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楼密码——看崇祯帝与吴梅村的灌溉之情》
第40节

作者: 木易201702
收藏本书TXT下载
  日期:2017-09-30 12:22:59
  第31回
  失国之后的朱家人,当然只能是四处离散。晴雯撕扇就拉开了四散的序幕。宝玉骂晴雯之语,暗含了晴雯将来主家之事:
  宝玉因叹道:“蠢才,蠢才!将来怎么样?明日你自己当家立事,难道也是这么顾前不顾后的?”
  “明日你自己当家立事”就是作者的暗示之语。
  与晴雯有关的情节中,还有一段话非常有意思。洗个澡竟然也能说出一大段匪夷所思的话来:晴雯摇手笑道:“罢,罢,我不敢惹爷。还记得碧痕打发你洗澡,足有两三个时辰,也不知道作什么呢。我们也不好进去的。后来洗完了,进去瞧瞧,地下的水淹着床腿,连席子上都汪着水,也不知是怎么洗了,笑了几天。我也没那工夫收拾,也不用同我洗去。

  此段话是晴雯在陈述过去的一段往事。这段往事究竟在暗示什么事件?我们分析一下。丫头的名字碧痕是碧玉有伤痕的意思。我们在前面说过,《红楼梦》中,作者将朱由校和朱由检合写在一起成为元春最主要的影射对象。晴雯上述的一段话当是暗指朱由校因落水成疾后去世的历史,是作者对自己兄弟的怀念,也是暗示校、检二人所代表的大明之春落幕。
  湘云来了,张道士给的麒麟此时再出,我们先看麒麟的基本含义:
  麒麟以鹿性为主,融合了龙、羊、牛、马、的特性。书中的鹿指的是探春、龙指各位南明皇帝、羊指金羊女、牛指金牛、马也指金。(白玉为堂金作马)。如此复杂的人物内涵显示了史湘云人物形象的复杂。正如我们前面分析的那样,史湘云在大明的时候是探春的前身,南明的时候主要影射南明朱由榔和作者之一吴梅村。
  果不其然,在出场不久,作者就安排史湘云和丫鬟翠缕讨论了阴阳二气、正邪之分的话题,暗合了贾雨村和冷子兴之论,正是作者明确告诉读者史湘云和贾雨村即吴梅村之间的影射关系。作者还通过丫鬟翠缕对阴阳的错误解读指出“姑娘是阳,我是阴”,暗指史湘云是男人的事实。书中还有很多暗示史湘云的男人身份,比如说史湘云爱男人打扮等等。作者这样写不仅是告诉读者史湘云是男人,其他的女孩子也是男人,看看史湘云送给钗、黛、鸳鸯、平儿、金钏、袭人六个具有代表性的绛纹石的戒指就是证据,他们和湘云一样都是石头的分身和影射。

  湘云不仅送戒指,而且在蔷薇花下捡到了宝玉丢失的麒麟。蔷薇花下的麒麟是宝玉丢的,捡到的人是湘云。贾蔷、宝玉、湘云三人之间的互相暗合就这样完成了。
  077
  日期:2017-10-03 18:46:40
  第33回
  金钏之死暗指南明灭亡,作者再回到李自成占领北京建立大顺随即就灭亡的时刻,将两个悲惨的时刻一起写出,从而写出了《红楼梦》中最惊心动魄的一笔,就是作者对自己的鞭挞。失国之罪、南明灭亡之罪,作者一并归于自己一身,这种痛苦的叠加和重复使作者的恨不得绞杀了自己,于是《红楼梦》上演了贾政暴打宝玉的一场自己打自己的悲苦戏。如果不能理解作者的心情,回想一下很多人在做错事后痛苦时会经常说的那句话:“此时恨不得有人能打我一顿”,这句话就是作者此时的心情。

  可能有人会觉得纳闷,金钏之死怎么会暗示南明灭亡。我们在前面反复说过,金是五彩大明的一部分,金钏之死暗示南明永远失去金,清金统治了中国,也就暗示南明的灭亡。《红楼梦》的结构是循环结构,每个循环中都在讲述失国到南明的往事,作者在不同循环中用不同的情节暗示相同的历史事件,  这是《红楼梦》的基本常识,请大家一定要弄明白才好。
  忠顺王府的琪官就是蒋玉菡。琪官离开忠顺王,暗指李自成失败,汉人政权落到了清人手里,而之所以有忠顺王,皆是崇祯失国之罪。所以作者在这里用琪官离开忠顺王府之事既指失国,也指汉人政权被清占领,所以打宝玉就顺理成章了。
  宝玉挨打因失国与南明灭亡,两次相距十多年的失败一起写出,好处就是可以不动声色地再次开始写难逃之事,开启新的循环。078
  日期:2017-10-09 14:51:05
  第34回
  宝玉挨打当然是作者虚构的,但宝玉挨打之后的病况有可能是作者在南逃的路上受伤之后的情景再现。
  宝玉挨打,宝钗送药,王夫人给了两个清露。“玫瑰清露”和“木樨清露”。木樨一般指桂花类花朵,但不特指桂花。
  “天上碧桃和露种,日边红杏倚云栽”,“ 露”出来之刻,也就是红杏依云栽之时,“玫瑰清露”和“木樨清露”寓意以玫瑰花探春影射的崇祯帝逃到南方,变成了木樨花,即类似桂花而非桂花。
  宝玉指派晴雯送手帕给黛玉,引出了黛玉三首题帕诗。此时的黛玉影射之人正是吴梅村。书中吴梅村最明显的影射人是贾雨村。贾雨村和黛玉的关系在《红楼梦》开头就交代的非常清楚。贾雨村是黛玉的老师,黛玉两次进荣国府都是贾雨村陪伴。如果说史湘云影射的贾雨村、吴梅村是今情,主要指南明收复清之事,那么黛玉影射的贾雨村或者吴梅村就是古情,是吴梅村和崇祯帝在大明时期建立的知遇之恩情。

  晴雯送帕是描写逃到南方之后,崇祯帝让人送消息至吴梅村处的故事。晴雯送帕暗示的是鱼雁传书。第70回中,最后的一个春天,晴雯放走的是一个大鱼风筝,正是对晴雯“鱼”性的暗示。晴雯影射的朱由榔应该也是除了崇祯帝外逃出去的最大的漏网之鱼吧。
  书中有这样一段话:
  宝玉这番苦心,能领会我这番苦意,又令我可喜;我这番苦意,不知将来如何,又令我可悲;忽然好好的送两块旧帕子来,若不是领我深意,单看了这帕子,又令我可笑;再想令人私相传递与我,又可惧;我自己每每好哭,想来也无味,又令我可愧。如此左思右想,一时五内沸然炙起。
  根据相关的历史记载,崇祯帝北京之死的消息传到了南方,吴梅村痛苦地要自杀相随,其母哀哀相求,才罢了寻死之念。上面的一段话正是吴梅村接到崇祯帝书信的内心独白。悲伤、高兴、又恐惧被人知道、又惭愧自己怕死,作者将这些复杂的情绪写得丝丝入扣,真实感人。
  彩线难收面上珠,湘江旧迹已模糊;
  窗前亦有千竿竹,不识香痕渍也无?
  书中写到,晴雯进门的时候,丫鬟春纤在晾手帕。春天之纤维,细小而易折,暗示手帕是来自春天的丝丝缕缕,我们猜想就是吴梅村在弘光朝任职之时。
  诗中的彩线和春纤一样都是指南明初期弱小的政权,是难以扛起复明的大旗的。湘江旧迹指的是君臣二人在明朝美好的时光。虽然现在周围还有南明这样的政权,但又有几人能够看到我内心深处对大明的热爱以及因此而流出的热泪。(暗指南明弘光朝不是自己内心所希望的样子)。
  吴梅村在弘光朝大约只干了两个多月就离职了。根据《红楼梦》开头写贾雨村娶娇杏之后就罢官的情节我们可以推测吴梅村在接到崇祯帝的信后就离开了弘光朝。
  吴梅村与崇祯帝相聚之后,两个人就开始一起辅佐朱由榔建立永历朝。两人之病由此而生,成为一生挥之不去的夙愿。吴梅村在自己的作品中说自己一辈子都处于忧伤、担心、恐惧之中,没有一天轻松过,这应该就是吴梅村一辈子沉重的根源。
  宝玉被打,薛蟠被怀疑说了不该说的话。宝钗和薛姨妈对薛蟠的盘问是为了引出宝钗的金锁要和玉配的说法。总是在失国之后,南明开始的时候引出金玉之缘,作者在反复的皴染中,让读者明白金玉之缘的真正含义。079
请按 Ctrl+D 将本页加入书签
提意见或您需要哪些图书的全集整理?
上一节目录下一节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