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谁主宰着我们的人生沉浮?!》
第33节作者:
绿城 “奶奶,”陈佳林颇为奇怪,平时节约的奶奶不会这样花钱的,于是问道:“这些东西都哪来的?”
“那是过年时,阿强和阿雄送来的。”陈阿婆见时近中午,起身向厨房走去,说道:“你大老远回来,饿了吧,我给你做饭去。”
“奶奶,”陈佳林跟着陈阿婆走进厨房,卷起衣袖找活干,主动地说道:“我来帮你洗菜吧。”
从拘留所出来两天,陈佳林都呆在家里,哪儿也没去。从早到晚,他一个人在小院里习拳练武。练累休息时,他习惯地坐到那块用来练力气的石器上,抬手轻轻地擦把汗,悠然地抽上一支烟,感觉着内心平静如水的时光。
春天正在走来,小院里滋长出一些似撒落在泥地上的绿意。也不知什么时候,有五、六只麻雀出现在围墙上,正在摇头晃脑地窥视着院子的景物。它们似乎目中无人,在墙头上大摇大摆地走上几步,不时地抖动一下浑身的羽毛,还冲小院里的陈佳林扭头眨眼,挑战般地高声欢叫着,然后又一只只振翅飞走了。
陈佳林从地上拾起一块小石头,站起甩手将它掷向悬在半空中的拳击袋。随后,他目光翻越过小院的墙头向远处望去,脑子里联想起许多事来:拘留所那十五天难受的日子,还有民警秦晓勇不无善意的警告和提醒。再过三个月,他就满十八周岁了。奶奶把自已当命根子,是不是该活得有些盼头才行呀!他想起师父胡大海以前经常教导他们的那句话:一个男人要做大丈夫,不但要有远大的抱负,还要有成大事的本领和能耐。他咬了咬牙根,暗自思忖道:我是可以能成大事的人,何必总是去干那些小偷小摸的勾当。他决定悔过自新,并付诸于实际行动,要在社会上闯出一片自己的天空和立足之地。
一个人的命运出现转折或得以根本改变,都是与某种机缘存在着巧合的,同时又与时代改变和社会发展息息相关,而且必须形成一种不谋而合的同步。不过,机会在大多数时候都不是等待而来的必然结果。通常,人们一旦沉浸于某种习以为常的生活当中,若想抓住可以彻底改变人生的那个机会,是需要有一种战胜自己的勇气和进取心,而且要做到义无反顾。
在小院里,陈佳林气沉丹田,施展出浑身解数,将那悬空而挂的拳击袋打得摇晃不止……
当天是正月十五元宵节。这晚,陈佳林召集一伙人到家里聚会过节,“乌龟请客——尽是王八”,一共叫来了八个兄弟。
在三楼房间里,方桌上摆着一些卤菜、油炸花生米和酒瓶。这伙人以陈佳林为首,亲亲热热地围桌而坐,一起海吃海喝起来:有的在喊酒令,输的就喝罚酒;有的抽烟看热闹,或是闲聊胡扯;酒喝多的便离桌歇息,酒没喝够的划拳猜码。整个房间里乱哄哄的,乌烟瘴气,酒气冲天。
物以类聚,人以群分。在社会上和人们的眼中,这伙人是混迹街边的地痞、流氓和小偷。陈佳林脸上长些小坑坑,以前绰号“小麻子”,在道上闯出来后,被尊称为“老麻子”。另有:绰号“赖皮三”的齐胜勇,绰号“猪头六”的周贵宁,绰号“烂仔头”的李东春,绰号“虾米”的卢少志、绰号“靓仔”的王国亮,绰号“大冬瓜”的邓恩仁。他们年龄与陈佳林不相上下,都在十六至二十岁之间。在这伙人当中,他们习惯称陈佳林为“老大”。
大贼即“盗”,小贼为“偷”。这些在街边长大、不务正业的青少年,本地人俗称“街边仔”。他们大多是在上小学或初中时,由于各自家庭的不幸而缀学,小小年纪开始拉帮结伙,天天游荡于街头巷尾,瞎闯厮混,惹事生非。不过要有钱花,这样的日子才能过下去。这些街边仔挖空心思地想法到处找钱,俗称“捞世界”。俗话说得好:“起初偷针的人,后来就会偷牛”。开始,他们只是搞些小偷小摸的动作,小小地贪占街坊邻居的便宜。渐渐地,他们贪婪的胃口和做贼的胆子也越来越大,学会了“坑、蒙、拐、骗、偷”,为非作歹,无恶不作。凡在社会上能捞钱财的勾当,就他们没有不敢干的坏事。
行动培养习惯,习惯养成性格。别看这伙人年纪不大,可这来的都是一些“大哥”级人物,道上黑话叫“瓢把子”。他们在社会上厮混多年,各自手底下都松散式地控制着一些十五、六岁的未成年人,掌控着一块大小不等的地盘,自有一个势力范围,个个都是“下手先闯七分祸”的主儿。
先说“赖皮三”齐胜勇,他是一个“走胶轮”团伙的“瓢把子”。他的手下专门在公交车上偷扒行窃,有时能聚集二、三十人。他们一般分散在各个线路的公交车上。行窃时,总是三、四个人相互配合行动,惯用镊子和刀片实施扒窃,大多选择防范意识差、反抗能力弱的老人和妇女下手。一旦得手,财物立即会被转移到其他同伙身上,行话叫“二仙传道”。偷贼身上没赃物,那是脱身惟一不二的法门,难以“捉贼拿赃”。作案时,扒手若被人当场抓住,其他同伙就会围攻上来,用恐吓或暴力行凶的办法出手相救,然后逃之夭夭。
再说“猪头六”周贵宁,他是一个“硬扒”团伙的“瓢把子”。行话“硬扒”,就是在街头巷尾的强力抢夺行为,一般大多袭击时髦的年轻女性,抢夺其随身携带的提包。女性身上佩戴的各种金银手饰、项链耳环,同样也是主要的抢夺之物。这些人练就了对金饰真假的鉴别能力,一般都不会下手错抢了假货。通常,他们两、三人为一伙,白天黑夜都游荡在人少僻静的地段上。一旦拦劫到手,便把抢的赃物移交同党,迅速分头狂奔逃走。
在这些“瓢把子”中,陈佳林可说是一个响当当的头面人物,有“说一不二”的地位,被众人尊捧为“老大”。这伙人虽是各成帮派,各有各的地盘,平时“井水不犯河水”,一般情况下是互不相扰的。但若遇着某些特殊情况,有时也会联手一起作案。陈佳林头脑聪明灵活,主意多本事大,行事缜密、果断、大胆,又很讲江湖义气,深得众人敬佩和折服。除此之外,若论霸道逞凶、打架斗殴的拳脚功夫,这些人没一个是陈佳林的对手,只有他是精通武艺的练家子。所以,他们心甘情愿地跟随和听命于陈佳林,以他为马首是瞻。
窗外,此时已是夜色朦胧。在陈佳林的屋子里,众人正在推杯换盏,觥筹交错地海吃海喝着,那忽高忽低的喧哗声透过楼窗传扬出去,逐渐扩散在远处的夜空中……
“哎哎哎,大家都先别吵了,安静一下。”齐胜勇酒饱饭足,站起身朝众人挥了挥手,亮出大嗓门说道:“今晚,老大专门召集我们聚在一起过元宵节。现在酒也喝得差不多了,老大还有要紧事和大家商量呢。”
“老大,有什么要吩咐的,你、你、你说好了,”李东春酒喝得满脸通红,舌头都绕不过弯了,手拍着胸脯,结结巴巴地说道:“我保证没、没二话,全听你、你的,决、决、决不含糊!”
“老大,我们听你的。”众人也跟着说道。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
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