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史轻松读——布衣天子朱元璋》
第23节

作者: 8清风8明月8
收藏本书TXT下载
  日期:2018-02-04 21:06:33
  第二十章打长兴
  遥看中国历史,我们知道中国古代的封建王朝都是由北向南逐渐统一的,那么到底是为什么呢?
  一是北方地势,易守难攻;东南地势平坦,面对强大的骑兵,很难坚守。
  二是北方民风彪悍,作战勇敢,是绝佳的兵源地;南方人生性文弱,狡猾多变,经商者多,不适合当兵,连一代名将戚继光也曾对浙江兵感到绝望。
  三是三秦之地土地肥沃,可以筹集粮草,西北紧靠蒙古、新疆等产马区,容易组建骑兵;南方虽然富庶,也是鱼米之乡,但是出不了良马,很难组建强大的骑兵。
  日期:2018-02-04 21:06:44
  因此,在中国古代,你若是在北方暗中积聚力量,组建强大的骑兵部队,等到时机成熟时,兵出函谷关,就可以势如破竹,轻易平定江南,取得天下。
  可是,我们朱元璋同志却走不寻常路,先是打下应天(南京),然后再以此为根据地,平定江南,然后再派出大明第一名将徐达和大明第一猛人常遇春等人,不断领兵北伐,最终统一中国。
  第二年,朱元璋同志开始不满足只是待在集庆了,看中了附近的长兴,决定派一名战将去取,那么到底该派谁去呢?
  朱元璋思前想后,最后派了一名不起眼的年轻将领去取,本来是想借此机会,锻炼锻炼此人,却没有想到此人虽然年轻,没有什么战争经历,但是天生就是个将才,不仅顺利拿下了长兴,并且在长兴坚守十多年,并多次以少胜多,大败敌人,创造了军事史上的奇迹,成为明朝两大守护神。
  日期:2018-02-04 21:06:54
  那么明朝两大守护神到底是谁呢?
  一位是朱元璋的侄子朱文正,此人坐镇孤城(洪都),硬是抵挡住了陈友谅的六十万大军,创造了军事史上的一个奇迹,不过因为个性上的缺陷,最后却悲惨收场,当然这些都是后话,我们以后再讲。
  另外一个就是我们今天要隆重推出的英雄—耿炳文。
  耿炳文,濠州(今安徽凤阳)人,此人命好,是个官二代。父亲耿君用是朱元璋麾下的管军总管,渡江作战中屡立战功,后来在救援宜兴时,被张士诚袭击,耿君用力战而亡。朱元璋感念耿君用的功绩,令耿炳文承袭父职。
  日期:2018-02-04 21:07:02
  耿炳文承袭了父职以后,一直深受皇恩,一心想要报答皇恩,为国效力,却苦于没有报答的机会,为此烦恼不已。不过,他终于等到了机会。
  至正十七年(1357年),朱元璋让耿炳文率兵进攻长兴。耿炳文就像那刚出山的猛虎,身先士卒,锐不可挡,不仅打败张士诚的大将赵打虎,顺利攻占了长兴,而且还生擒李福安等人。

  明朱元璋得知后,大喜,将长兴改名为长安州,并任命耿炳文为总兵都元帅,守卫长安州。
  日期:2018-02-04 21:07:35
  这时,足智多谋的温祥卿躲避战乱,投靠到耿炳文的帐下。两人经过一番交谈之后,彼此发现有一种相见恨晚的感觉。
  有道是“英雄所见略同”,他们经过这次交谈之后,发现两人的观点不谋而合,他们都认为长兴乃是古代兵家必争的战略要地,来不得半点大意,于是两人未雨绸缪,一起制订实施了周密的防御计划,把长兴保卫得固若金汤。

  后来,张士诚命令左丞潘元明、元帅严再兴率兵进犯长安州,却遭到了耿炳文奋力反击,最后大败而回。张士诚恼羞成怒,再派司徒李伯升率兵十万,分水陆两路杀向长兴。当时城内只有守兵七千人,情况十分着急,耿炳文不敢懈怠,他固守城池不出,虽然敌方攻击十分猛烈,但是耿炳文采用不同的方式积极防御。
  日期:2018-02-04 21:07:57
  战争持续一个多月,张士诚的十万大军却没有占到一点便宜,反而还折了不少人马。后来,朱元璋命常遇春率兵增援,李伯升闻讯后,弃营逃跑,耿炳文率领部队出城追击,追杀李伯升军队五千余人。
  第二年,明改永兴翼元帅府为永兴卫亲军指挥使司,任命耿炳文为永兴卫亲军指挥使。不久,张士诚出动大军,并派他的弟弟张士信来争夺永兴。耿炳文打败张士信,并俘虏敌军元帅宋兴祖。张士信大怒,亲大军围城。耿炳文和费聚迎战,又大败敌军。《明史》上记载:
  “长兴为士诚必争地,炳文拒守凡十年,以寡御众,大小数十战,战无不胜,士诚迄不得逞。”

  《明史》
  日期:2018-02-04 21:08:01
  意思是说,长兴是张士诚的必争之地,耿炳文在此坚守大概有十年之久,他以寡敌众,大小战役几十次,战无不胜,使得张士诚的目的始终不能得逞。
  由此可见,耿炳文确实是个防御专家。他用七千守军硬是抵挡住了十多万大军的疯狂进攻,其守城能力不得不令人叹服。
  我们都知道晚年的朱元璋害怕这些能征善战,手握重兵的开国功臣们有一天会犯上作乱,危及到子孙后代的江山社稷,于是开始大肆屠杀开国功臣们,但是却唯独留下了耿炳文,那么朱元璋为什么要留下此人呢?
  日期:2018-02-04 21:08:11
  我想就是因为耿炳文这人在军事上善于防守,却不善于进攻。朱元璋肯定会这样想:即使耿炳文谋反了,因为此人不善于进攻,明朝最多只会丢掉一城,不会丢掉整个天下。而且当朱元璋杀尽身边的功臣时,也发现了一个问题,如果有一天,真的有叛乱,那么谁能帮助他的子孙平定叛乱呢?答案是耿炳文,因为他善于防御,是帮助子孙后代守住大明江山的不二人选。
  日期:2018-02-04 21:08:24
  第二十一章一个需要平反的英雄
  至正十七年(1357)对朱元璋来说,可是一个难忘之年。那一年,朱元璋的部队可谓是气势如虹,先是耿炳文打下了长兴,不久,徐达攻克常州,接着朱元璋亲自率领大军轻而易举地攻取宁国,不久,又传来喜讯,说是赵继祖攻克了江阴、徐达又占领了常熟。
请按 Ctrl+D 将本页加入书签
提意见或您需要哪些图书的全集整理?
上一节目录下一节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