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终极解密红楼中的人和事,看娘化了的明末隐史》
第15节

作者: 半看春风
收藏本书TXT下载

  “尾大不掉,末大必折。”一个地方军事长官可以调动的军事资源、经济资源,已远远超过中央政府所能调动的军事、经济资源时。这个帝国政府,岂非只能在军阀势力的阴影下存在了?
  明帝国中央政府,当时就是与左良玉一个人进行搏奕,恐怕也无法占据上风;而明帝国中央政府,当时所面对的军阀势力,绝不只一个左良玉。
  在崇祯十七年;明帝国事实上就已进入军阀混战时代了。左良玉控制着长江上游地区,控制江淮地区的高杰等军事集团;盘踞在东南的郑芝龙军事集团。
  这三大军事集团,谁也无法把自己的势力渗透到对方势力范围之内;这三大军事集团,谁也不会让别人把手伸进自己的势力范围之内。
  当然了,明帝国中央政府面对这三大军事集团,也只能小心的与人家结成联盟。换而言之,这三大军事集团如果不听从明帝国中央政府的命令,明帝国中央政府通常绝不敢强求的。
  更可怕的问题还在于,如果明帝国中央政府敢违逆这些拥兵大佬们的意思,这些拥兵大佬就有可能要发威了。
  弘光政权,从某种意义只是由江北四镇拥立出来的,并且由江北四镇一步步改造完成的傀儡政权。 
  所以这个政权所能控制的地区,实际上只限于安徽、江苏两省及邻近地区。出了这个范围,江北四镇也就无能为力了,当然了弘光政权更无能为力了。 
  本来呢?江北四镇在没有征求左良玉、郑芝龙的背景下,就随便指定让福王当皇帝,就已注定这个政权,是不会得到左良玉、郑芝龙支持的。但是,迫于来自北方的压力,所以左良玉、郑芝龙也愿意承认这个政权,但他们显然没有接受这个政权命令的习惯,更没有积极介入这个中央政府事务的意思。总而言之,他们只是挂着这个政权的大旗,但是,对这个政权,却是敬鬼神而远之。在这种背景下,弘光政权中央政府的权力分配;自然就只有完全按着江北四镇的意思来实现改造了。 

  弘光政权,从某种意义上是江北四镇立起的傀儡政权。
  福王因为得到江北四镇的支持,马上成了皇帝。如果当时左良玉、郑芝龙等人对此报以反对,这一切显然是难以变成事实的;只是,左良玉、郑芝龙,虽然不满江北四镇这种作法,却也没有强烈反对福王当皇帝的利益驱动。所以江北四镇就顺利得到了拥戴之功。
  于是在弘光政权建立不久后,就已让江北四镇彻底改造完成了。左良玉曾一度想介入这种权力争夺,但终于还是稍受挫就退了回来。南京中央政府的主要权力、职务,最初都由东林党控制着。因为,东林党注意包装自己,所以一个新筹建起的政府,自然会重用东林党。
  而且,基于弘光皇帝的利益,他自然也想重用东林党。因为东林党拥有着极大的政治独立性,他们一旦成为中央政府的主要权力者,自然会加强中央政府抗衡地方军阀势力的资本。

  在这种背景下下,史可法,高弘图、王铎、姜日广、黄道周等东林集团的人物,都占据着中央政府重要的职务;非东林党的人,除了马士英,显然没有一个人,在南京政府占据重要职务了。
  弘光皇帝面对这种人才济济的中央政府,自然充满了想干一番事业的雄心。但最终他发现,他只不过是一个傀儡罢了;但他终于发现,东林党除了会扯淡之外,干正经事时,那是要一壶没一壶。
  我们普遍人都喜欢说,因为弘光皇帝昏晕,所以东林党重要成员才无法在南京中央政府立足的。我以为这纯粹是把政治当童话去说罢了。
  因为枪杆子里政权;如果江北四镇希望东林党主要成员留在南京中央政府;凭弘光皇帝那副德性,靠什么去排挤东林党主要成员呢?如果江北四镇一心要清理东林党在南京政府的影响,凭弘光皇帝那副德性,又靠什么阻止呢?

  东林党被排挤的主要原因是,如果东林党控制着南京中央政府,他们自然会想办法加强南京中央政府的权力、权威。而他们这种作法,显然会让江北四镇陷入被动之中。
  因为如果江北四镇无视南京政府发出的命令;那岂不是让自己在政治上陷入被动?如果江北四镇真的服从来自南京中央政府的命令,那岂不是会削弱他们的既得利益?
  所以,基于江北四镇的利益,他们自然希望南京政府控制在一些,愿意看自己脸色行事的人手中。换而言之,他会尽量表现出忠于南京政府的意思。但是,也绝不允许南京政府发出对他们不利的命令。
  在这种背景下,弘光皇帝想加强皇权的努力,自然只能落空。因为,马士英在作决定时,通常只是征求江北四镇的意见、看江北四镇的脸色;至于他这个皇帝的意风、脸色,都不值得尊重。
  在这种背景下,东林党所加强中央政府的努力(希望,帝国按他们的意志运转),自然只能落空了。因为,表面上帝国的权力中心在南京城,实际上真正决定南京政府何去何从的力量,就在江北四镇那里。
  南明弘光政权,主要实权由三股力量掌握着。实力最大的一股力量是江北四镇,因为他们不但控制着中央政府,更有马士英等中央政府的主要权力者惟他们马首是瞻。
  实力第二大的政治势力,是马士英为代表的非东林集团,他们占据着中央政府主要职务,更取得江北四镇的支持。
  而以史可法、钱谦益为代表的东林集团,实际上已被排挤到了帝国政府的权力边缘。
  至于左良玉、郑芝龙等势力,都不过是处于弘光政权外围罢了。因为,他们与弘光政权的关系,不过是类似盟友罢了。因为,左良玉、郑芝龙只是承认了弘光王朝的合法性,却对这个政权带理不理。
  弘光政权中央政府主要权力者,经过最初的权力角逐、分配,都已变成了看江北四镇脸色的工具了。江北镇几大军阀江淮地区杀人放火、相互打仗;中央政府根本不敢多问一句;史可法督师北上对此,连问都不敢问一句,他好象什么也没有看到。
  我们常说,如果崇祯皇帝活着会如何如之何;我以为,就是崇祯皇帝活着,也无法拒绝江北四镇在江淮杀人放火、为抢地盘大打出手;就是崇祯皇帝活着,也无法拒绝江北四镇排挤对自己不友好的中央高级官员。

  从这层意义上,崇祯皇帝就是到了南京城;他与弘光皇帝的下场,不会有什么区别。当然了崇祯皇帝更无力让左良玉、郑芝龙听命自己了。
  历史的主角已换成这些拥兵大佬们了,所谓的明帝国皇帝实际上已只能到前排充当傀儡了。这并不是因为崇祯死亡造成的,一切仅仅是因为帝国政治、经济、军事权力一再下移的后果;这一切绝不是弘光皇帝造成的,事实上这一切是在崇祯年间逐步形成的。
  日期:2018-05-08 16:46:58
  迎春说清楚了,那么下面继续扒迎春的那个糟糕老公孙绍祖
  孙绍祖
  孙绍祖,迎春丈夫孙绍祖在家境困难时曾经拜倒在贾府门下,乞求帮助。后来,孙绍祖在京袭了官职,又“在兵部候缺题升”,贾家衰败后,孙绍祖向他逼债,任意践踏迎春。
请按 Ctrl+D 将本页加入书签
提意见或您需要哪些图书的全集整理?
上一节目录下一节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