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路过你的青春和远方——忘不了的是刻骨铭心的初恋,还是回不去的青春》
第11节

作者: leojin007
收藏本书TXT下载
  她和卫子然在一起的快乐时光这么短,现在就分开了,没有得到父母的祝福,还要阻止送他一程,这一别就是半年,又是焦急,又是委屈。
  心想:“张文杰和李美霖都在北京,家里没有阻拦,两个人常常因为小小的拌嘴就闹分手。而我和子然,彼此珍惜每一分每一秒,却要分开了。不行不行,我必须立刻奔向车站,不然他会伤心的,我不能让他一个人!”
  趁着出去倒垃圾的功夫,拿起给卫子然准备的一袋子东西,开门跑了出去,门口拦上一辆出租车,直奔北京站。
  只听见楼上母亲的喊叫:“这孩子,快回来!快回来!你…你注意安全!”
  3.
  卫子然来到北京站后,焦急地等着韩晓旭的到来,这是他们约好的。
  司机拿着他的行李,说:“小然,快进站吧,别误了点。”
  卫子然翘首以盼,失望地看着熙熙攘攘的人群,寻找韩晓旭的身影。
  他手里拿着一个盒子,是他为韩晓旭准备的礼物,一部白色的摩托罗拉翻盖手机。他发现韩晓旭的手机已经破旧不堪了。韩晓旭喜欢白色,他为此寻遍了北京大大小小的手机店。里面还放着一张他们在北戴河的合影。
  旅客已经开始上车了,卫子然和司机道别后,一个人呆呆地站在进站台,等待着韩晓旭,距离开车还有短短几分钟。

  终于,他看到了韩晓旭。
  韩晓旭来到北京站后飞快地奔跑着,询问去往上海的列车送站通道,上气不接下气,脚一滑还摔了一跤,腿都磕破了,可是根本没有任何疼痛感。
  纷乱的人群两人四目相对,卫子然眼睛红了,飞快奔过去,一把紧紧抱住了她:“你摔着了,疼吗?”鼻子有些发酸,他极力克制,蹲下身抚摸着韩晓旭的膝盖,发现她腿上磕破了,有一些淤青,心疼万分。
  韩晓旭“哇”的一声哭了出来,扶起他:“子然,子然,来不及了,这是我给你准备的东西,你带好了,上车再看!”说着抱住了他,眼泪已经止不住的往下流。
  火车已经鸣笛了,列车员焦急地说:“这位旅客,赶紧上车,列车马上要开了!”

  卫子然把手机递给她:“给你!”依依不舍走上列车。
  火车缓缓的启动了。
  回过头,看见韩晓旭的眼里全是泪水,委屈,不舍,留恋,顷刻之间,压抑的情感再也控制不住,两行眼泪流了下来,男人的眼泪,最宝贵。
  他喊道:“自己赶紧去买个创口贴,别发炎感染了!照顾好自己!”
  韩晓旭摇着头,千言万语,根本来不及了,眼睛一秒都没有离开卫子然。
  卫子然扭过头擦拭眼泪,把手掌贴在车窗上,用手比划着自己,又指了指韩晓旭。
  韩晓旭哭得跟泪人一样,也把手贴过去,隔着车窗,两只手重叠在一起。
  火车离开站台,越开越快,韩晓旭追着,跑着,依依不舍地望着卫子然,直到他离自己的视线越来越远,有一句话,不说就来不及了。
  她忽然大声喊道:“卫子然,我爱你!”
  千言万语,最后只有这三个字。
  爱这个字太沉重了,她一直觉得他们还小,根本不懂。同在一座城市不觉得如何,这次一别,茫茫人海,天各一方,何时再见?她才明白自己对卫子然是一种什么样的感情。
  那时候有一部热播的琼瑶电视剧,“情深深雨濛濛”,赵薇还没有褪去观众对她小燕子的印象,林心如依旧很温暖,还守着和苏有朋的约定。

  剧中有一首插播曲,“离别的车站”,歌词依旧是琼瑶阿姨填的:
  “当你紧紧握着我的手,再三说着珍重珍重
  当你深深看着我的眼,再三说着别送别送
  当你走上离别的车站,我终于不停的呼唤呼唤
  眼看你的车子越走越远,我的心一片凌乱凌乱
  千言万语还来不及说,我的泪早已泛滥泛滥

  从此我迷上了那个车站,多少次在那儿痴痴的看
  离别的一幕总会重演,你几乎把手儿挥断挥断
  何时列车能够把你带回,我在这儿痴痴的盼
  你身在何方我不管不管,请为我保重千万千万”

  韩晓旭趴在房间里看电视,每当响起这首歌,就会忍不住掉下眼泪。那时候,不知道哪里来的这么多泪水。后来,再大的事情都没有一滴眼泪,也许是泪已经流干了,也许,青春本来就是苦涩的。
  她和卫子然的相恋,注定离不开这个车站。上海至北京一千多公里,从北到南,每一座山峦,每一亩稻田,都是见证。
  列车员微笑地看着卫子然,刚才的一幕他是见证者,拍了拍他的肩膀,安慰道:“小伙子,能理解,谁都年轻过。这姑娘不错,快去自己座位坐下吧。”
  列车逐渐加速,熟悉的同学,老师,校园,都离他越来越远,未知的未来,未知的大学生活。韩晓旭最后对他喊的那句话,是什么?他没有听见。
  日期:2017-10-24 08:33:52

  《路过你的青春和远方》(七)
  1.
  上海这所大学极为壮观,走在主干道上,顿觉嘈杂声被隔绝,夏季更是会感觉到校园内的一片凉意。绿草葱郁,两排梧桐树遮天蔽日。
  卫子然望向四周,文史楼,小礼堂,文科楼,红楼,丽泓桥,丽娃河,夏雨岛,整座大学处处都是美景。石碑上刻着校训“求实创造,为人师表”。 学生们都是一对对儿的,路边的老师轻松的在和学生们攀谈,仿佛他们不是师生关系,更像是朋友,每一处景象都在告诉他,这里是自由的。
  他不禁感叹道:“这里可比中学校园大多了!”

  卫子然来到系里报道,班主任接待了他。这是位年轻的留校教师,和他说:“新同学,先到宿舍放下行李,和大伙儿认识认识,四处转转,熟悉一下新环境。”
  卫子然愣愣地站在一边,问:“完了?”
  班主任微笑道:“啊,没事了,自由活动吧,开课等通知。”
  卫子然这才反应过来,这里是大学,不会再有任何管束。
  在中国,万人过独木桥的高考过后,大学,是人生最美好的四年,在这座象牙塔里,享受着自由,又避开了俗世生活,安静的学习,思考,沉浸在知识的海洋里,上大学,不仅学习文化专业,更重要是学习一种新思想。
  宿舍一个人也没来,他打开韩晓旭给他准备的袋子,里面应有尽有,想得非常周全,一时间觉得什么都不用买了。自言自语:“晓旭,有你真好!”

  看了看四周,连个说话的人都没有,忽然觉得有些孤单:“晓旭在北京怎么样了?是不是也去大学报到了?”
  拿起手机,拨通韩晓旭的电话,然而电话那头是关机状态。过了一会,再次拨通电话,对方还是关机。
  他看了看表,现在才八点多,心想:“她是不是还没起床?”于是收拾好东西,一个人到校园里去溜达。
  不知不觉走入一片绿树葱茏中,远处有一座园林式的石桥,景色之美,似乎有种“置身于颐和园”的感觉。林中碎石小径,蜿蜒入深,旁边有一座造型新颖的水上小亭,正好与台面齐平,立而南眺,水波荡漾,让人心旷神怡。
请按 Ctrl+D 将本页加入书签
提意见或您需要哪些图书的全集整理?
上一节目录下一节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