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事,得从四十年前说起……》
第40节

作者: 商茗
收藏本书TXT下载
  由于午耽误的时间太多了,等送完了两套家具后已经是吃晚饭的时间了,郭刚叫来的两个小伙伴被家长叫了回去被限制出门,郭刚也被家长喊回家里吃饭,饭后才能再出来。最后要送的这套家具地点在远郊的一个016军工厂宿舍,由于顾客没留传呼和电话,奋强无法联系到对方,他非常着急,不得不决定自己亲自去送了。还好刚娃吃完饭后与一个叫“闷墩”伙伴来了,加奋强本人他们三人,正好可以送货。

  等把家具捆好出发时已是晚10点多钟了。今年CD市的初春特别寒冷,是人们常说的“倒春寒”,晚天空微微飘着小雪,跟着刚娃一起来的伙伴看着这下雪的场景,不免有点想打退堂鼓,他说:
  “这么晚了,是我们送到那里,人家都已经睡了,等明天白天送货不行吗?”
  刚娃望着奋强说:“强哥,送不送货我们听你的。”
  奋强望着这寒冷落雪的天空,内心不禁谈起,的确天公不作美。但,他却对两人说:“这天空好像在有意刁难和考验我们,不过我们都是血气方刚的小伙子,这点冷算什么?做生意得讲信用,按照订单合同的要求,今天这套家具我们必须送到人家的家里。我想过,今晚天是下刀子我们也得送货,你们愿意跟强哥干吗?”

  刚娃爽快地回答:“我们听强哥的,干!”
  刺骨寒风迎面吹来,给三人蹬骑三轮车增加了难度,加他们所走的路有一段是由石板砌成的大路,但由于汽车的碾压路面坑坑洼洼的,让骑行十分费力的。遇到大的路坑,三人还不得不互相帮助合力推着走。坑洼不平的路面让三人蹬三轮车费了不少的劲,车子的速度提不起来,花了一个时辰总算走过了这一段烂路。
  了平坦的大道,三人蹬着载着家具的三轮车,冒着小雪顶着寒风在路快速行驶着,刚娃和闷墩蹬得很快,把奋强远远地甩在后面。夜晚寒风更加刺骨,瑟瑟的寒风吹得奋强已经开始发抖,他的车速越来越慢了,由于走得急,奋强没有想到加衣服,此时他感觉衣服穿少了,走在前面的两人见强哥没有跟,将车停在路边等着他。
  刚娃看着强哥冻得瑟瑟发抖艰难地蹬着车子过来,他立刻把身的军大衣脱下来强迫奋强穿。
  奋强不忍心地问:“你把大衣给我穿了,你不冷吗?”
  刚娃告诉他:“我知道今晚送货有点冷,除了军大衣外,我已经多穿了一件厚毛衣了。以我的经验,我们往下面走,路很平坦,我们会越蹬越热,有可能还要脱衣服。你看我已经微微冒汗了。”
  奋强相信刚娃说的话,把大衣穿了。
  为了缓解夜间长久蹬车的疲劳,郭刚开始给大家出脑筋急转弯题:
  “冬瓜、南瓜、西瓜、黄瓜都能吃,什么瓜不能吃?”
  奋强从未听过这种脑筋急转弯题,不知道怎样回答。
  闷墩却马回答出来:“傻瓜不能吃。这道题前天你出过来。”
  刚娃想了想说:“好,我给你们出以前没有出过的题。请听好了:你能做,我能做,大家都能做;一个人能做,两个人不能一起做。这是做什么?”
  闷墩想了半天,说:“做……做手脚。”
  刚娃噗嗤一笑,说:“做手脚也能两个人一起做呀。”
  “只有做梦不能两个人一起做。”奋强笑答。
  “还是强哥聪明,一点破。”
  -
  大家有说有笑不知不觉地到了目的地,016军工厂宿舍。
  三人在宿舍的门卫处一打听,是有一位叫陈鹏的青年,正在为他订的组合家具没有到而发愁呢,一家人到现在还未休息,正在家里打理他们的新房。
  奋强他们的组合家具在凌晨2时到达,让陈鹏喜出望外。他没有想到,这么晚了家具厂的家具还能赶来,没有耽误他明天的婚礼。陈鹏将喜糖、喜烟逐一发给三位送家具的年轻人,表示他的万分感谢。当他知道这次家具是家具厂的厂长亲自送货,他更是激动地非要邀请奋强他们参加他的婚礼后再走。奋强委婉地拒绝了,确实明天还有太多事情要做,不管风雪多大,前路有多难行,他都必须赶回家。

  春节过后,工人们又开始忙碌了。 !
  自奋强家具厂的组合家具摆人民商场的家具展示厅后,一个月内收到了80多套家具订单,加展览馆和服装心商场接到的订单,竟然订单一下子激增到了200多套。以现在奋强家具厂的生产能力,这些家具够他们家具厂加班加点生产三个月的了。
  为了保质保量地完成签订的订单合同,华奋强与人民商场玩具部经理沟通,要求他们一个月最多接受50套家具预定,他需要平衡其他商场的订货单,可人民商场经理不听他的,继续订货,反而要求他缩减其他商场的订货量,甚至建议奋强考虑今后只接受他们人民商场的独家订货,把其他商场的货品撤柜。奋强当然不能全听他们的,所以,现阶段扩大家具的生产量已成了他当务之急了。
  -

  没有杨秀芸的帮助,华奋强可说是忙得连吃饭睡觉的时间都没有了——
  为了保证订货合同任务的完成,奋强又扩招了五个小组的工人来生产组合家具,如此一来,他工厂的工人已经达到了60多人。300多平方米的家具生产车间,展开生产后根本挤不下这么多人,他只得将他临时居住的那栋小屋改为车间,自己搬到郭刚家里去住了。那栋房子腾出来之后,可以安排两个组生产家具。随着这批扩招,他的组合家具一个月可以达到接近100套的生产量,加捷克式家具的生产每月为20套,总共为120套。这样一下,奋强家具厂的生产规模在当时的CD市可算是数一数二的了。

  不过,让华奋强没有一开始意识到的问题随着扩张逐一出现,带来的了不少矛盾和困难。第一是几十号人的吃饭问题,原来他临时搭建在院外的简易食堂已经无法满足要求了,幸好还有空地可以延伸,他找人扩建了食堂,增加了炊事员,解决了这个问题。
  更为头疼的是,各个家具生产组是从不同渠道招收而来的,生产水平良莠不齐,各自为阵,往往为了抢得好的原材料,争得不可开交。此外,各生产小组为了竞争、赶工期,多挣钱,常常不节约用料,造成了原材料浪费现象十分严重。每套家具生产所需的用料,奋强也只能大概估算,对造成的浪费他拿不出好的办法解决,只能暂时维持现状。
  工厂没有招聘采购,华奋强又当厂长又当采购,光原材料购买把奋强搞得手忙脚乱,确实很难抽出时间来管理工厂了。
请按 Ctrl+D 将本页加入书签
提意见或您需要哪些图书的全集整理?
上一节目录下一节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