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认识的100位重庆人。。。(长期忆写中)》
第8节

作者: 王老大哥2012V
收藏本书TXT下载
  日期:2018-01-15 11:29:17
  (31)
  有些醉了的穆,在家中休息了一小时;
  下午,按照他的安排意见,在自家的院坝里,摆上了几张桌子打麻将、斗地主;
  暖和的阳光下,穆与大家同乐在一起;
  穆戴了一顶鸭舌帽,手指上仍佩着他的那个绿色翡翠大戒指,脚上的皮鞋光洁铮亮。
  穆微微笑着,先打了几盘麻将,后又去另一桌,参加了斗地主;
  我一直站在穆身后观看,穆思维敏捷,沉稳且幽默,看得出来,穆仍旧保持着享受着他一贯的那种风度与气质,笑对人生,直至生命的尽头。
  两三个小时,很快过去了;
  一群七八个的乡镇干部们,正好这时,闻讯来到了他家看望慰问穆,穆在当地亦算是一名人了。
  我们一行人,借势向穆及家人握手告别;

  或许都明白,这是最后的离别,大家都不免有些沉默少语…。
  一个多月后的一天晚上,聂又来了一电话;
  聂说,穆去世了,明天可否与他一道,再一次去硌磺,向穆作最后的悼念告别?
  我说,我请不了假;
  上次去时,我已经向穆作了最后的告别了;
  我这辈子,会永远记得这位坚强而豪爽的朋友的。
  第二天,聂代表一帮朋友,再一次去了硌磺…。
  日期:2018-01-16 11:16:32
  (32)
  而今,病床上的聂,或许会忆起当年先去的穆;

  而我,则似乎再一次体验着,这种颇为残酷的长时间的人生告别会。
  有好些次,我与赵,坐在床边的长椅上,默默地陪着连说话都吃力困难的聂,一言不发。
  一个正常人,不吃不喝,最多能挺过一周;
  而聂,基本上不吃不喝已有数周了,如没有白色浆状营养液往静脉里的一直灌输,没有止痛药剂的注入,眼前的这种两难窘境,不可想象。
  “不想治了,这病医不到了,不想活了”,聂面对我们,多次念叨过这句话。
  我与赵,亦几次向聂坦言相慰:
  你这辈子的生活质量,算是最高一类的了;
  远比枉活赖活着的苏这种人,要强得多,是可以引以为豪的;
  我们都是过了60岁的退休人,都算是有完整人生履历的人了…。
  日期:2018-01-17 11:25:20
  (33)
  后来有一次,我与赵刚在病床边坐下,聂就郑重其事地要我们帮他办一件事,替他找战友熊某某帮忙联系,买一个南山公墓的墓地;
  其妻樊,则在一旁附合着讲解。

  我与赵,心照不宣,马上应允了这事,并说道,大家都一样,人嘛,早晚都有这回事,先行准备好,不会错。
  这位战友熊,最早是南岸江南殡仪馆的一位司机,后为办公室主任;
  他刚退休不久,与赵的关系最密切。
  后来,赵与熊,以及聂的大妹,三人一起,前后三天内,就选择好了墓地;

  并且,一并买了两个,另一个,则是为已去世的聂父的骨灰盒安葬准备的;
  当然,墓地的价格,是最为优惠的。
  这个老家是四川邻水且与一重庆女子结婚的战友,平常里,与我们来往并不多,由此知道了聂的这个绝症事之后,他专门找一时间,联系了赵与我,三人一道去医院看望慰问了聂;
  那天,我们四人一起,谈及到了当年部队里的一些人和事,颇多感叹…。
  日期:2018-01-18 10:59:27
  (34)

  再坚强的人,也是扛不过绝症病魔的;
  聂连一口水都不能喝下了,虚脱变形的身躯,再也不能支撑着他每天回家了。
  一次,聂在我与赵面前,大吐起来,樊用套着塑料袋的垃圾桶接着;
  从他胃里喷吐出来的,竟是一片淡红色的血水,让人无语,不忍目睹;
  让人心酸,有欲哭无泪的感觉。

  听樊讲,聂执意要回家,不输液了,宁愿在家里,静静地等待着那一刻的降临;
  然而,所有的家人,所有的朋友,以及勘测院单位,人们不论从理智及情感上,都不会容许如此的。
  我与赵表示,只能在医院住着,坚持输液到最后时刻;
  我俩决定,要更多地陪陪聂,或许时日真的不多了。
  这段时间,聂的么兄弟,开始每天来病房作夜班陪护,以便让嫂子去另一房间休息一下;
  一辈子的兄弟情,就这样,诠释在黑夜里…。
请按 Ctrl+D 将本页加入书签
提意见或您需要哪些图书的全集整理?
上一节目录下一节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