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沧海商路》
第49节

作者: 黑火
收藏本书TXT下载
  “嗯,杨书记工作经验丰富,人情练达,我跟着他真学了不少本事。明天我要陪他给包青天解决女儿读书问题,为包青天解决了这个后顾之忧,不需要杨书记在后面扬鞭子,包青天自然会卖力地往前跑。”
  “万一遇到白眼狼,你给他解决了问题,依然不办事,怎么办?”
  “人情练达不是说来玩的,这其实是用人智慧,如果当了领导还看不出谁是白眼狼,那领导也就白当了。杨书记之所以愿意努力为包青天办事,就是摸准了包青天知恩图报的性格。换成另一个村干部,杨书记肯定会用其他方法。”
  “你还是杨书记的忠实拥趸。”

  “确实如此,大学毕业就跟了一个好领导,这是我的幸运。我争取在今年由副转正,成为整个江阳区最年轻的党政办主任。如果能在三四年成为副镇长,那就是江阳区最年轻的镇级领导。那个时候,解决你的问题易如反掌。这也是我认真工作的重要原因之一。”
  听到规划中还有这么长时间才“易如反掌”,熊小梅隐隐有些沮丧,为了不影响挺和谐的气氛,没有表现出来。
  聊了一会,两人重新睡觉。早上起床,侯沧海为了熊小梅买来小笼包子,又将昨夜绿豆稀饭煮好,轻轻吻了吻熊小梅,然后离开了家门,准备与杨定和一起为包青天解决子女问题。
  江州市商业学院以前是一所中专校,后来陆续合并了市财贸校和市粮食中专,升格成一所大专院校,变成了江州商院。升格以后的商业学院除了老校区外,还有三百亩面积大小的新校区,新校区有一部分位于黑河镇。因为这个特殊原因,杨定和到市商院办事还是挺有底气。
  “商院院长李永江以前和我是同事,是一个非常踏实的人。这一次为什么是市商校合并了市财贸校和市粮专,原因在于市商校在前些年大力搞了基础设施建设,投了巨资添置新设备,在三校中一枝独秀,所以新的学校成为了市商业学院。虽然这不是唯一原因,但是算得上一个重要原因。”小车开进商院,杨定和讲起了商院历史。
  “李院平时不苟言笑,不知道好不好说话。”侯沧海只是在开会时与李永江见过面,接触得不多。
  杨定和道:“凡是在黑河镇辖区的单位,不管是处级还是厅级,都得给我们面子,你要有自信心,抬头挺胸,不要看轻自己。”
  侯沧海就挺起了胸,昂起下巴。
  来到了商院办公室,办公室一位女同志给访客泡了茶,道:“李院正在开会,还有十分钟就能结束,杨书记请稍坐。”
  泡好茶后,女同志拿出两份商院简介,送给杨定和与侯沧海。

  侯沧海拿着商院简介翻了翻,随即就被吸引住了。
  江州商业学校筹建于1965年,1969年在文化***期间停办,1975年复校,于1999年更名为江州商业学院。学院占地面积300亩,建筑面积6万余平方米,分为老校区和新校区两个部分,暂时没有连通。学校教职工279人(含合同制教师),注册学生4000多人(含联合办学学生),有会计、市场营销、信息技术等12个专业。影剧院(兼礼堂)、教学楼、实验楼、图书馆、实习车间、足球场、多功能训练馆等设施一应俱全。

  看到这里,侯沧海心中一动,既然杨定和与李永江关系不错,为什么不能把熊小梅调到商院?商院是大专院校,级别比秦阳二中要高,如果将熊小梅调到商院,熊家肯定没有意见。
  这个想法来得突然,让侯沧海内心激动起来。他压抑着激动,装作若无其事。
  十来分钟以后,一位与杨定和身材接近的中年人出现在门口。他老远就伸出手来,道:“地头蛇来了,今天带来什么指示?”
  杨定和笑道:“哪里有什么指示,是来求助的。”
  李永江道:“我早就准备来找你,今天过来得正好,正好自投罗网。我先陪你去参观校园,看一看新校区,那里就是黑河镇的地盘,有些事情我们在现场扯一扯,然后中午好好喝一杯。”
  在杨定和介绍下,李永江又和侯沧海握了手,上下打量道:“好年轻的办公室主任。”侯沧海自我介绍道:“我是江州师范学院毕业的,现在就是青树村的驻村干部。”李永江道:“杨书记是镇里的地头蛇,侯主任就是村里的地头蛇,商院扩容压力大,两位一定要支持。”
  步行前往新校区要二十来分钟,在步行过程中,杨定和谈了青树村包青天的事情。
  李永江答应得非常耿直,甚至提出如果包青天的女儿没有考上线,可以先来读预科。
  通过一番交谈,侯沧海明白了“物以类聚、人以群分”的意思,杨定和与李永江这两位曾经的同事在做事思路上非常相似:为了实现预定目标,会想尽各种办法克服困难,办事非常灵活。

  摸到了李永江的性格特点,侯沧海觉得可以尝试将熊小梅运作到市商院。
  新校区是一个大工地,到处都是被挖开的土,灰尘满天,机械响声震耳。水印广告测试 水印广告测试
  李永江将杨定和与侯沧海带到一处洼地,道:“这是青树村的地,我没有想通当初为什么没有征用。这块地成为伸进商院的舌头。本来我们可以在这个地方做一个完整的操场,现在有了这个伸进来的舌头,操场变成了S 形,说有多难受就有多难受。”
  这一块地是乱石坡,没有利用价值。现在没有征用,仍然属于青树村,市商院只能眼睁睁看着这块乱石坡伸进将操场逼成了S型。
  “这点地要征用,手续复杂,费时费力。商院基础设施要在今年接受省里的验收,我实在没有脸弄一块半残疾的操场接受上级验收。”项目征地时,李永江恰好参加国外考察,没有审验最后的文件,回国后发现了这个漏洞,已经没有办法修正了。为了这件事情,他还在校长办公室发了火,骂了分管副校长。
  这事对于李永江是难事,在杨定和眼里就不算什么大事,道:“这事好办,我都不用出面,交给侯主任就能搞定,是不是?”
  这一次,杨定和没有事前和侯沧海沟通和商量,直接将皮球踢给了侯沧海。作为工作经验丰富的老同志居然与才参加工作的年轻人在工作和思路上都有默契,这让杨定和很觉诧异。今天他将球踢过来,就是要看一看侯沧海是与自己真有默契,还是以前在刻意迎合自己。
  侯沧海望着这块石坡,没有刻意探求杨定和的思路,而是从真正解决问题的角度来思考问题,道:“刚才李院长说过即将迎检,如果全部按流程征地,既费力又耽误时间。但是,从当前用地形势来看,这块地无人使用的时候,一钱不值,若是有人真想要用这块地时,这块地就会变成金包卵,非得花大价钱才能拿过来。我建议商院与村里直接协调,把石坡周边这块地都租用过来,就是从山坡开始的这一大块,舌头部分用来做操场,其余部分用来做果树。这块地是旱坡,没有水源,对村里没有用,但是对商院就有用。我观察了一下新校区建设,完全可以从校内引一条水渠过来,修成简易版本的山坪塘。”

  租用石坡来种果树,对于商院确实是一件小事,李永江道:“果园可以变成商院的劳动基地,没有问题。”
请按 Ctrl+D 将本页加入书签
提意见或您需要哪些图书的全集整理?
上一节目录下一节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