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乱弹『水浒』,送你一个不一样的水泊梁山》
第11节

作者: 龙驹2015
收藏本书TXT下载

  当他见到晁盖的时候,又说:“兄这话休题。这等不是抬举宋江,明明的是苦我。家中上有老父在堂,宋江不曾孝敬得一日,如何敢违了他的教训,负累了他?前者一时乘兴,与众位来相投,天幸使令石勇在村店里撞见在下,指引回家。父亲说出这个缘故,情愿教小可明吃了官司,急断配出来,又频频嘱付。临行之时,又千叮万嘱,教我休为快乐,苦害家中,免累老父怆惶惊恐。因此父亲明明训教宋江,小可不争随顺了,便是上逆天理,下违父教,做了不忠不孝的人,在世虽生何益?如不肯放宋江下山,情愿只就众位手里乞死。”

  “兄这话休题。这等不是抬举宋江,明明的是苦我。”这话说得就有些重了,不顾及情面了,用现在的话说就是急眼了,连晁盖面子都不给了。并且“说罢,泪如雨下,便拜倒在地”,看起来,他是铁了心,死也不上梁山的。
  宋公明为何改了主意?真的是像他给的理由那样:“父亲说出这个缘故,情愿教小可明吃了官司,急断配出来,又频频嘱付。临行之时,又千叮万嘱,教我休为快乐,苦害家中,免累老父怆惶惊恐。”
  笔者分析,这个理由只不过是宋同学给自己找的一个非常完美的借口。百善孝当头,我要听老爹的话,这既能显出自己有孝心,孝义黑三郎嘛,山东闻名的。也容易达到自己的目的,暂时不上梁山。对,只是暂时不上梁山。他并不是真的不想上梁山,而是意识到时机还不成熟。一是自己一下子带这么多人上山,会不会引起怀疑、猜忌,当初晁盖带那么多人上山,结果把原老大给做掉了。这次自己带这么多人上山,会不会引起晁盖的猜疑呢?而且现在晁盖的势力还是不小的,真要是火并的话,是没有胜算的。对,先不能上山,还不到时候,他还要收罗心腹人,再扩大自己的势力。果然,到了江州之后,他收了最铁杆的粉丝,也是最傻缺的黑旋风李逵。

  再者,笔者猜测,宋公明在浔阳楼题反诗,并不是他酒后误题,恰恰是他在很清醒的时候故意题的。他在江州呆的时间差不多了,又收了戴宗、李逵、张顺、张横,时机成熟了,可是梁山却不来找他了!你上次把人家拒绝了,人家还会理你?没办法,他就设计了浔阳楼题反诗这么个小圈套,引梁山好汉前来救他。这是你来救我上山的,不是我带人来投奔的。这样就很好地解除了晁盖对他的疑忌。

  日期:2018-03-01 08:50:23
  19.白虎节堂到底在哪?难道是施耐庵笔误?

  《水浒传》第七回“花和尚倒拔垂杨柳,豹子头误入白虎堂”,写高俅设计陷害林冲,林冲误入白虎堂,犯了死罪。书中写,两个又引林冲到堂前,说道:“教头,你只在此少待,等我入去禀太尉。”林冲拿着刀,立在檐前,两个人自入去了,一盏茶时,不见出来。林冲心疑,探头入帘看时,只见檐前额上有四个青字,写道:“白虎节堂”。
  由此可见,“白虎堂”是在高俅高太尉的府里。不过,到了第七十五回“活阎罗倒船偷御酒,黑旋风扯诏骂钦差”,陈宗善奉旨招安失败,回到东京,见了蔡太师,备说梁山泊贼寇扯诏毁谤一节。蔡京听了大怒道:“这伙草寇,安敢如此无礼!堂堂宋朝,如何教你这伙横行!”陈太尉哭道:“若不是太师福荫,小官粉骨碎身在梁山泊!今日死里逃生,再见恩相!”太师随即叫请童枢密、高、杨二太尉都来相府,商议军情重事。无片时,都请到太师府白虎堂内。

  这个蔡太师府里又出现一个白虎堂,而且同样是商议军情重事的地方。
  高俅府里有一个白虎堂,是商议军机大事的。蔡京府里也有一个白虎堂,也是商议军机大事的。白虎堂是中央级别的国家机关,而且是商议军机大事之处,是闲人免进的地方。林冲误入白虎堂时,猛醒道:“这节堂是商议军机大事处,如何敢无故辄入?”
  这样一个重要的国家机关,怎么可能重复设置?太尉府设一个,太师府再设一个?难道是作者笔误?

  笔者分析,施耐庵不会犯这样低级的错误。应该是宋徽宗时确确实实存在着两个白虎堂:一个在高俅的府里,一个在蔡京的府里。
  高俅是殿帅府太尉,掌管国家军队,把商议军机大事的机构设置在他的府里是正常的。蔡京不分管军队,为何也在府里设了一个白虎堂呢?
  高俅府里的白虎堂名为国家机构,可能是殿帅府的下属事业单位,但只是有名无实,是做给外人,包括皇上及满朝文武看的样子。也会在这里商议一些军事,但是真正的国家军机大事,特别是涉密的,就不在这里了。对,应该在蔡京府里的白虎堂。
  这说明了一个问题,当时的道君皇帝赵佶就是一个傀儡,他并不能真正决定什么国家大事。书中也有明确交代,朝政被四大奸贼把持着,分别是:蔡京、高俅、童贯、杨戬。这四个人里面又以蔡京为首,其他三个人也都是以蔡京马首是瞻。涉及国家大计的大事都是这四个人研究,最后由蔡京做主,根本架空赵佶,像宋江架空晁盖一样。梁山好汉也看得分明:“只今满朝文武,多是奸邪,蒙蔽圣聪……”

  陈宗善招安失败回来,见过蔡京,蔡京又招高俅、童贯、杨戬来白虎堂商议,四个人最后定由童贯领兵去征讨梁山。次日早朝,蔡京推荐童贯,赵佶不假思索就降下了圣旨,赐予金印兵符,拜童贯为大元帅。其实,童贯到底有没有这个能力,是不是当帅才的料,赵佶心里应该清楚。不过这是蔡京推荐的,这个面子不敢不给。

  蔡京、高俅等人定计害死了宋江,赵佶只敢责骂高俅、杨戬:“败国奸臣,坏寡人天下!”并没有骂蔡京,或许他骂高俅、杨戬也是有意给蔡京听,但是不敢点名。蔡京出来一求情:“人之生死,皆由注定……”赵佶就不再追责了。“上皇终被四贼曲为掩饰,不加其罪。”其实他也明白,这事儿一定是蔡京牵头儿,可是他不敢再追究下去,若真的追究到蔡京头上,又能怎样?又不敢动他,只能自找尴尬,想想还是算了。

  赵佶为何会惧怕蔡京?很简单的一个例子,蔡京的第九个儿子蔡得章,江州的一把手,就是宋公明写打油诗的那个地方的老大。书中交代:“为这江州是个钱粮浩大的去处,抑且人广物盈,因此太师特地叫他来做个知府。”知府的任命都由蔡京决定,可见赵佶是个傀儡。而且,这只是蔡京一个儿子,掌管着这样一个重要的地方。不知道还有多少个儿子,掌管着宋朝天下各个重要的地方!不仅如此,他当太师那么多年,门生故吏遍及全国,也一定都在一些要害职位。连高俅都拜在他的门下,称他为恩相,还有童贯、杨戬等人。

  这样看,赵佶就是一个摆设,真正掌控天下的是蔡京。所以,蔡京在国家机构编制外另设一个白虎堂,也就不足为奇了!
  日期:2018-03-02 10:47:36
  20.李师师走了之后会怎样?
请按 Ctrl+D 将本页加入书签
提意见或您需要哪些图书的全集整理?
上一节目录下一节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