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终极解密红楼中的人和事,看娘化了的明末隐史》
第35节

作者: 半看春风
收藏本书TXT下载

  这年十一月,张献忠宣布举行“特科”考试,下令各府县生员一律前往成都赴考,违命者以军法论处。于是,各地士子络绎不绝从水路、陆路被送往成都,集中在大悲寺。待各地士子基本到齐后,张献忠突然找借口派重兵包围大悲寺,将全部应试士子统统杀死,死者人数达五千多人。这真是四川读书人亘古未有的一场浩劫。大悲寺一时尸积如山,血流成河,笔墨成丘冢,史称大悲寺屠戮士子事件。

  这些都是杀人狂魔张献忠的手笔,其实还有很多,估计作者不好过度描写了,那么作者为什么用都草这个游戏,来指代张献忠的花式杀人法呢?因为张献忠创造的杀法,里面有一种就是“草杀”,草杀”就是“挨户杀”,见一个杀一个,不留活口。
  “草杀”时,先令地方官员上报所辖乡村边界,然后在四周边界“布兵环围”。形成铁桶合围后,领兵官下令开始剿杀,四面齐向中央搜杀。城乡剿杀完毕,还要到处扒草、寻穴,细搜数日。如有漏杀,领兵官就要获罪。
  日期:2018-05-16 19:15:45
  下面再看看香菱的 夫妻蕙 和 并蒂菱 是怎么回事?
  上下结花的为‘兄弟蕙’,并头结花的为‘夫妻蕙’。我这枝并头的,怎么不是‘夫蕙’?”豆官没的说了,便起身笑道:“依你说,要是这两枝一大一小,就是‘老子儿子蕙’了?若是两枝背面开的,就是‘仇人蕙’了?
  宝玉笑道:“你有夫妻蕙,我这里倒有一枝并蒂菱。”口内说着,手里真个拈着一枝并地菱花,又拈了那枝夫妻蕙在手内。
  前面豆官给夫妻蕙定义了,夫妻蕙就是仇人蕙,后面宝玉给夫妻蕙做解,夫妻蕙就是并蒂菱。怎么这么绕,神马意思?我来写一个公式,就明白了。
  日期:2018-05-16 19:16:50
  并蒂菱 = 夫妻蕙
  夫妻蕙 = 仇人蕙
  推论结果 并蒂菱 = 仇人蕙
  这个公式是说如兄弟、如夫妻的两人,转眼间,成了仇人。那两个人?当然是香菱和薛蟠这一对公母了,也就是李自成和张献忠这两人的关系,革命刚开始、他们是兄弟、是手足,不是夫妻胜似夫妻,一样造反、一样吃香的喝辣的,一样被官兵剿的无路可走、还一起打了明朝中都凤阳,从此分道,一个北上,一个南下。可最后,这么两个人,却反目成仇,从阶级弟兄,变成了生死仇敌。
  而且这个并蒂菱,也就后面花签里面的并蒂花,并不是什么喜结连理,而是一朵仇人花,香菱是仇人,不是亲人,迎接她是不应该是美酒,而是大刀。
  日期:2018-05-16 19:17:21
  关于薛蟠和香菱的关系,楼里也交代了,他们两个离婚了,看原文:
  当下薛姨妈被宝钗劝进去了,只命人来卖香菱。宝钗笑道:“咱们家只知买人,并不知卖人之说,妈妈可是气糊涂了。倘或叫人听见,岂不笑话?哥哥嫂子嫌他不好,留着我使唤,我正也没人呢。”薛姨妈道:“留下他还是惹气,不如打发了他干净。”宝钗笑道:“他跟着我也是一样,横竖不叫他到前头去。从此,断绝了他那里,也和卖了的一样。”香菱早已跑到薛姨妈跟前,痛哭哀求,不愿出去,情愿跟姑娘。薛姨妈只得罢了。自此,后来香菱果跟随宝钗去了,把前面路径竟自断绝。

  这里面很清晰的交代了,两个断了,分手了。香菱从薛蟠的小妾身份,直接转换为薛宝钗的丫鬟了,就差扫地出门了。
  日期:2018-05-16 19:18:06

  勇哥读史《李自成和张献忠曾经患难与共 为何后来反目成仇一生为敌》
  1635年,明朝军队将义军围困在河南。高迎祥召集13家义军在荥阳开会。就在这次会议上,李自成提出了一个极有策略的建议:“分兵定所向,利钝听之天。”高迎祥等人采纳后,将部队分为两支。一支由高迎祥、李自成、张献忠率领东进。一支由罗汝才、惠登相等率领西进。
  东进期间,李自成和张献忠并肩作战,杀得明朝军队节节败退。不久,高迎祥、李自成、张献忠率义军攻陷朱元璋的老家中都凤阳。这是一件标志性的事件。一方面,这是农民起义军第一次攻克如此重要的城池。另一方面,也是李自成和张献忠这两位战将分道扬镳的开始。
  凤阳是朱元璋的老家,明朝历代皇帝在这里大兴土木,还将天下富户迁到这里来,这就使得凤阳成为富庶之地。在攻克凤阳后,李自成和张献忠却因为分割战利品,发生了矛盾。
  最终,李自成率部北上,转战于黄河流域。张献忠则率部南下,转战于长江流域。1636年,高迎祥被明朝军队俘获杀害,李自成顺理成章地继承高迎祥的位置,成为新的“闯王”。消息传来,张献忠极为恼怒,只是隐忍不发。
  1638年,李自成被明朝大将洪承畴打败,不得不带着残部来投奔驻扎在湖北谷城的张献忠。张献忠表面上接纳了李自成,却在暗地里准备杀掉他。幸好李自成察觉到,赶在张献忠下手前拼命逃出去,捡了一条命。
  俗话说“不巧不成书”,有趣的是,1641年,张献忠被明军大将左良玉打败,也是无路可逃,只好来投奔李自成。这次李自成也是起了杀心,可罗汝才劝住了他。在罗汝才的帮助下,张献忠带人连夜离开。
  此后,李自成和张献忠两人彻底反目成仇,以至一生为敌。
  及至后来,清廷入关,李自成和张献忠一个在北方,一个在南方,先后发起抵抗。1644年,当李自成率部在山海关与清军进行生死决战时,张献忠不但没有派军协助李自成,反而派孙可望往取汉中,夺取李自成的根据地。
  1645年5月,李自成在湖北九宫山被当地地主武装袭击身死。不到两年,1647年1月,张献忠在与清军作战时中箭身亡。
  李自成和张献忠,都是一代枭雄,先后以这样悲壮的姿势谢幕,令人扼腕。
  日期:2018-05-16 19:18:38

  最后再来看看香菱的判词
  根并荷花一茎香,平生遭际实堪伤。
  自从两地生孤木,致使香魂返故乡。
  这个判词里面最难懂,也是最蒙人的,就是这个 两地生孤木 ,两地生孤木什么意思?真不好猜测,好在胡适先生已经把这个谜给解了,两地生孤木 就是 “桂”字,不过这个桂字什么意思?胡适先生认为这是指夏金桂,香菱遇到夏金桂就亡了。那么这个桂字真的就是夏金桂吗?
  一直抱有怀疑,因为夏金桂的真身,和这个不符呀,那么这个“桂”是什么意思?还是这个两地生孤木解的有问题?
  查询了多方资料后,最终我终于知道这个“桂”字是什么含义了。
  这个“桂”指的是 桂王 朱由榔,这个名字很陌生,可他还有另外一个名字,估计大家有听说过,这就是永历帝,也就是南明的最后一位皇帝,同时也是汉人的最后一个皇帝,哦,错了,忘记了,后面还有一个大头。

  香菱怎么和这个永历帝,关联起来的?为什么永历会致使香魂返故乡,是永历出兵剿了他吗?还是永历出卖了他?
请按 Ctrl+D 将本页加入书签
提意见或您需要哪些图书的全集整理?
上一节目录下一节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