还好冯娟没有忘记他这个儿时的玩伴,经常到他简陋的房屋里看望他,照顾他,时不时还从家里带些钱来贴补他生活之需,可以说,冯娟已是他生命不可缺的一部分。两个年轻人由相互关心、照顾变成了相互爱慕。那时这两个年轻人日子虽然过得清贫、累,但他们没有绝望,他们常常苦作乐。他们这样不知不觉地度过了几年。
在那一段最艰难的日子里,华奋强被生产队派去大队挖水渠,这是繁重的体力活。那时开挖水渠没有机械设备,全靠人工,工作量大,每人每天工作十几个小时,生活补助费却只有一角钱。繁重的体力消耗让华奋强吃不消了,加之生活跟不,劳累过度,他病倒在工地了。工友们将华奋强送回家,急着回工地赶工期去了,把华奋强一人扔在床,没人照顾。
那天华奋强发着高烧,在床静静地躺了一天。一直到了晚10点多,外面突然刮起了大风,这在当地是极少见的。这场莫名其妙的大风,让冯娟鬼使神差地感觉到华奋强到工地去了,该到他的家里看看,房屋的门窗是否被吹开了。冯娟顶着大风,好不容易地来到华奋强的居住地,她发现房屋门的确没有关,她想关好门后再返回她的居住地。然而外面的风越刮越大了,她想干脆在华奋强家睡一晚算了。当她打开电灯,发现华奋强已躺在床,一点动静都没有。
她叫了几声:“奋强、奋强……”却没有得到任何反应。
于是,冯娟走到床前用手摸了摸华奋强的额头,立刻感觉到了烫手,原来他在发高烧。她在华奋强的耳朵边低声呼唤了好几声,华奋强只是蠕动了一下嘴唇,好像是烧糊涂了。冯娟认为必须赶快医院。可深更半夜的,外面又刮着大风,她到哪去找人?冯娟只能硬着头皮,把华奋强背,往大队的卫生部走去。华奋强个子大,尽管生活艰苦,但他的体重不轻,以她那娇小的身体,要在平常是很难把华奋强背起的。现在,她真是铆足十二分劲,才将他背了起来。
外面的风很大,冯娟艰难地背着华奋强深一脚浅一脚来到了大队卫生部。好不容易把赤脚医生叫醒。医生看到华奋强已处在昏迷状态,由于大队卫生部医疗条件有限,表示无能为力,只给他打了一针,延缓一下他的病情,随即叫冯娟赶紧将其送往县城医院……到县城医院这可是几十里路的路程啊,那个年代的乡村,没有交通工具,全靠步行,冯娟犯难了……但是为了救华奋强,她只有咬牙拼命了,心想着是硬扛也要把华奋强背到县城医院。
冯娟没有多想背起华奋强往县城医院方向走。这时风停了,外面下着大雨,乡村的路泥泞不堪,行走更加艰难。虽然有赤脚医生送的雨衣,但冯娟的衣服被汗水和雨水全浸透了。冯娟背着华奋强走走停停,几个小时才走了几里路,好不容易走到公路边。这时雨停了,天也微微亮了,冯娟折腾了一个晚,已筋疲力尽。她实在没有力气了,有些绝望地把华奋强抱着坐在公路边,着急期盼地瞧着公路有没有过往的车辆。听着华奋强急促的呼吸,时不时地说胡话,冯娟心里很着急,一贯无坚强的她,此时眼泪止不住哗哗地往外流,她几乎是绝望地向老天喊道:
“老天,你救救这个可怜华奋强吧!!”
心心念念,必有回响,此时公路驶来一辆手扶拖拉机,这是大队每天往县城送菜的车辆。驾驶员见到冯娟不顾一切地拦车和生命垂危的华奋强,立刻同意顺路把他们载到县城医院。
到了县城医院,医生立刻对华奋强进行了抢救,男人得救了。
华奋强醒来的第一眼,医生便对他说:“你的命真大,要不是你有一个好妻子拼着命及时地把你送到医院,你可能已经命丧黄泉了。”
这话说得站在一旁的冯娟很是不好意思,躲到一边去了。
从那天起,冯娟便成为了华奋强的救命恩人——那天,华奋强在病床暗暗发誓,今生非冯娟不娶,要一辈子照顾她,呵护她。
这之后,华奋强和冯娟两人相爱了。从此他们的爱经历了许多的风风雨雨,最终虽然没有结果……但,他们的这段爱情对冯娟来说是值得回味的……
叹息间冯娟回过神来,为自己找来一件毛毯披,走到窗前陷入更多的回忆。
此时此刻,被抢救后的华奋强正躺在重症室里,他感到好像有人在呼唤他,但他感到身体沉重,爬不起来……
他听到了冯娟在呼唤他,之后又觉得是杨秀芸在叫他,两个女人在交织地与他打交道,渐渐地他陷入了过去的深沉回忆之。
杨秀芸在医院重症观察室的走廊里,她几天几夜没有合眼了,眼皮子在打架,她实在太困了,在一旁守着的员工不忍打扰她,拿了一床毛毯盖在她的身,她也进入了过去的回忆之。
三人的回忆串起来正好组成了一幅幅的画面,华奋强在商界最具有传的故事这样开始了——
山下乡的知识青年们还没有在乡下扎下根,一股回城的风刮了起来。与华奋强、冯娟一起下乡的知识青年,一个个都陆续回城了。然而华奋强由于父亲的冤案,一时间不能回城,这对他来说又是一个打击,幸好有冯娟在身边安慰他,使得他没有持续地消沉下去……
说起华奋强的父亲华剑锋是个南下干部。他与和李东伟的父亲是战友,又一同转业到一个CD市著名的006国营大工厂,分别当了厂长和书记。然而在反you倾的运动,华奋强的父亲受冤被下放到边远的农场劳动改造……
据说,这华奋强父亲的事故,有李东伟父亲的一份功劳。从此华、李两家结了仇,不再来往,见面也不打招呼了。
此后,华奋强的命运由此改变——他初毕业被迫辍学,那个时代不管你的成绩如何优秀,遇到如此事故,不能升高,不能乱说乱动,且做事要处处小心谨慎。于是,那时的华奋强很少说话,语气也是轻言细语的,生怕冒犯了谁。他唯独能在一个人面前放肆的,便是从小一起长大的玩伴,冯娟。华奋强从不把冯娟当外人,有什么知心的话,常常向她倾诉。正巧在读初的时候,他们俩同坐一条长凳,成了亲密的同桌。
追溯华奋强和冯娟最无忧无虑、两小无猜的时候,那是华奋强的父亲从南下干部转业之后,到了一家国营工厂当厂长时。那时,他们的家居住在CD市交通巷的一个四合院里,冯娟的家在四合院的隔壁,两家是邻居,加冯娟的父母正好与华奋强的父亲同在一个工厂工作,两家的关系自然不一般。平常有什么好吃的,两家人都要叫到一块吃。虽然华奋强的母亲有点不习惯,但她没有强烈反对,两家人表面相处得像一家人一样,华奋强与冯娟自然而然地玩在一块了。
然而好景不长,自从华奋强的父亲被下放劳动改造之后,冯娟的父母不允许冯娟靠近华奋强了。冯娟可不管大人们的那一套,有什么好东西她都要拿给华奋强欣赏,有好吃的照样与华奋强分享。为了华奋强,她没少挨父母的骂,但她仍然我行我素,暗与他来往。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
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