求吗?量大优惠。”
“发动机,你们缺货不?”
“这个顶杆、连杆、活塞,你们能够做吗?”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
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