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楼密码——看崇祯帝与吴梅村的灌溉之情》
第51节

作者: 木易201702
收藏本书TXT下载
  日期:2017-11-14 14:01:17
  第46回
  上回稍稍涉及到了南明灭亡,本回作者宕开一笔,将笔伸向了关于文字的故事。
  这一回故事的主人公,就是邢夫人和贾赦。这一对夫妻的名字让人非常的富有联想:假设和形式夫人。的确,在这回的故事中,他们人如其名,他们只是这个故事的假设和形式,作者用他们的身份演绎一段汉民族悲伤的故事。
  还有另外一个主人翁是金鸳鸯。鸳鸯父亲名叫金彩。彩的本意是文采、文章才华。与此同时我们就会想到彩明。彩明是凤姐的跟班,主管写字、记账等和文字有关的工作。鸳鸯的哥哥叫金文翔,文翔更是文采风流之意。
  书中特意写了鸳鸯的打扮和相貌:
  只见他穿着半新的藕合色的绫袄,青缎掐牙背心,下面水绿裙子。蜂腰削背,鸭蛋脸面,乌油头发,高高的鼻子,两边腮上微微的几点雀斑。
  以上图片是满文,除了弯曲,看到最多的是什么,点点。是否像鸳鸯脸上的雀斑点点?
  是的,我们要说的就是金鸳鸯在此回拒绝的鸳鸯偶的故事,影射满文拒绝被汉语代替、最后满汉文字并立的历史事实。与此同时,也是清占领中国开始统治汉人的历史写照。
  如果还是不能相信鸳鸯影射满文字,我们再看看贾母的这段话:这会子他去了,你们弄个什么人来我使?你们就弄他那么一个真珠的人来,不会说话也无用。我正要打发人和你老爷说去,他要什么人,我这里有钱,叫他只管一万八千的买,就只这个丫头不能。留下他伏侍我几年,就比他日夜伏侍我尽了孝的一般。你来的也巧,你就去说,更妥当了。”

  “不会说话也无用”,什么叫做不会说话?我们的理解是在清朝统治的时代,如果不会说满文是不方便的。
  101
  日期:2017-11-16 16:48:15
  第47回

  上回作者描写了满汉文字的故事,此回再写汉文化与汉文明同清文化的对照,同时也是作者对反清复明失败,自己将要成为清朝臣民的鄙视和矛盾。
  本回的主人公是柳湘莲和薛蟠.柳字我们曾经说明,代表了朱明,湘字是切合林黛玉潇湘妃子,指楚、湘流域以屈原为代表的汉文化和汉文明。明代文学主要以戏剧的成就最高,所以作者让柳湘莲客串戏子演出,正是为了说明柳湘莲此回的身份。
  当然柳湘莲影射的身份不仅是文化那么简单。柳湘莲的小厮名字叫做杏奴,正是“依云栽”中的杏花一枚,名头丝毫不逊于宝玉。柳湘莲还有一个外号叫做“冷二郎”。冷大郎是谁?作者没有说,我们猜一猜,应该是冷子兴。无论大郎、二郎、二爷、大爷、在作者的笔下都是自己影子的一部分。柳湘莲的行动轨迹,就是崇祯帝行动轨迹的一部分。
  薛蟠影射的清文化和柳湘莲影射的汉文化当然是云泥之别。作者不仅让柳湘莲痛打了薛蟠,还迫使薛蟠喝泥水。这样情节的设计不仅表达了作者对清文化的鄙视,对自己又一次的鞭挞,同时也是作者强迫自己接受清人(女孩子)退去,泥人时代就要来临的现实。作者内心的酸楚不言而喻。
  不仅如此,此回的描写更是为了后面柳湘莲与薛蟠的结拜,二人合体。正如黛玉和宝钗的合体一样,喻示满汉一家时代的到来。
  102
  日期:2017-11-19 14:28:37
  第48/49回
  前两回作者放笔写了改朝换代事情的文字、文化与文明。文化与文明的传承是和历史紧密相连的。离开了历史,一切的文明都是空中楼阁。
  湘莲出走、薛蟠也出走,外面的奇遇让二人再相聚成为兄弟,这就是作者的高明之处。薛蟠走了,香菱进了大观园,有关香菱的故事才能展开去写,才能让读者领略香菱、黛玉、宝玉之间的故事。
  平儿因为古扇子骂贾雨村是风村、雨村、杂种,正如柳湘莲骂薛蟠一样,作者实在是太想告诉读者贾雨村是二位作者的影射人物,是混杂人。
  扇子在《红楼梦》中,指朱家失散的家人。扇子的主人叫做“石呆子”,后面香菱被叫做“诗呆子”。这两个名字的音是相同的。读《红楼梦》有时觉得非常奇怪,看起来毫不相关的两个情节却被安排在一起,而且有些字音甚至都是相同的。比如湘莲和香菱、诗呆子和石呆子等。
  正如黛玉两次进荣国府都是贾雨村陪同一样,香菱两次重要的事件也分别与薛家、贾雨村有关。第一次贾雨村将香菱判给了薛蟠,本回进大观园与宝钗合住,跟黛玉学写诗的时候,却是贾雨村夺了他人扇子之时。

  作者之所以这样写,其实是暗示前后两回所写的历史事件和时间节点的相同与相近。
  第一次薛家进京,香菱打官司的时间我们分析过了,是永历帝出逃缅甸的时间,也就是南明快要结束的时间。现在依然是哪个时候。
  香菱的三首咏月诗所表现的分别是大明辉煌之月、南明平淡之月和最后梦中之月。当香菱学会作诗的时候,就进入了怀念大明的时代,也是作者写书的时代。
  作者总是这样,在貌似南明结束的时刻,也就是在香菱悲伤地发问“缘何不使永团圆”的哀伤中,又开始新的转折,将时间再次拉回到了失国之后的日子。
  前面说了扇子,忽然间一下来了许多的人物,他们俨然就是贾赦老爷夺回来的“扇子”,那湘妃、玉竹、麋鹿等等焉得不是他们的前世今生?他们果然是15日来的,正如贾雨村的诗里说的那样:“每逢三五便团圆”。
  第16日就是诗社的正日子了。
  在吃饭的时候,贾母说了一句非常好玩而且匪夷所思的话,这个话是针对第一道菜“牛乳蒸羊羔”。贾母说:“这是我们有年纪人的药,没见天日的东西。可惜你们小孩子吃不得”。牛乳和羊羔为什么是不见天日的东西?为什么是有年纪人的药?为什么小孩子吃不得?
  回头细思,确实我们发现牛羊肉和牛羊奶品在他们的菜谱里确实非常有限。只记得李嬷嬷强吃了袭人的酥酪算是牛奶,其余皆不是。他们吃的最多的是鸡鸭,鸡是最多的,不胜枚举。
  在“八公”中我们已经知道羊是金羊、镇国公家的丑牛也是金家。贾母说牛和羊是  不见天日的东西就说明他们是不属于明朝了(明朝是日、月,天上的光),所以只能是老年人的药,治思乡之病吧。年轻人是不能吃的,年轻人吃的是鸡鸭等禽肉,所以黛玉说:“口齿噙香对月吟”。

  牛羊除了属于金外,还有什么特点呢?我们发现鸡鸭等动物主要吃粮食,而牛羊主要吃草。草是草化的朱家人,草民,牛羊吃了朱家人和草民。鸡、鸭主要吃粮食,化为精(神),正如香菱说的:“精华欲掩料应难”,他象征大明精神永存在天地之间。
  作者第一次放笔写雪,就是这回的芦雪广即景联诗。因为吃鹿肉,黛玉说:我要为芦雪广一大哭,脂批说:观书者也想哭。面对着失国、大明被灭,谁人不想哭?几百年后的我们此刻也想哭。
  湘云对黛玉的话的回应也挺有意思:“是真名士自风流,我们这会子腥膻大吃大嚼,回来却是锦心绣口。”宝钗说如果湘云作诗做的不好,就把肉挖出来,用雪压的芦苇摁上,以完此劫。宝钗的这段话可不是白说的。  
  103
请按 Ctrl+D 将本页加入书签
提意见或您需要哪些图书的全集整理?
上一节目录下一节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