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俗人王警官》
第57节

作者: 爝火
收藏本书TXT下载
  刚刚被单晓天的母亲抱着小腿闹了好一阵,李所差点郁闷得吐血,眼下算是找到发泄的机会了。当然,表面上看像是在开玩笑。

  在这件事情上,李民主是真的有着百分之百的心理优势藐视王为。
  因为在他看来,“三二九杀人案”实在是铁证如山。
  不但他这样认为,整个专案组都是这样认为的。
  “嘿嘿,李所,咱不是想要探讨一下案情,多学点经验吗?”
  知道自己处于劣势,王为也不和李民主硬顶,同样笑嘻嘻地说道,对李民主满脸的嘲讽视而不见。
  “想学经验,行啊,以后再发生什么大案要案,我推荐你进专案组。不过我提醒你啊,小王,专案组的工作很严谨的,凡事都讲究证据,决不能胡说八道,信口开河!”
  刘强微微蹙了一下眉。
  他倒不在乎李民主夹枪带棒讽刺王为几句,他在乎的是李民主那种语气——我推荐你进专案组!
  这好像是他刘强这个一把手才有的权力吧?

  看来李民主吃了一个瘪,却并没有记住教训。
  老子天下第一的心思,依旧没改。
  “老三,你知不知道,那个女人家住哪里?”
  中午吃饭的时候,王为忽然问坐在对面的张方。

  在所长办公室,王为没有待太久,这个事,他没打算和李民主争执。
  那没意思。
  这压根就不是能争吵出结果来的。
  “哪个女人?”
  张方莫名其妙,望向王为的眼神变得很讶异,整个上午,王为都二二忽忽的,丢三落四,张方觉得,这小子心里一定有事。

  只不过,他年纪轻轻的,能有什么心事?
  难道谈恋爱了?
  张方其实有颗很八卦的心。
  “就是,叫什么名字来着?单晓天的妈妈,来所里吵的那个……”

  虽然“三二九杀人案”作为反面教材反复宣讲,王为还是只记住了几个主要当事人的名字,至于单晓天的妈妈,王为真不记得她叫什么。
  “你说高抗美啊?”
  “对对,就是她……”
  高抗美这三个字作为女性的名字,实在太有时代特征了。不过类似的名字,王为见过太多,建军建国爱民爱党什么的,不一而足,真的有点“审美疲劳”,记不住也属正常。
  “你问她干嘛?”
  张方完全不理解。
  “这个你先别问,我就问你知不知道她住哪?”
  “知道啊……”
  “那行,吃完饭,咱们去一趟。”
  “啊?”
  张方完全愣住了。
  “去那干嘛?你没病吧?”
  张方情不自禁地伸出手,贴在王为的额头上。
  “滚!”

  王为一把将他的手打落。
  “不是,我说你,怎么突然想起这个了?”
  张方满脸懵圈。
  凡是在红玉所待过两个月以上的“老人”谁不知道,高抗美那简直就是红玉所的噩梦啊。这个女人不来则已,一来的话,他们至少要头痛好几个小时。这不,就刚才好不容易才把她送走。
  李民主直接就玩失踪了,从刘强办公室出来,一溜烟跑得踪影不见。
  “就想去看看,她为什么不肯消停。”
  王为含糊其辞。
  纵算面对张方,目前红玉所他唯一的哥们,有些事也是绝对不能胡乱开口的。

  “她能消停吗?她儿子马上就要枪毙了……我看啊,总要等单晓天坟头长草了,她才肯消停下去!”
  王为一愣,随即问道:“坟头长草,你觉得单晓天会被毙掉?”
  “那肯定啊,这还用问吗?欠债还钱,杀人偿命,天经地义。再说,中院这不已经判了死刑吗?”
  “那还得二审呢,还有死刑复核程序。”
  王为记得很清楚,这个案子二审确实是改判成死缓了,单晓天因而留下一条命,等到了昭雪那一天。只不过,天南高院二审为什么要将一个看上去铁证如山的杀人案改判为死缓,枪下留人,“反面教材宣讲”却并没有说清楚原因。
  王为猜测,应该是高院也觉得这个案子有些蹊跷,证据不是非常齐全。
  最重要的一个疑点就是,被害人是被掐死的,但在她的脖子上却没有采集到单晓天的指纹。

  当时办案民警将这一点归结于单晓天隔着枕巾掐死了徐丽。
  然而单晓天自己抵死不认,口供出现数次反复。一会儿说是自己掐死了徐丽,一会儿又坚决不承认,说自己只是打了徐丽一下,看她晕过去,马上就跑了,绝没有掐死她。
  这种口供的反复,一直到正式开庭的时候,也没有最终确定下来。
  在法庭上,单晓天当场翻供,拒不承认自己掐死了徐丽!
  至于为什么出现这种反复的情形,王为心知肚明,每个有办案经验的基层民警都心知肚明。九十年代,文明执法可没有深入人心,可以说不少时候还只是停留在嘴巴上,很少落到实处。

  而且命案历来是最受重视,分局重案中队市局重案大队,名义上是负责在全区全市都有重大影响的刑事案件,其实主要就是负责命案。
  一般来说,“命案必破”也是局领导向市领导表决心时比较喜欢说的一句话。
  很铿锵有力,很提气!
  但作为一个资深刑警,王为却非常清楚,“命案必破”这句话,在逻辑上是有问题的。刑侦工作其实是很科学的,不但要遵循一定的规律,而且还讲究个运气。
  理论上,没有什么案子是一定能破的。
  迄今为止,全国各地任何一个公丨安丨局都有悬案。
  命案同样不例外。
  命案必破,往往就会造成“一错再错”的悲剧。
  在另一个时空,王为回来之前,全国正掀起一股平反冤案的热潮,其中大部分被平反的冤案都是“命案”,也从另一个侧面验证了“命案必破”这句话在逻辑上的不通。
  日期:2018-11-02 18:42
请按 Ctrl+D 将本页加入书签
提意见或您需要哪些图书的全集整理?
上一节目录下一节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