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入道学法见闻》
第15节

作者: 烛龙道长
收藏本书TXT下载
  日期:2017-08-19 17:52:44
  【狗夜间狂吠代表什么?】1、半夜1~3时阴气最重,若这时间狂吠,那多半是有灵体经过。2、若吠声长达半个小时以上,多半是孤魂停留在附近并不离去。3、若狗在吠叫时后腿人立,尾巴下垂,则灵体为厉鬼。4、万一狗的眼睛沁出泪水,浑身发抖,证明厉鬼有怨念,宜好自为之。 �6�7�6�7�6�7�6�7
  日期:2017-08-20 11:21:41
  鬼是怎么生活的?
  世界上到底有有没有鬼?

  太多太多的人都有这样的疑问:世界上有鬼吗?我怎么看不到啊?如果你能看到鬼,你就是神人了。空气也看不见啊,我们不是也天天呼吸它。
  准确的回答是:有,肯定有,虽然很多人不承认,但他的心里绝对有鬼,而且心中这样那样的鬼还不少咧!还有些人不承认有鬼就罢了,却偏偏对鬼怕的要命,真是让人难以理解。
  转世鬼道因为造业太多
  释迦牟尼佛在《长阿含经》里说到:“一切人民所居舍宅,皆有鬼、神,无有空者;一切街巷、四衢道中、屠儿市肆及丘冢间,皆有鬼、神,无有空者”。
  据此来说鬼是很多很多的,而且就生活在我们之中,只是我们肉眼凡胎,视而不见罢了。看来我们是天天跟鬼混一起了,说不定走路时还能撞在一起呢。大家知道有一个词叫“鬼混”吧,就是这样来的。

  在佛经《正法念经》中记载的鬼有三十六种之多,他们转世鬼道的缘故是因为前生造作恶业太多,心生吝啬而多贪欲。此道众生,因前世之恶业,堕鬼道中,常受饥馑,长年得不到食物和水,身子赢瘦据,丑陋不堪,其中有的饿鬼腹大如山,但咽如针孔,虽遇饮食而不得进食。
  鬼道众生虽遇饮食而不得饮食
  鬼是很可怜的,他们的世界虽然和我们重叠,但是却是暗无天日的,只有碰到了有缘的(在世之人),并且这人是信佛念佛的,他们才能见到点光亮。一旦转世到了鬼道,就是接受苦果,没有享乐的机会,不像人间苦乐参半。
  鬼道痛苦,不像人间苦乐参半
  虽然有的鬼也能享有人、天福报,但极大多数都只能接受恶报,而这些恶报也都属饱尝饥渴、馈乏之苦,所以也有‘饿鬼’之名。因为前世造作的善恶业不同,在鬼道所受的果报也会不同,这个现象犹如人间一样。

  鬼是没有肉体的,鬼都是阴性的。我们人有肉体,所以人具有阳气,鬼是怕接近阳气的。形容男人都用“血气方刚”四个字,这样的人阳气最盛,鬼是“敬而远之”;但是小孩或妇女、病中之人阳气虚弱者,鬼就容易接近;自身邪气重者,如淫、邪、心中有恶等,鬼也容易靠近。
  心存不正,邪气容易接近
  如:有一种食气鬼,乘人身体虚弱,或病重时,便乘机而入,吸取其气,人就会死亡,因此必须有人守护病者;还有一种鬼叫欲色鬼:此鬼常与好色之徒亲近,崇人邪淫,而鬼得食淫污之物,遇人怀孕,鬼缘投胎,生为人,男喜贪淫,女则为妓,以淫乱人道。其实只要人心不色不淫,此鬼又何有机会如此淫乱人间!
  另外现在车祸特多,人都将其归为车辆太多的缘故,其实在鬼道有一种鬼,叫住四交道鬼:此鬼喜住各处交通旁之阴暗或危险之处,专戏弄心中有恶之人,致人走失迷路或发生车祸。以此推知,心中不存恶念的人,是不会发生车祸的。
  女孩子注意了,千万不能懒惰啊,不要上的厅堂,下不了厨房啊!这样很容易招鬼的。有一种鬼叫护身饿鬼:其身体貌俱黑如锅底。喜欢亲近衰败人家,常崇懒惰妇女,不为灶事(家里不生火做饭),以便栖身於冷灶之内(鬼就住家里了)。还有一种鬼叫食香鬼:专门喜欢亲近身上有涂抹各种香气的女人,吸其香气,喜崇妇女作邪恶。所以女人喜擦香抹粉并不是好事。
  大家都知道有这样一种现象,一些湖河、池塘如果曾经淹死过人,以后便常会有人淹死,其实是一些替死鬼在作怪!溺人之处,这些替死鬼时刻准备着,找人替死!找到替死者他才能去投胎。所以夏天洗澡一定要注意!解决之法很简单:当于其处,立一木标,上用极厚白洋铁板,刻南无阿弥陀佛六字,字要大,要看得远,要能经久。以后此处决保再没有人被淹死了。
  其他鬼如食法鬼、食水鬼、食血鬼、食粪鬼、食发鬼、无食鬼、希恶鬼、食肉鬼、食小儿鬼、食人精气鬼等等太多了,因其所受之果报不同,而成不同之鬼。
  所受果报不同所以形成不同之鬼
  人人面前,常有许多善鬼、或恶鬼。一般人都怕鬼,其实鬼并不可怕,可怕的都是人自己。积德行善之人,鬼便敬而护之;人若做暗昧事,鬼便争相揶揄,你就别想着吉祥如意了。善鬼,看到你来的时候就让开,你走后则又遍占其地。厉鬼则大不吉祥。凡怨业病、医院无法治愈者,至诚念阿弥陀佛、念观世音菩萨,即可速愈。此乃怨鬼蒙念佛恩,得生善道而去耳。
  其实我们有时能感到鬼的存在,鬼走路时一般都走路的边边儿,相对比较阴暗的地方。有时我们走路,猛然间会感到一阵凉风,头皮发麻,或者突然间打了个冷战,那么这99%是和鬼撞到一起了!
  但是存好心,说好话,行善道,一切鬼都是你护法!鬼不可怕,可怕的是你的心里阴暗东西太多!
请按 Ctrl+D 将本页加入书签
提意见或您需要哪些图书的全集整理?
上一节目录下一节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