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事,得从四十年前说起……》
第54节作者:
商茗 营业员见到奋强,无奈地告诉他:“这几天像了邪似的,整个家具厅很少有人来,买家具的人更是少之又少,根本无人问津。大家都说这三月份是家具销售最淡的月份,要等到五一左右,家具销售才好转。”
没有收到家具款,奋强只好失望地走了。他来到了秀芸的办公室,本想寻求她的意见,哪知,展览馆的工作人员告诉他,杨经理出差了,至少要半月之后才回来。他立刻找了一个公用电话亭,给秀芸拨去电话,可是,不论是秀芸家里,还是和办公室的电话,都一直处于无人接听的状态,奋强想找秀芸帮忙的希望暂时破灭了。
之后,奋强像一个无头的苍蝇到处乱窜了几个小时,最终感到寻找无望,只好返往父母家。他打算厚着脸皮向母亲求情,要回他的4万元钱。
-
回到华府,奋强的母亲王晓华已经下班在家了,正坐在沙发看报纸。
陈阿姨正在厨房里忙着做饭,她还来不及把刚刚灌满了开水的温水瓶拿到客厅里来,奋强见状,主动到厨房里去提温水瓶,并把茶杯洗好,给母亲泡好茶,端到母亲的面前。
奋强亲自为母亲泡茶,这是盘古开天地第一次,母亲用怪异的眼神看着儿子,说:“今天儿子这么乖,是不是有什么事儿找妈妈商量?”
“没什么大事,”奋强竭力想掩饰自己,可脸部的表情却已经透露出了他着急和为难的模样,“我想陪母亲坐坐。”他显得有些牵强得说。
“既然你没有什么事,我要到书房去写东西去了,稍后可别打扰我了。”母亲说着端起茶杯,起身要往书房走去。
然而,这时,奋强突然“噗通”一声跪在了母亲的面前,说:“妈……你把那4万块钱还给我吧!”
“怎么突然又说回那个钱的事儿啦?”母亲问道。
奋强为难地挠了挠头,随后又摇头,说:“妈,帮帮我,我真的有急用!”
“急用?”母亲不紧不慢地问,“你身的几万块钱这么快糟蹋完了?”
“我的家具被人骗了……”奋强老实告诉母亲,说着,他的眼眶忍不住红了起来,“今天是发工资的日子,我已经没法给工人发工资了……”
“你看看,我说吧!你是做生意的料吗?”母亲不但不同情,还责问他,“不是金刚钻别揽瓷器活!我早说过,生意不是那么好做的,尔虞我诈,像你这种没有商业头脑的人是不能下海经商的。哎,你看看你这个样子,不被人骗才怪,还是回你原本的单位,老老实实地做你的公务员吧!”
“我是被骗,不是经商失败。”儿子反驳母亲,“我是有经商头脑的。”
母亲只觉得儿子的话好笑:“有经商头脑的人会被人骗?你别自欺欺人了。”
儿子继续央求道:“妈,我求求你把我的4万块钱还给我吧……算是帮助我度过难关。等我这难关一度过,我再把4万元钱还给你,交回你的手。”
“你怎么央求都没用。”母亲铁石心肠地说,“你返回单位工作一个月之后,我把你的钱还你。”
奋强知道母亲的倔脾气,再求下去也没有作用。他忍着委屈和怒气,站立起来,头也不回地气冲冲地冲出客厅,正好碰见妹妹华芳惠来。妹妹连续喊了几声“哥”,奋强理都不理地继续往前走。
妹妹看着哥哥的背影,大声问:“哥,你不吃晚饭了?”
哥哥不回头、也不吭声地赌气走出了华府大院门。
女儿站在客厅门口,茫然地转头问母亲:“哥哥怎么啦?”
母亲平静地说:“别理他,我是要看看——看他能撑到几时。”
-
华奋强冲出华府大院之后,急匆匆地往公交车站赶,想要尽快赶回家具厂。目前这状况,这缺钱的问题……看来只有等他回到家具厂,与工人商量后,再作打算了。
-
黄昏时分,华奋强回到家俱厂时,工人们几乎全在,大家都等着发工资呢。
结果,华厂长的话让他们泄气了——奋强老实地对他们说:
“此刻我遇到了资金困难,你们的工资等我与人民商场和服装心他们的帐转过来之后,再给你们结算,希望大家能理解一次。”
除了赵师傅没有异议之外,其他小组的组长则不能认同,甚至有些不依不饶,非要厂长今晚把工资发了。
其有一个小组的组长提出:“如果你今晚不把工资给我们结了,从明天开始我们罢工,直到你给我们结了工资后才开工。”
有几个小组长积极响应:“对,不结工资我们不开工。”
奋强的身只有3000多块钱,给工人结了工资后,他怎么进原材料?没有原材料,拿什么来生产?
于是,他只能叹气地接受——工人想罢工让他罢好了,反正现在正是淡季,人民商场的二十多套订货已经在车间里生产好了,堆放在那里,随时可以提货,不需要再生产了。除了有一些柚木贴面外,木料和其他原材料也快用完了,他明天急需到原材料市场进木料和家具配件,工人的工资只能缓一缓了。
煽动罢工的小组长叫彭启民,他与欺骗华奋强的陈勇是最要好的朋友。此刻,他急于结工资是有他的打算,罢工是为他跳槽打晃子,他其实早已联系好了新的厂家,并邀约工厂里另外七个组的小组长一同跳槽。他的话很有说服力,目前,只有赵师傅和另外一个小组的不受他的鼓动,坚持不走。
要想跳槽,也不打算放弃之前的工资——这些小组长原想一发了工资第二天跳槽走人,结果他们的计划被奋强的困难导致没有钱发工资而打乱了。
彭启民和其他几个小组长软磨硬泡纠缠了许久,然而,华奋强确实没钱只能无奈劝说,最终,小组长们拿他没辙了。一直纠缠了两个小时,奋强才挣脱了工人的纠缠,急匆匆地离开了车间,朝着离工厂有三里地的永丰乡场镇走去。
-
华奋强来到了永丰乡场镇时,夜幕已经降临,两旁的街灯已经亮起来了。整个场镇不大,只有一条街,两边都是清一色的青瓦房改成的店铺密密麻麻地一个接着一个地开着,大部分都是日用百货之类的小卖部,只有零星的几个面馆,现在已经打烊了。
奋强的家具厂在附近已经开了接近半年了,他只逛过一次街,还是为厂里买扫帚。他从不到街吃饭,全是在工厂里的伙食团与工人们一起同甘共苦。这晚,一天没吃饭的奋强,游魂一样地走到了整个场镇唯一的一家饭店,“青龙饭店”门口。这时,饭店里的灯还亮着,仍有人在里面吃饭,他于是走了进去。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
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