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军旅记事》
第39节

作者: 平易豆姥爷
收藏本书TXT下载
  一声汽笛骤然呜响,火车启动、加速,这趟特别“专列”,沿着险峻奇秀的南溪河,迎着前方那一株株巍峨耸立的木棉树,向着昆明方向疾驰……
  (本篇完·下篇待续)
  日期:2017-12-16 15:46:40
  军旅记事(26)边陲小站

  国家兴亡,
  匹夫有责。
  一一题记
  河口,滇东南边陲小城,南溪河在此汇入红河,滇越铁路昆河段在这设了最后一个小站,铁路出境后继续向越南的河内延伸。
  1979年对越自卫反击战,一支支中国人民解放劲旅和一队队参战支前民工,从这里奋起反击,经过近一个月的惨烈征战,完成任务后,又从这里凯旋归来。
  在3月5日我国政府正式宣布撤军之后的近两周里,天天都有整师整团的铁军,带着曾经无私援助出去现在又作为战利品缴获回来的大批物资,带着满身征尘,带着胜利的喜悦,也带着失去无数个亲密战友的悲痛,跨回国门,当地群众欢迎英雄的情景让人热血沸腾,激动万分!

  当时,我在距此不远的筑路部队机关任职,有些军民事宜须与地方有关单位联络接洽,曾先后在河口小住,亲眼目睹了这一幕幕动人的场面。
  那些天,在我的心头,还怀有另外一份特别的期待。我在惦着一个普通的山里人,我曾经的一位房东阿哥,他是从这里出去参战支前的,我聁望他平安回来,热切地希冀能在此时此地见到他。所以,每当看到有民兵或列队或乘车经过时,我都会睁大眼睛努力寻找他的身影。当然,我也知道,在这种情况下的见面机率微乎其微。
  对越自卫反击战发起攻击的时间是2月17日凌晨,农历正月二十一。临战前,元宵节刚过沒几天,我因事带一辆北京吉普路过红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的胭脂寨,这是我当兵入伍新兵连训练时住过的寨子,我们班的房东是个哈尼族大哥,名叫何扎发。三个月朝夕相处,扎发大哥一家待我们胜似亲人,给予我们无微不至的关怀。那天,我们几个刚离家不久的新兵,本原已经在连队吃过饭了,大哥、米葛大嫂,还有他们五六岁的小龙戛硬是给我们每个人的手上塞了一大块蘸了糖的糯米巴巴,那可是当时他们家最奢侈的美食。一晃近十年了,自从分别后,阴差阳错,再也没有见过面,有这个机会,无论如何我要抽出一点点时间去看望一下。

  走进寨子,我顾不上观察寨子的变化,直扑房东家。当走到寨子中央的空场时,见有许多青壮年民兵在忙活,一人一匹壮壮的矮马,他们仔细地为马备鞍,捆绑简单行装,身边还有送行的家人。人群中,我一眼就认出了何扎发大哥和他的妻子李米葛,我几步跑上前去与大哥拥抱,向大嫂问好。大嫂变化不大,仍然是那么好看,扎发大哥比我第一次见到他时老成了许多,三十大几岁,正是精明强干的年纪,体格健壮,精神矍铄,穿着依旧是哈尼族汉子那种普通的民族服装,一身篮色夹衣,上身较紧,裤子肥大宽松。谈话间他一直在冲我笑,笑得春风满面,可敬可亲。其他乡亲们都多多少少有些印象,他们见了我也都凑过来嘘长问短。

  我问他们是不是领受了任务要去支前?大哥带头,你一句我一句争相告诉我,是的,正等待集结,准备上前线了。乡丨党丨委、村干部昨天又作了进一步动员,加上连日来看报纸、听广播,得知不少消息,都知道越南当局为了建立所谓的“大支那邦联”、实现称霸东南亚的野心,毫无道义可言,武力强吞邻国,还忘恩负义,宣布我国为头号敌人,残忍地迫害驱赶在越华侨,疯狂侵犯我国领土,射杀我守疆军人和各民族群众,使得我国边境居民无法进行和平劳作,生命财产天天都在遭受严重的武力威胁,越军这些丧心病狂的侵略行径,早已引起全国军民的极大愤慨!胭脂寨距边境不是太远,大家耳闻目睹,肺都快被气炸了,早就盼着去狠狠教训一下这个恩将仇报的狼崽子!

  中央英明,已经决定对越冦的不义行径予以坚决回击,打一场有限的惩罚性的反击战。乡里作了传达,不用多讲,全乡基干民兵踊跃报名,决心跟随部队参战支前!
  我作为一名现役军人,比他们了解得更多、更为具体详尽,并且已经作好了随时投入战斗的一切准备,听了老乡们的话,看到寨子里这些青壮年民兵磨拳擦掌的迎战状态,使我更加义愤填膺、热血沸腾!
  扎发大哥插了个空档把我拉到一边神秘地说,他们这一队人马最多再有几分钟就出发了,天黑前赶到建水车站,乘小火车直奔河口。必备物品都己带齐,他还非常认真、郑重地挑出三样随带的东西作了重点介绍,他说:

  “看到了吗?一是这匹小红马,纯种的云南矮马,才刚四岁口,去年赶狗街买的,正是要出力的好时候,力气大,耐力强,上了前线,驮弹药,运物资,绝对冇得哪样问题;二是这包盐巴,乡里发的,说必须随身携带,打到哪点带到哪点,万一不慎脱离了队伍,既能疗伤又能补充盐分;再就是这枪,是县武装部刚刚统一换发的,每人一支,这是我们当民兵的命根子,丢了脑壳也不能丢掉它!既然是上前线,就要象战士那样随时随地准备战斗!”

  说到这,他从肩上取下步枪给我看。
  我接过抢看了看,真不错,是一支五六式半自动步枪,七成新,擦拭得光洁锃亮一尘不染,打开枪刺,寒光逼人。又凑近仔细察看枪身銘刻着的出厂标识和枪号,看到枪号的最后几位,我“呵呵”笑了。
  他问我“笑哪样?”

请按 Ctrl+D 将本页加入书签
提意见或您需要哪些图书的全集整理?
上一节目录下一节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