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采樵秘术,说说旧时候的奇闻异事》
第1节

作者: 霖老海
收藏本书TXT下载
  日期:2018-08-28 10:17:26
  这个故事,得从晚晴的民间药业说起。
  “富人靠药房,穷人靠当铺”,也就是扬州人说的:“穷人养病捧大碗,富人养病把药罐。”当时的上等之人,无病服药;中等之人,有病服药;下等之人,病死不药。以至于,清代药铺的生意历来不错,一年四季总有生意,无所谓淡季旺季,造就了“药无十分利,不如当柴烧”、“除去拦道,就是卖药”的暴利局面。
  话说在南泙北边,有个古镇,叫做“厂浦里”。
  古镇不大,一条青石长街通到底,全是老式院落。别看厂浦里规模小,却是四镇八乡赶庙会的地儿,它的名气,八百里内没有哪个裹脚老奶不认得。厂浦里的庙会不比关外的“岳州会”,关里的“鄚州庙”,更不比正月的“火星会”,九月的“朝斗会”。
  厂浦里庙会一不作“文”,二不作“武”,单每逢初一、十八、二十五,晋冀各地的药商云集,作的乃是“药”!
  庙会之日,远近的邻里乡亲,纷至沓来,熙熙攘攘。挑方卖药的走卒贩夫更是竞相拿出祖传的灵丹妙药,临街叫卖,种类之多,涵盖了天上飞的、水里游的、山上长的、土里埋的。诸如紫河车(女人的胎盘)、血余炭(盘发煅烧成炭)、腽肭脐(点斑海豹的生*器)之类稀奇古怪的药材也不在少数,凡世间有“材”用之物,大抵能够在这儿找到其踪迹。
  (本作品曾在鬼话连载过一段时间,有幸得到诸多读者的喜爱,但作品在逻辑关系、剧情布局、人物塑造上存在不足,造成了一些困惑,现在老海提笔重写,恳请各位新老朋友多多支持!拱手!)
  日期:2018-08-28 10:29:00
  旧时,江湖上将药行当的总称为“皮”,又管卖药的这一行叫“挑汉儿的”。卖眼药的叫“挑招汉”;卖咳嗽药的叫“挑顿子汉”;卖膏药的叫“挑驴啃”;卖药糖的叫“挑罕子”;卖牙痛药的叫“挑柴吊汉”;卖大力丸的叫“挑将汉”;卖仁丹的叫“挑粒粒”;卖避瘟散的叫“挑熏子汉”……
  这些汉子,在厂浦里都找得着。到光绪年间,更多的药人慕名而来,厂浦里逐渐成为专营药材的地盘,不管到不到庙会天,成百上千的药铺统统沿街排开,悬壶一个挨着一个,药幡子一茬接着一茬,盛极一时。
  人多了,自然不乏坑蒙拐骗的牛鬼蛇神。比如假和尚舍药的骗局:在药摊子上铺块摊子,上放观世音像一尊,摊内盘腿坐个和尚,嘴里嘟嘟囔囔说的是:“我是万云山慈云寺的,奉师命下山,普济慈航,救治有灾之人。不论是男是女,只要有病,可以向我讨药,吾佛的万灵丹,包治百样病。我和尚分文不取,丝毫不要。哪位有病,只管讨药。该着有缘,菩萨赏药,如若不该除灾,菩萨不赏药。”

  和尚这样说着,一位老妇人讨药,和尚问她:“你是自己讨药,还是给别人讨药?”老妇人说:“儿子近来爆发火眼,双目红丝血线,见风流泪,不能视物。”
  和尚说:“你给菩萨搁香钱吧,看看你们有缘无缘?”
  这妇人恭恭敬敬地取出碎银,放在毯子上,还跪在地上磕了个头。这个时候,观世音像的手内的窟窿里掉出一包药来。
  那和尚打开一看,是些白色灰灰,向那老妇人道:“你把这药拿回去,每天晚上用它兑水洗脸,洗脸之前必须烧一柱香,那香炉中所用的香灰,必须是七七四十九家的香灰凑成一炉。往各家要香灰,必须在星斗全出来的时候,人家问你要香灰干什么?你就告诉他:我这里舍药,能治百病。”
  老妇人不住点头,和尚又道:“你要是说了别的,这药就不灵啦,你儿子的眼睛会化为大凶鬼眼,再也看不见世间之物!”随后,老妇人应诺而去……
  这类牛鬼蛇神的事情,在厂浦里数不胜数,不胜枚举。时间一长,本地人也有了免疫力,能够洞察这些“挑汉儿”的名堂。不过,在形形色色的药人中,也隐藏着几位能上天入地、呼风唤雨的“樵人”。
  日期:2018-08-29 10:06:27

  “樵”,是对从事山林工作的一类人的总称。有人采樵当火烧,有人采樵做成药:砍柴劈柴者,使蛮刀,负薮篓,不懂草木树林之贵,为“下樵”;走方郎中,以月牙镰采山中草本,知草本贵贱,视为“中樵”;再有盘山道士,林中鬼手一类,善于辨天识气,通晓草木枯荣,能捕山精地怪,乃为“上樵”。
  “只在此山中,云深不知处。”山中的事,唯有进山的樵人,方晓得其艰难。云雾白崖,断山激流,树木遮天蔽日,遇到瘴气寒露、毒蛇青刺、食人凶兽在所难免,更加气候多变,暴雨山洪,可谓凶险。
  厂浦里以药为业,以药为市,汇聚了不少樵人,可谓:樵户人家随处见,仙源云路有时通。其中名声最大贯以厂浦里之名,称之为:“厂浦三樵”。
  三樵之首,是天铃堂药铺的掌柜——常瘸子。
  常瘸子,蒲州人氏。他身材瘦小,皮包骨头,国字脸上疙疙瘩瘩,如同蛤皮,没一块平整地方。打扮也怪,身穿对襟纱袍,脚踩黑布宽口鞋,蓬头垢面,眼屎拉弓,白花连鬓胡子老长,一副邋遢相。
  就是这么一个“丑八怪”,品行却非常好,在家孝顺父亲,在外光明磊落,三侠五义一身坦荡,忠孝两全无不夸奖!总之是非常难得的人才,正应了那句古话:人不可貌相。
  本来这样挺好的,在他十七岁这年,偏偏遇上个自称采霞真君的盘山道士,这个采霞真君大大赞赏常瘸子有慧根,死乞白赖地要收他为徒。

  常瘸子从小就丑,打娘胎里带来的丑,本来这样挺好的,然而,在他十七岁那年,偏偏遇上个自称:“采霞真君”的道士。彩霞真君比常瘸子大不了几岁。
  采霞真君是位“怪人”,两只眼睛一只大、一只小,一只像鸡蛋、一只像珍珠,长的是一副采山蓝眼,自称:走遍天下四洲八洋,卧底七十二仙山,同时会采樵门和丹道门的秘法。
  彩霞真君大大赞赏常瘸子有“慧根”,死乞白赖地要收他为徒。
  日期:2018-08-29 21:24:51
  常瘸子经不住采霞真君再三忽悠,就拜了他为师,入了山林,学了套滚绝壁、树上趴、巢里飞的本事,能翻能打,入得了龙潭,进得了虎穴,接触到了“采樵”这个行当。
  彩霞真君说:别小看滚绝壁、树上趴、巢里飞,万丈高楼平地起,这些都是学采樵术的根基。
  常瘸子的跟头在空中翻转三圈落地,在戏曲舞台上称之谓:云里翻,在采霞真君的口中叫做“抖云纳雾”,练到后面可以闻风识人、踩云追月、鞭山移石、划江成陆,把常瘸子忽悠得晕头转向,半夜三更地进山刨野地精,以供采霞真君秘制秘丹。
  所谓的“丹”,都是由炉火锻炼出来的无机化合物,丹药命名有相当的意义,多以开炉时所见“丹”的颜色形状来命名,如“霞光万道”、“光明丽日”、“流霞鲜翠”、“堕月惊心”等等。
请按 Ctrl+D 将本页加入书签
提意见或您需要哪些图书的全集整理?
 目录下一节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