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公开新闻采访手记(悬疑+探险+推理,满足你对神秘的渴求)》
第23节

作者: 付夫真的是一记者
收藏本书TXT下载
  闻言,康利民双眉一皱,琢磨了会才说:“你是想说……?”
  “对,我本来是想跟你说,山妖很可能不是生物,而是外面包裹着生物皮囊的人造物体——比如说,在金属架子外面披上皮毛,由人通过某种方式操控甚至直接由人驾驶的机械体!”付夫掐灭烟蒂,狠狠地说。
  “你说的这个……就是说……山妖是……机甲战士?”康利民满面惊异,彷佛有些不能接受。
  “我也觉得这个推测很玄乎,但是根据我对仿生机械技术的了解,要做出这样的东西,以现在的技术水平也不是完成没可能。”付夫说道。

  闻言,康利民双眉拧得更紧了,彷佛正在进行激烈的思想斗争。
  良久,他才面色严肃地说:“结合我攻击山妖的手感和山妖膝盖这条细节,我认为你的推论虽然听起来很悬乎,但是也有些道理——可是,为什么你又忽然觉得自己推测错了?”
  闻言,付夫皱着眉,从地上拾起自己的长矛。
  “就因为这个。”付夫指了指矛头。
  康利民定睛一瞧,就叫尖利的矛头上赫然浸透了一团猩红,在火光映衬下颇为妖娆。
  “血迹?”他惊呼出声。
  “对——这就是昨天夜里我一记猛刺,让山妖受伤而沾到的血迹。而且在这之前,我也用手杖对门缝伸进来的山妖进行过攻击。当时我就觉得,山妖的手臂柔软而有弹性,确实具有生物体的特征。而后长矛上发现的血迹更坚定了我的观点。”付夫说。
  康利民立即接过长矛,仔细地查看起来。
  他先用手指摸了摸矛头,发现血迹早就彻底干透。
  他又用刀刮了一些血迹下来,沾了些水放到火旁重新融化成液态,又用手粘了一些,放到鼻子前使劲嗅了嗅。

  凭借三十年的野生动物保护经验,康利民很快确定矛头上沾的的确是兽血。
  这些细节,让康利民脑子快速运转起来。
  “根据昨天白天的经历,你本来认定山妖是被皮囊包裹的人造金属物体甚至是机器人,却又因为发现了矛头上的血迹,你又产生了动摇,认为山妖可能还是生物,对不?”
  “对,虽然你老哥说得像绕口令,但是大概就是这么个意思。”付夫笑道。
  “我勒个去,莫要小看我的智商!”康利民也嬉笑起来,起身准备到迷彩包里再弄些吃的。
  殊不知,康利民刚迈出两步,整个人忽然向前一倒,脚下也传来“咔嚓”一声。

  “康大哥,怎么了?”付夫立即起身凑到近前,把康利民扶了起来。
  康利民一回头,发现棚子原本结实的地面上竟出现了一个坑,自己的脚正好就踏进了坑里。
  “妈的,谁在这里挖陷阱坑老子!”康利民毛脾气上来,大骂道。
  “这棚子是疯子搭来荒野求生的,挖坑要干嘛?”付夫则很冷静地念叨道,来到近前仔细查看。
  坑就挖在棚子的泥巴地上,上面铺了一层木板。
  木板被康利民踩破了,坑里面的情景随即一览无余。
  原来,坑里藏了一个帆布包。
  日期:2018-01-13 21:56:48
  二十四.
  “包包?这又是什么地干活?”康利民眼前一亮,随即叽歪着学起了日本鬼子口音。
  “你这老儿,不是学清朝人就是学日本鬼子说话,莫不是你已经提前老年痴呆了?”付夫嘲笑了一句,抬手就要提包。
  “慢着。”康利民一声吆喝,挡住了付夫的手。
  就见他从背包里摸出了橡胶手套,套在手上。
  “这老儿心还真细。”付夫阴笑道。

  “在大山顶上挖坑藏包——这里面究竟会是什么东西?”康利民叨叨着,将双手伸进泥巴坑里,把帆布包整个提了起来。
  两人开始仔细端详这个神秘发现。
  帆布包样式土得不得了,看来很像是上个世纪九十年代初的东西。包里面不知道放了什么,鼓鼓囊囊,还很沉。
  康利民小心翼翼地拉开帆布包的拉链。
  随着他的动作,一阵灰尘噗噗噗升腾起来,逗得两人直想打喷嚏。
  拉链拉开,里面还仔仔细细地包了一层厚塑料布。

  解开塑料布,一堆笔记本层层叠叠,挤满了整个帆布包。
  付夫本来还以为,在这么一座高海拔大山上,就算有谁不辞辛苦爬上来埋个包,十有八九也会放一些过冬或过夜用的食物衣服,再玄乎一点也不过是偷猎者进山盗猎的野生动物制品,比如熊掌、鹿角什么的。
  因此,当看到这个被仔仔细细保护着的包里竟放了一大堆笔记本时,付夫着实吃了一惊。
  这时,康利民蹦出的一句话,却让原本充满悬疑感的氛围瞬间崩塌:“哟,情书?”
  闻言,付夫浑身就是一抖,差点趴下。
  康利民还没完,又开始吧嗒吧嗒地念叨:“谁他妈吃饱了撑的跑到大山上埋一包情书?莫不是山下小青年看好这大山风景,专门跑到山顶来唱着‘跑马马溜溜的山上’,还整了一大堆我这等粗人看都看不求懂的模糊诗……”
  付夫怒了,也开始念叨:“你这老儿有完没完,批念批念地才觉得自己有本事是不是?还有那不叫‘模糊诗’,叫朦胧诗!就这文化常识还学什么清朝人说文言文……”
  康利民被付夫一通奚落,这才收住了话头。
  付夫定了定神,让康利民将塑料布揭下来,将笔记本一个个取出。
  “这个棚子是疯子的,这些本子看来也有些年头了——我看,这十有八九也是那疯子的。”康利民说道。
  付夫点了点头,随手摸了一本打开,就见笔记本首页上用黑色墨水写了一个大大的数字:“8”。
  付夫一皱眉,立即将其他本子一个个摊开——“1”“2”“3”……一直到“9”。
  “哟,还编了号。”付夫叨叨着,打开了编号为“1”的笔记本。
  翻开这个笔记本时,他做梦也不曾想到,飞仙岭山妖传说的神奇真相,即将在自己面前揭开。
  1号本子首页上只写了一个编号;第二页则写了一个行大字:“‘山神’观察及研究笔记。”
  “研究?这疯子是搞科研的?科学家?”付夫一愣,双眼旋即瞪成了铜铃。
  他和康利民立即往下看起来。
  通过笔记本上的文字,这些笔记本的主人“我”,开始在付夫和康利民眼前显现——
  1989年,“我”27岁,原本在省里一所高校当讲师,主要从事以“生态环境和生物种群互生模型”为课题的学术研究。为了更好地开展研究,拥有生物学博士学位的“我”,主动申请调到宝旺县基层林场工作。

  来到林场后,“我”天天跑到野外钻树林,也天天都能和飞仙岭丰富的动植物资源打交道。为此,“我”觉得心情无比舒爽。
  刚到林场时,“我”从当地老乡的龙门阵里听来了山妖的传说,还说“汉朝时就有人见过山妖”。对这样的传说,“我”觉得很好玩,却根本没有当一回事——毕竟,山里农民的传说往往都产生于无知和恐惧,就算原本能用科学解释的事,经过他们的口耳相传也会成为很荒诞的传奇。
请按 Ctrl+D 将本页加入书签
提意见或您需要哪些图书的全集整理?
上一节目录下一节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