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楼密码——看崇祯帝与吴梅村的灌溉之情》
第12节

作者: 木易201702
收藏本书TXT下载
  宝玉在“太虚幻境”回来之后,就和袭人发生了云雨之事,暗示袭人和玉玺的结合,袭人正式成为了龙衣人。时间进入了大顺和南明时期。
  020

  日期:2017-06-29 16:20:39
  袭人和蒋玉菡的婚姻在第28回宝玉、冯紫英、蒋玉菡、薛蟠喝酒行酒令中作者做了进一步的描述。几个男人说的酒令都是和自己的女人相关的事情,蒋玉菡说的当然是袭人:
  “女儿悲,丈夫一去不回归。女儿愁,无钱去打桂花油。
  女儿喜,灯花并头结双蕊。女儿乐,夫唱妇随真和合。”说毕,唱道:

  可喜你天生成百媚娇,恰便似活神仙离碧霄。度青春,
  年正小,配鸾凤,真也着。呀!看天河正高,听谯楼鼓敲,
  剔银灯同入鸳帏悄。唱毕,饮了门杯,笑道:“这诗词上我倒有限。幸而昨日见了一副对子,可巧只记得这句,幸而席上还有这件东西。”说毕,便干了酒,拿起一朵木樨来,念道:“花气袭人知昼暖。”
  这段酒令非常直观的揭示了袭人和蒋玉菡的未来关系。
  袭人最后的结局当然和其他女子一样,都会离去,她他替人当了大顺皇帝、南明皇帝之后,和薛宝钗合一、与香菱合一、蒋玉菡和宝玉合一,最后都会变成作者。
  判词中一张破席暗示袭人和皇权结合的频繁,比如大顺、南明五朝等,类似人们说的破鞋一样。袭人既然是龙衣之人,那么她就应该和很多的影射皇帝的人有交集。比如和香菱。
  第62回中,袭人将自己的石榴裙送给香菱,是作者进一步交代袭人的“袭人”身份。“石榴裙”来自于武则天的一首诗:《如意娘》
  看朱成碧思纷纷,憔悴支离为忆君。
  不信比来长下泪,开箱验取石榴裙。

  这首诗的作者是女皇,诗的主题是思念夫君,这里作者将思念主题换成了思念大明之意。石榴裙代表的是皇帝之衣。袭人将自己的石榴裙交给香菱,暗示自己曾经也代替过香菱和宝玉在一起。至此,三人合一,暗示了香菱这一角色所代表的人物完成了在书中的使命。第80回中,香菱已经气息奄奄,宝玉能做的也只能是找张神仙询问疗妒方,大势已去矣。
  第19回中,在元春省亲之后,袭人的母亲接袭人归家吃年茶。袭人离开,宝玉去看他,遇到了袭人的两姨妹子,17岁的红衣少女。此时正是失国之后,崇祯外出之暗写。袭人回来之后,李嬷嬷吃了袭人的酥酪,暗指李自成撤退,北京被清占领。袭人对宝玉的三个要求,其实也是作者在失国之后的应对之策。比如,最暴露机密的爱红的毛病当然不能再有了。
  021
  日期:2017-06-30 17:56:41
  第63回,怡红院开夜宴,袭人抽出的花笺是“武陵别景”,“桃红又是一年春”。武陵别景出自陶渊明《桃花源记》,“桃红又是一年春”来自宋 谢枋得《 庆全庵桃花》
  寻得桃源好避秦, 桃红又是一年春。
  花飞莫遣随流水, 怕有渔郎来问津。
  书中有注释:注云:“杏花陪一盏,坐中同庚者陪一盏,同辰者陪一盏,同姓者陪一盏。”众人笑道:“这一回热闹有趣。”大家算来,香菱,晴雯,宝钗三人皆与他同庚,黛玉与他同辰,只无同姓者。芳官忙道:“我也姓花,我也陪他一钟。”
  袭人作为玉玺身边的龙衣人,她的身份就是随着国家政权的的更迭而变换。陪她吃酒的人是最多的,这些人都是袭人所袭之人。

  正如我们前面所说,袭人判词中暗示袭人的结局是嫁给了蒋玉菡。蒋玉菡何许人?名字和姓均有草头,说明是大明失国之后草化之人。另一名字琪官,暗含玉玺本人之意。蒋玉菡之名的第三层意思是玉玺的盒子(将玉含),也是玉玺最后的归宿。琪官是忠顺王府之人,暗示其是被李自成大顺王朝夺走的大明玉玺。琪官和宝玉互相交换汗巾子(汉巾子)即暗示交接汉族政权。蒋玉菡给的是大红色,宝玉给的是绿色(松花色),这样就将琪官代表的汉人政权之玉玺再次交给宝玉(南明),而宝玉将汗巾子给了袭人,说明了袭人才是汗巾子真正的主人。至此完成了袭人和蒋玉菡的神合。

  综而论之,袭人就是一个专门负责和玉玺结合组成国家政权的人物,谁上台她就袭谁。
  林黛玉、薛宝钗:
  这两位是书中的主人公,除了凤姐之外,没有人可以和他们相比。就是这样的可人儿,作者给他们二人的判词却是一个人的,其他人每人四句话,他们两个人加起来四句话。
  只见头一页上便画着两株枯木,木上悬着一围玉带,又有一堆雪,雪下一股金簪。也有四句言词,道是:
  可叹停机德,堪怜咏絮才。

  玉带林中挂,金簪雪里埋。
  两株木,朱家木子皇帝,林黛玉连在一起在书中写出。需要指出的是图中两株木是为了组成林字,并不代表林黛玉仅影射两个木子皇帝。金簪雪里埋的意思就比较晦涩难懂。我们需要详加说明:
  薛宝钗之薛姓来自于紫薇舍人,薛家是紫薇舍人之后,即薛家子孙。薛家子孙就构成了一个字叫做“孽。”
  在太虚幻境那回中的回前诗中作者就明确地说明了宝玉就是“千古风流造孽人”。宝玉有宝,宝钗也有宝。“钗”是妇女扎头发的由两股簪子合成的一种首饰。宝钗的判词说的是金簪雪里埋,不是钗,这说明宝钗的钗是用两种材料合成,一种是金,金簪是埋在雪里的,另外一种是什么?是玉簪。为什么是玉簪呢?022
  日期:2017-07-02 15:38:23

  在书中,有一个人和宝钗关系很大,就是金钏。金钏跳井死了,穿的新衣服是宝钗的新衣服。作者这样的安排显然是暗示金钏是宝钗的分身之一。金钗在宝玉逗她的时候说“金簪子掉进井里,有你的,就是你的。”说的就是宝钗,因为金钏是金镯子,并非金簪。有意思的是跳井的人是金钏而不是宝钗,这样的安排起码从表面来看是有矛盾的。其实作者正是在看似矛盾的地方,希望读者思考。作者就是这样在每个循环的章节里用不同的人物暗示相同的历史故事。

  在金钏死之后,金钏的妹妹玉钏不仅身份提高,王夫人还将金钏的月钱给了玉钏。作者通过这两个姐妹的对接完成了暗示宝钗两股钗的材料说明。
  那么宝钗究竟映射谁?许多红米说是满清皇太极。其实未必。我们看宝钗的判词中的停机德:
  乐羊子尝于行路拾遗金一饼,还以与妻,妻曰:“志士不饮盗泉,廉士不食嗟来,况拾遗金乎?”羊子大惭,即捐之野。
  乐羊子游学,一年而归。妻问故,羊子曰:“久客怀思耳。”妻乃引刀趋机而言曰:“此织自一丝而累寸,寸而累丈,丈而累匹。今若断斯机,则前功尽捐矣!学废半途,何以异是?”羊子感其言,还卒业,七年不返。
  乐羊子游学,其妻勤作以养姑。尝有他舍鸡谬入园,姑杀而烹之,妻对鸡而泣,姑怪问故,对曰:“自伤居贫,不能备物,使食有他肉耳。”姑遂弃去不食。
请按 Ctrl+D 将本页加入书签
提意见或您需要哪些图书的全集整理?
上一节目录下一节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