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乱相:唐朝神策覆灭、国祚不再的真实原因》
第22节

作者: 疯城秀吉
收藏本书TXT下载
  日期:2018-04-24 09:55:30
  每次打更路过,总能听到周围偷偷传来谁的哭泣声老人、孩子、男的、女的,根本分不出究竟是一个人哭,还是一群人哭.有一次他实在太怕了,直接冲撞了皇太弟殿下的仪卫。侍卫欲杀之,殿下却拦住,还把他和自己的太监师傅、叔叔带入东宫中。指了指尚在襁褓中的皇孙,说:‘孤朝不保夕,见你两徒孙处事公允、奉公守法又与皇孙庚甲相合,想把皇孙交由你们照顾,如遇宫闱变动、天有不测,定然要护好小皇孙周全。’”

  “从那日起,耗子虽然年纪尚幼,却因为皇太弟的一句话,成了赫赫有名的小总管,过了几年舒坦日子。直到李茂贞的大军打到京城,他就护送小皇孙出了城。直至叛乱平息,有人接皇孙回去,自己却被派到了幽州,开了家‘宾燕居’,监视藩镇的一举一动。”说完便扯下胡须,以无须无髯的白净小生形象示人。
  冯可道听了脸露微笑,却不敢笑出声来:“你想说那个叫耗子的太监便是你了?”
  李皓说:“正是—他还有一个孪生妹妹在宫外,都是由他的叔叔、伯伯们定期给银子养活。”
  冯可道有些疑惑:“唉,主公,不对啊。你不是曾经说过,取道泰山虎狼谷杀了黄巢,不过那时你才多大啊?甚至说有没有你都成问题.以往都是挂胡染须,都把你认大了,现在看你最多三十几岁,原来你也大不了我几岁。”
  日期:2018-04-24 10:15:30
  李皓猛拍脑门:“噢,是我记岔了,当时还没神策武卫盟呐。那是我的叔叔,当然是认的叔叔,他亲自联系当地土豪:武宁将李师悦与尚让围困黄贼,并招降纳叛了黄巢的侄子林言内讧所为。”
  冯可道却将信将疑:“可是我都不敢信你了,到底哪句话是真的、哪句话是假的?”
  李皓说:“不,你依然会信任我,因为我给了你别人给不了的,即使是现在你当官了,你还是会这样觉得.纵使我没说实话,你还是大是大非的问题上选择选择毫无保留的信任我。”
  冯可道登时恍然:“你说的事,我竟然无法反驳,要不是你,我和爹娘早就死在了战乱中了,仅凭这点我怎么能不信你.不都说太监是坏人么,怎么我遇见的文臣武将才反倒没几个好人呢?难道这世界颠倒了?”
  李皓却说:“绝对好的人和绝对坏的人凤毛麟角,太监也是一样。如果非要说我们干政云云,不如说是朝廷已经失控,才放我们出来收拾残局.你看我们有针对过平头百姓吗?如果有那也算是败类、人渣!”

  冯可道点头称是:“有道理,人在世间造的恶业往往是果而不是因,如果不是朝廷本身出了大问题,皇帝自个也被蒙蔽了视听,谁会心甘情愿充当恶人?要不是朝廷上下出现了死循环,试想哪个做万民之主的不想留下好名声?”
  “给你看样东西—”
  “什么?”
  “看了不就知道了。”
  日期:2018-04-24 10:35:45
  伸手入怀,取出一方璞玉雕琢成的方印来。那玉印上端坐五条苍龙昂首挺立,环边又刻有双龙戏珠图案,将印一翻,显出印文,竟是那无人不知、无人不晓的八个小篆:“受命于天既寿永昌”。冯可道显然是识得篆文的,又见那玉玺雕琢精致,边角上多有磨损,显是年代久远,不是新造之物;甚至一角因为被摔掉,被镶金裹着,以史载出处别无二致,已足以证明这绝非赝品了。
  冯可道被传国玺的绝美惊叹到了,不住咽口水,却又故意摆出若无其事的样子。但这并未瞒过李皓,他像如数家珍讲述起这传国玺的来历。
  “再将大唐皇帝的世袭谱表、传国玺和绶带,请出来让你开开眼。”李皓将玉玺收放入怀中,顺手拿出一个布包来,打开包裹,抖出一副圣旨般的绢帛,双手提起,正欲宣念。
  冯可道说:“慢,我并没打算要看这些。不过这些为什么会在你这里?我倒是挺好奇的。”

  李皓却说:“因为陛下说,现在的玺绶比他还值钱些,一定要让我看好了.关键是我也拿累了,要不你也帮我拿拿?”
  冯可道立刻表明自己的态度:“我可不干,这可是一坨烫手的烙铁,谁碰谁死。”大概是想说,他是听过一些关于传国玉玺的传说,说这个传国玺是受到诅咒的,要是得位不正、驾驭不住的人是要于死于非命.所以他是既不想做默默无闻的忠诚良将、又不想做暴晒荒野的乱臣贼子,更不想无端受牵扯进去。
  “真的不要?别人想要,我还不给呐。”
  “谁稀罕—再废话,我就不再与你商讨下步方略了。”自从知道自家的主公是个太监,冯可道开始说话有些心不在焉,但还不至于嫌弃。
  李皓却打趣他道:“哟,我们的冯霸王,今天怎么变得的比我扭扭咧咧?莫非是喜欢上咱家了。”
  冯可道有点生气的说:“滚.”。
  日期:2018-04-24 10:55:45

  西都洛阳演兵广场。
  那个背有“叛臣谋逆犯某某”亡命牌的刺史,脖子、双手、双脚都被加扣一层又一层的铁锁链。
  监斩官声嘶力竭:“验明正身。准备行刑—”
  顿时他已经扭曲的面容里,又立刻充满了对死亡的恐惧。为了忘却,他咬破自己的手指,又企图在执行死刑前写成十个冤,来转移注意力。
  这时,诈死的旧帝李柷却不动声色来到这个判死的刺史身边:“你很冤么?”

  那人根本没有抬起头,只是不断点头来显示自己的清白。
  李柷骄傲的说道:“当你与朱温一道谋逆把我赶下台的时候,可曾想过今日?”
  当看清楚来人时,刺史仿佛良心发现,不住的哭泣、嚎啕,眼睛都渗出血来。
  “还是要给逆贼们一个机会。”

  刺史一边大喘气,一边发出呀呀之声不住磕头谢恩—他已不能言语,因为舌头,早已经被割下来了。
  “三十年前,黄贼攻下了长安,我大唐差点亡了。”他一弯弓拉箭,刚一拉满就收了回去:“不对,是已经亡了,那时候的大唐命运已经没掌握自己手里。”
  “三年前,父皇死在了奸人的手上。”再一挽弓、搭箭,又收了回去。“忠臣在哪,为何无用?”
  “去年的今日,我又被撵出了皇宫,可惜朕自认为不算亡国之主,让你们求求情挽回大唐,哪怕是傀儡我也愿意,结果你们却是紧跟着落井下石。”
  日期:2018-04-24 11:16:00
  猎物听到远处的声音传来,来不及回头,只顾逃命。
  蓬—箭簇破开云雾,在天空划下一道美丽的弧线,插向亡命牌上的“逆”字。舌头被割的叛徒闷哼一声,轰然倒下。
  李柷还说:“其实我根本就没射到他,只是他惊吓过度自己给吓死了。”
  旧帝李柷一复出,就用事实向世人表明,不忠不义就该有这样的下场。
  “报告,陛下…”斥候策马来报。“…朱温发了密信,告知朱友珪,说是要来洛阳。”
  “他怎么会来?”李柷拆开信笺,反复看了看还是不敢相信:“不是应该是在延津渡拼命么?”
请按 Ctrl+D 将本页加入书签
提意见或您需要哪些图书的全集整理?
上一节目录下一节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