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乱弹『水浒』,送你一个不一样的水泊梁山》
第13节

作者: 龙驹2015
收藏本书TXT下载

  先看一下宋江军队的布局:正东上一彪人马,当先一个头领,乃是豹子头林冲,背后便是李俊,阮小二;正西上又有五百来人马,当先一个头领乃是小广花荣,随背后是张横,张顺;正南门楼上望时,也有五百来人马,当先三个头领乃是没遮拦穆弘,病关索杨雄,黑旋风李逵。这里的确没有明确交代正北领军头领是谁。但是书中明确写明宋江分兵四路,开战之前:“四面都是兵马。战鼓齐鸣,喊声大举。”由此可见,正北的领军将领不是别人,正是宋江。因为除去攻打那三面的将领之外,宋江从梁山上带下来的好汉就只有吴用、阮氏三雄、吕方、郭盛、欧鹏、戴宗、马麟、白胜。这十一个人当中能领军打仗的只有宋公明。宋公明可能是要显示一下自己的本事,并且有吴用在身边,还有十几个小弟保护,就仗着胆子独当一面了。

  再看栾廷玉:“我引了一队人马出后门杀这正西北上的人马。”正北是宋江,正西是花荣。打下祝家庄之后,花荣、林冲都没有报功说杀了栾廷玉,守正南的黑旋风李逵咋咋呼呼地说杀了很多人,可是也没有栾廷玉。由此可见,栾廷玉是死在正北宋江这边了。从宋江的话里也能看出些端倪:“只可惜杀了栾廷玉那个好汉!”他是清楚栾廷玉的结果的——是被杀的,不是被暗箭射死的,也不是被马踩死的……

  那么宋江为何不愿说明到底是谁杀了栾廷玉,是谁建了这么大功劳呢?笔者分析,是宋公明羞于说出来,不好意思说。为什么不好意思说?一定是用了下三滥的手段才杀了栾廷玉的。如前所述,栾廷玉本事很高,在梁山上,并不在五虎大将之下。宋江是有九个小弟保护着,可那都是些什么人物啊!就说戴宗吧,跑个马拉松,参加个奥运会或许能拿个金牌,让他去跟栾廷玉斗,估计走不上三个回合,就得死于马下。其余的欧鹏、马麟、白胜更是碌碌之辈。

  宋江最终能杀了栾廷玉,一定是用了下三滥的手段,或者是群殴,或者是挖陷讲、使绊马索……他又是极会用这些手段的。这些手段是很不光彩的,他心里也清楚,这事儿说出来,大伙会嗤之以鼻的,堂堂山东及时雨就用这些见不得人的手段?丢不丢人?所以,他只是一语带过了栾廷玉的下场,对,这事儿不能说太细。
  日期:2018-03-06 08:59:47
  22.王进到底去了哪里?
  《水浒传》里面东京八十万禁军教头除了豹子头林冲之外,还有一个叫王进的。此人能文善武,是个栋梁之才,只是命运不济,撞着了高俅。王进的父亲王升曾打过高俅,有一棒之仇。当时高俅只是一个泼皮,无可奈何。而今,做了东京殿帅府太尉,掌管天下军马,大权在握,正可以报当年一棒之仇。应了那句老话:君子报仇,十年不晚。只是这高俅并非君子!
  王进心里清楚,今后工作是不好干了,日子也不好过了。这高俅动不动就会给自己小鞋穿穿,堂堂七尺男儿,谁受得了?因此,把心中的郁闷跟母亲说了。老太太还是有些主张的:“我儿,‘三十六着,走为上着’。只恐没处走。”王进左思右想,想到还是去延安府跑路:“母亲说得是,儿子寻思,也是这般计较。只有延安府老种经略相公镇守边庭,他手下军官,多有曾到京师的,爱儿子使枪棒,何不逃去投奔他们?那里是用人去处,足可安身立命。”

  王进带着老母亲去延安府的路上,途经史家庄,点拨史进武艺,教了许多枪棒,呆了半年多。史进武艺学成之后,王进提出要去延安府。史进苦苦相留,可是,王进决心已定:“贤弟,多蒙你好心,在此十分之好;只恐高太尉追捕到来,负累了你,不当稳便,以此两难。我一心要去延安府,投着在老种经略处勾当,那里是镇守边庭,用人之际,足可安身立命。”

  可是后来,史进去延安府找王进,却没有找到,之后就再没有交代王进的下落。王进一心要投奔延安府效力,可是人却不在这,到底去了哪里呢?笔者分析,大致有以下几种情况:
  一、被高俅设计陷害了。从后来高俅设计陷害林冲可以知晓,林冲都已经断配沧州了,他还派人收买押解公人董超、学霸,要二人在路上结果了林冲,结果闹出个鲁智深大闹野猪林,救了林冲。高俅还不死心,又派陆谦领人赶到沧州去害林冲,非要置林冲于死地不可,直到最后把林冲逼上梁山,方才罢休。王进一走了之,就能平安无事了吗?高俅是一个赶尽杀绝的小人,岂能容得王进在外逍遥?一旦打听得王进消息,势必会设计陷害。老种经略相公是个不错的官,可是他也不会,也犯不上因为一个毫无干系的人而得罪当朝的太尉。

  二、还有一种结局虽然很无奈,但还算是很好的了。就是隐居起来,做了隐士,自耕自种,自给自足,养活老娘,不再插手仕途,快乐地过着平安的日子。可能王进在去延安府的路上就想通了这一点,所谓天下乌鸦一般黑,投托到老种经略相公处,也未必就有好的结局,莫不如趁早收手,找个没有雾霾的地方隐居起来,快活下半生,岂不是好?也可能是已经到了老种经略处,住了一段时间,发现现实和自己想象的完全不一样,在这里,自己也是有志难筹。理想很美好,现实很骨感!无奈,还是选择悄悄地离开。轻轻地,我走了,正如我轻轻地来,我挥一挥衣袖……

  日期:2018-03-09 09:07:33
  23.浪子燕青到底去了哪里?
  《水浒传》第一百十九回“鲁智深浙江坐化,宋公明衣锦还乡”,宋公明带领众好汉剿灭方腊,班师回朝。途中,浪子燕青对卢俊义说:“小乙自幼随侍主人,蒙恩感德,一言难尽。今既大事已毕,欲同主人纳还原受官诰,私去隐迹埋名,寻个僻净去处,以终天年。未知主人意下若何?”可惜卢俊义执迷不悟,一心要当官,根本听不进燕青的劝告。燕青无奈,对卢俊义说道:“既然主公不听小乙之言,只怕悔之晚矣!小乙本待去辞宋先锋,他是个义重的人,必不肯放,只此辞别主公。”

  卢俊义仍然执迷,他可能是被胜利冲昏了头脑,眼看着要做朝廷命官了,哪里还有心思想别的。“燕青纳头拜了八拜,当夜收拾了一担金珠宝贝挑着,竟不知投何处去了。次日早晨,军人收拾字纸一张,来报复宋先锋。宋江看那一张字纸时,上面写道是:雁序分飞自可惊,纳还官诰不求荣。身边自有君王赦,洒脱风尘过此生。”
  从此燕青杳无音信。虽然当时卢俊义问他:“你辞我,待要那里去?”他回答说:“也只在主公前后。”事实上并非如此,卢俊义被奸贼设计陷害,他也没有露面,直到最后“从人打捞起尸首,具棺椁殡于泗州高原深处。”直到死,燕青也没出现看看他的主人最后一面。可见,燕青距离卢俊义是很遥远的,卢俊义被害,他根本就没得到一点消息!那么,燕青到底去了哪里呢?

  老版电视剧给燕青安排了一个很好的归宿,和宋徽宗的炮友,当时第一美才女李师师一起走了。从此英雄美人,浪迹天涯,侠骨柔情,不禁令人生出许多美好的向往。当然,这并不是作者的本意,是导演安排设计的。可能是考虑到梁山好汉的结局都太悲惨了,征讨方腊时,死在战场上的不说,班师回朝之后,老大宋江被毒死,卢俊义被药死,吴用上吊,公孙胜离去,李逵、花荣都陪着宋江死了……这个结局实在让人无法接受。最起码让喜欢水浒的读者内心里是很悲戚的,所以导演不惜用了曲笔,就像鲁迅先生当年写《药》的时候,为了鼓舞有理想的青年,为了让那些进步青年不觉得孤独,为了传递正能量,最后在夏瑜的坟上添了一个花环。导演安排浪子燕青和大美人李师师一起浪迹天涯,是不想让观众们看到,英雄不光肉体受了伤,还要冷清地孤独下去。
请按 Ctrl+D 将本页加入书签
提意见或您需要哪些图书的全集整理?
上一节目录下一节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