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人的远山(成长励志、校园情感,寻出版)》
第56节

作者: 北国长风999
收藏本书TXT下载
  日期:2017-09-19 22:06:06
  【长篇成长小说《一个人的远山》·第四章】
  【一】(2)
  妻子已经愁容满面了。除了面对我和墨墨时,还能看出她强装出的一抹笑意,暗地里就原形毕露。愁苦的模样和憔悴的神情,直让人担心即将倒下的不是我,而是她了。我当然知道,原本寄希望于各种未知疗法的她,现在已经毫无办法了。上次苏北之行,就已经把她的种种热望和幻想削剪得一点儿不剩了。
  其实,我也知道,在这次跟董大夫照面之前,妻子瞒着我,又偷偷去了一趟苏北那个点烟问神的神秘地方。

  那天临走的时候,那位大师曾交代过,要我们过段时间再去一次,让她给搞个扶正祛邪的仪式,也就啥事都没了。妻子就一直惦记在心上,一刻也没放下。
  回家的当天,妻子做的第一件事,就是赶紧找人把那盆油绿茂盛的栀子花搬下了楼。一开始,她让人把花盆放在院子里。犹犹豫豫了老半天,又叫人把花盆搬到大门口上。过了一天,她还是觉得不行,又叫人把花盆搬到了社区的绿化树带里。
  一天夜里,她看我又开始幻听,就心焦得睡不着觉,睁着眼睛一直熬到了天大亮。吃过早饭,她又开始吆吆喝喝地寻人挪动那盆花。两个民工问她,要把花盆挪哪儿去。她呆了呆,一时也说不清到底要把花扔到哪儿去。其中一个民工小心地问,是不是不要这盆花了。妻子就狠狠地点头。民工赶紧说,自己的孩子就要结婚了,新房也都布置好了,就是缺了一些东西往里放。
  他说:“这么好看的花,又长得这么好,白白地扔了,也太可惜了。你要实在不想要,就送给我吧。要是想卖的话,出个价也成,只要不太贵就行。”
  妻子随口道:“这种花,你也敢往家里放吗?”
  民工奇怪地看着她,不解地问:“不就是花嘛,咋还不敢往家里放了呐。”
  妻子欲说又止,问了一句:“你家离这儿远不远?”
  民工回道:“得有二十多里地吧。”
  妻子似乎放心了。她挺干脆地说:“要是不嫌弃,那就白送给你吧。”
  民工高兴得了不得,一迭声地道谢。他一个劲儿地催她快点儿回家,说:“大姐,不用你老陪在这儿耽搁时间了,还是快点儿家去吧。我这就找车把花运回去,挺快的。”
  妻子走后没几分钟,那位民工就招来一辆皮卡车,慌慌张张地把花盆快速运走了。
  日期:2017-09-20 19:44:16
  【长篇成长小说《一个人的远山》·第四章】
  【一】(3)

  过了几天,妻子开始试探起我来。她说,想再去一趟大师那里,把她说的事赶快办了。见我不理不睬的样子,妻子就知道我不会配合的。她不再强求我,也不在我跟前再提大师的事了。我以为,妻子也不会相信那些虚妄之言了。其实,她一刻也没忘记,一直在心里盘算着如何办理驱邪的事。
  此后的她,行为上就显得鬼祟起来。时常背着我打电话,声音压得低低的,透露出一股子的神秘相儿。
  几天后,她说单位要组织职工去旅游,想征求我的意见。我知道,因为我的幻听毛病,已经把她的工作和生活秩序全搞乱套了。应该让她出去散散心,不的话,备不住会弄得跟自己一般不成个样子。我鼓励她去,说自己目前也就这样,不算好,也坏不到哪儿去,不用担心,放心去就是。我还说,墨墨没问题,他也变得懂事了不少,我还能照顾好他的。妻子也没怎么推辞,就痛快地答应了。
  没过两天,妻子就兴冲冲地回来了。我还奇怪,说这么快就回来啦,没去远点儿的地方吗。妻子回道,我没去太远的地方,在附近转了转,就先回来了。我还以为是她不放心家里和我,提前回来的,也就没在意。
  又过了几天,妻子的脸上又起忧色。她一遍遍地问,感觉怎么样了,是不是觉得好点儿啦。问一遍也就罢了,一天要这么问上三两遍,我就起了疑心。我问她,前几天到底是去旅游了,还是做什么事去了。妻子坦白地说,是去大师哪儿给我驱邪去了,就是不知效果怎么样。我长叹一口气,心里顿时百味杂陈,一时之间真的不知说什么才好。

  我现在的状况,只能勉强维持着,既看不到有多大治愈的希望,也看不出能坏到什么地步,就这么不好也不坏地混时光。
  又是笔尖,拎着一捆书,急匆匆地跑了来。也不知他私下里跟妻子对好了口径没有,反正这回是直奔我家,直接找我说话。
  日期:2017-09-22 23:00:00
  【长篇成长小说《一个人的远山》·第四章】
  【一】(4)
  他不再转弯子,干脆问我,相信佛教么。
  我说,佛经教义博大精深,说不上信,但有时也喜欢看一些。
  笔尖说,多看看吧,那里边的处世和出世道理,不仅是一部宗教范畴的经典,更是一部伟大的哲学论著。
  他把那捆书摆到书桌上,是一整套《虚云和尚全集》和一些《金刚经》之类的佛家经典。
  我愕然道,让我信佛,遁入空门呀,到底是啥意思。
  他说,佛教重视人类心灵和道德的进步与觉悟,进一步发现生命和宇宙的真相,最终能够超越生死和苦,断尽一切烦恼,得到究竟解脱。他认真地说,能懂得放下,才是超脱一切的法门和根基。人一旦真正能放下了,重塑纯净心境,抵达四大皆空之境界,所有的贪念、痴愚、嗔怒、妄想等等便灰飞烟灭,就能重获一个返璞归真的自己。随之,他又从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角度,反复阐释放下的重要性和现实意义。

  我笑道,你不是想劝我放下尘世一切,剃度皈依,秉烛诵经吧。
请按 Ctrl+D 将本页加入书签
提意见或您需要哪些图书的全集整理?
上一节目录下一节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