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罗庚、王元、陈景润等都曾担任主编,在国内外都享受盛誉是非常专业的学术期刊。
数学编辑部的审稿时间为三到四个工作日,收到稿件后分发到相应领域的编辑部。
黄广轩是专门负责数论领域的编辑,平时稿件不多工作较清闲。
给自己泡一杯茶靠在皮椅,随便点开个页坐等着下班,突然邮箱里收到份稿子。
期刊每年才收到一千多份稿子,分配到数论领域的更少,黄广轩坐直身子认真对待。
“哎,怎么还会还有人把精力放在哥德巴赫猜想的论证?”
黄广轩只看下论的题目心凉下半截,有些失望地道。
身为《数学学报》数论领域的编辑,黄广轩对哥德巴赫猜想再了解不过。
华罗庚、王元、陈景润等前主编都曾投身于哥德巴赫猜想,对哥德巴赫猜想的推进做出过巨大的贡献。
陈景润逝去之后,每年都有许多人宣称自己证明哥德巴赫猜想。
甚至不远千里跑到科院数学所去找院士们理论,但实际大部分论证者连些基本的数学概念都没有搞清楚。
黄广轩在络见过不少人的论证过程,可谓错误百出可笑至极。
看清楚邮件的主题后,黄广轩随手将邮件关掉,喝口茶靠在椅子闭目养神。
黄广轩小憩一会儿后,看下时距离下班还有一个小时,闲着无聊又重新点开李长青发来的邮件。
“论的格式严谨,没有出现错误,勉强能看下去!”
黄广轩端着茶悠闲地看着论,想着自己能发现几处错误。
当看到一半的时候,黄广轩眉头紧皱,连一处可见的错误都没有!
而且数学概念的使用非常精准,论证逻辑极其严密,一看是出于大家之手。
黄广轩内心惊讶万分,将论从头到尾仔细地浏览数遍,仍然没发现一处错误!
额头的汗滴从脸滑落,黄广轩开始怀疑人生……
整篇论零瑕疵,堪称经典模范。
难道是自己的职业素养不够,检查不出其的错误?
黄广轩盯着邮件怔怔出神,内心如翻江倒海思绪万千。
还是说某位大师真地证明哥德巴赫猜想,摘下数学皇冠的明珠?
黄广轩不禁产生个大胆的想法,连忙将邮件下拉到最后一页。
然而却没有得到任何有用的具体信息,只有个简简单单的名字。
“李长青?”,黄广轩看到落款的名字后疑惑不减反增。
数论领域有两名负责初审的编辑,金启华正收拾东西准备下班。
“金子看下你的邮箱,有一份新收到的稿子!”
一人计短,两人计长,黄广轩对外一名编辑金启华道。
“根本不用看肯定是伪论,哥德巴赫猜想哪有那么容易证明?”
金启华只是扫一眼标题瞬间没兴趣,都懒得看正的内容。
“貌似真地证明哥德巴赫猜想,而且是一位不知名的新人!”
黄广轩认为论是正确的,仍然有些底气不足地道。
“一位不知名的新人证明哥德巴赫猜想,摘下数学皇冠的明珠?”
金启华听着像天方夜谭,充满怀疑地道。
“本以为是恶作剧,谁知道是真的呢!”,黄广轩苦笑着道。
“怎么可能,课没认真听讲吧?”,金启华打趣着道。
“具体什么样,你看眼知道了!”,黄广轩瞥眼道。
“给我一分钟!”,金启华自信地道。
黄广轩瞧着金启华将邮件点开,神情从不以为意到震惊万分。
“十分钟都过去啦,找出论里的错误没有?”,黄广轩笑问道。
“还真是没有任何错误!”,金启华叹服道。
“李长青呢,听说过没有?”,黄广轩继续道。
“额,也没有……”,金启华窘迫地道。
“你我都没有听说过,难道是近来出现的新秀?”,黄广轩猜测道。
“数学新秀攻克世纪难题,摘下数学皇冠的明珠,一般人只会以为是炒作!”
金启华没找出论的错误,但不看好论的前景。
“按照流程两位负责初审的编辑没有发现错误,要将推推荐到编委会的。”
黄广轩想将论推荐去,但需要得到两位初审编辑的一致认同。
“哥德巴赫猜想的水很深,杨昌玉院士一直反对将精力投入到哥德巴赫猜想,认为那是无用功!而且连华老晚年都误以为自己得到证明,说不定论真的存在错误,只是咱们水平有限没发现而已!”
金启华沉思后将事情理得很顺,对黄广轩分析道。
“将论推荐去可能会闹出笑话甚至得罪人,但也有可能错过重大的科研成果。况且咱们本来只是初选,犯些错误也能接受,按照正常程序推荐到编委会,把事情交给编委会跟主编去决定吧!”
黄广轩有着自己的坚守,劝说金启华道。
金启华不想承担责任,只好勉为其难地同意将论推荐去。
华夏数学学会理事长杨昌玉、水木大学数学系田广院长、燕京大学张恭如教授等知名专家学者组成《数学学报》的编委会,专门负责初审推荐来的稿子。
每位专家收到黄广轩、金启华推荐过来的论反应各异,有人认同、有人反对!
杨昌玉院士曾今在公众场合告诫年轻人,不要将精力浪费在证明哥德巴赫猜想的无用功。当看到数论领域的编辑将一篇关于哥德巴赫猜想的论推荐来时,皱着眉头心不悦。
《数学学报》是一部科学专业的期刊,而哥德巴赫猜想根本是不可能证明的。
审稿人居然将一篇必然错误的论推荐到编委会,肯定是水平不行难以察觉其的错误!
田广曾今是黄广轩的导师,两人的关系一直都不错。
黄广轩在电话里将事情又叙述一遍,田广立即引起高度重视。
在办公室坐下带起眼镜,重新打开电脑将黄广轩发来的论仔细研读一遍。
“不仅没有找出任何的错误,里面的内容还带动数论工具的发展!”
田广看完后心惊不已,倒吸一口凉气。
“田院长,广轩发来的论你看完了吧,有没有发现什么错误?”
张恭如与杨昌玉恰恰相反,从学生时代对哥德巴赫猜想极其感兴趣。
但直到成为燕京大学数学系教授都基本没有进展,看到李长青的论时犹如打开新世界的大门,兴奋地给田广林打电话道。
“暂时还没有发现错误,你对哥德巴赫猜想研究较深入有什么见解吗?”
田广林是华夏知名的数学家专家,却没有任何头绪尴尬地道。
“论对哥德巴赫猜想的阐述,基本符合我之前设想的方法!可我的设想有许多不完善的地方,没想到有人能真地将整个论证过程完整严谨得写成论。”
张恭如对李长青的论赞赞不绝口,用很钦佩的语气说道。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
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