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时期主要战争》
第50节

作者: 小克TY
收藏本书TXT下载
  日期:2017-08-22 00:14:48
  赤壁之战的历史影响是巨大的,曹操南进之势受到遏制。孙刘联盟联合抗曹的决策,不但赢得了赤壁之战的胜利,而且奠定了尔后天下三分的基础。明代王船山评论此事,认为“一时之大计,无有出此者”(《读通鉴论·卷九》),是很中肯的论断。东晋习凿齿说:“昔齐桓一矜其功而叛者九国,曹操暂自骄伐而天下三分。皆勤之于数十年之内而弃之于俯仰之顷 ,岂不惜乎!”(《资治通鉴·汉纪五十七·汉献帝建安十三年》)意思是说,从前,齐桓公一炫耀自己的功业,立刻就有九国背叛,曹操暂时的骄傲自负,导致天下分为三国鼎立的局面。他们都是将辛勤经营数十年的事业,毁于俯仰之间,难道不可惜吗!这是很有道理的。

  赤壁之战给曹操泼了一盆冷水,不久之后他便冷静下来。虽然在嘴巴上依然不断地强调客观理由,但实际上已认识到自己的错误,从而重谋进取,政治重点放在了巩固权力,应付内部反对势力,军事上开始做重大战略调整,考虑用兵西北。
  赤壁之战也给孙、刘两家打了一剂强心针。自此,孙权便毫不顾忌的东、西两线同时用兵,表现出了绝不同曹操妥协的架势;刘备则趁机南下略取荆州南部四郡,代刘琦而自为荆州牧,势力发展之迅速,竟使孙权感到害怕,伏下了孙、刘争夺荆州的隐患。
  日期:2017-08-23 00:18:27
  (二)三国鼎立的形成—孙刘联盟(2)暗流涌动
  赤壁战前,孙、刘两家为形势所迫,为了共同利益而临时联盟。这是一种既联合又斗争的联盟,从应对共同的敌人曹操来说,他们是诚心诚意的,但从各自的未来考虑,他们又不能不是各怀异志。所以在共同的敌人曹操被打退后,孙、刘的矛盾立刻显现了出来。
  江东方面认为,曹操是他们打退的,荆州理所当然应该由他们所有。因此在如何安置刘备的问题上费起周折来。《三国志·蜀书·先主传》注引《江表传》载:“周瑜为南郡太守,分南岸地以给备。备别立营于油江口,改名为公丨安丨(今湖北公丨安丨)。”所谓“南岸地”,卢弼在《三国志集解》中驳胡三省《通鉴》注时指出:“周瑜分南岸地给备者,即指油(江)口立营之地,非谓江南四郡也。若已给江南四郡,又欲兼得江汉间四郡,将置周瑜、程普于何地乎(当时周、程二人分领南郡、江夏太守)!且公瑾方深忌先主,上疏以猥割土地为虑,岂肯遽給四郡乎!是南岸之地仅限于油口立营之地无疑。”南郡辖十七城,大部在江北,江南部分很小,只有近江之今湖北公丨安丨、宜都、秭归等地。而宜都以西,孙权、刘备的势力都还没有到达。所以,周瑜给予刘备的实际地盘是很小的。

  据《三国志·蜀书·先主传》注引《江表传》记载,“刘表吏士见从北军,多叛来投备。备以瑜所给地少,不足以安民”。这样,刘备为求得土地,到京口(今江苏镇江)见孙权,求“借荆州数郡”。周瑜、吕范一班人就建议孙权把刘备扣留下来。周瑜提出一个软禁之策,说:
  刘备以枭雄之姿,而有关羽、张飞熊虎之将,必非久屈为人用者。愚谓大计宜徙备置吴,盛为筑宫室,多其美女玩好,以娱其耳目,(再)分此二人(指关、张),各置一方,使如瑜者得挟与攻战(派遣像我这样的人挟制他们,帮助我们一起作战),大事可定也。今猥割土地以资业(现在如果给刘备土地来资助他),聚此三人(指刘、关、张),俱在疆场,恐蛟龙得云雨,终非池中物也【《三国志·吴书·周瑜鲁肃吕蒙传》】。

  吕范也“密请(扣)留备”(《三国志·吴书·朱治朱然吕范朱桓传》)。鲁肃不同意周瑜、吕范等人的意见,他建议孙权说:
  将军虽神武命世,然曹公威力实重,初临荆州,恩信未洽,宜以借备,使抚安之。多操之敌,而自为树党,计之上也【《三国志·吴书·周瑜鲁肃吕蒙传》注引《汉晋春秋》】。
  鲁肃认为,曹操的势力强大,是一劲敌。目前刚刚占有荆州,恩德信义未广行于百姓,民心不一。把荆州借给刘备,让他去安抚民心。这样一来,曹操多一个敌人,江东多一个朋友,让刘备在荆州抵挡曹操,这才是上策。
  据《三国志·庞统法正传》注引《江表传》记载,刘备后来得知东吴曾有扣留他的谋议,因而问庞统:你曾担任周瑜的功曹。我到吴国,听说周瑜曾密请孙权扣留我,不知是否真有此事?庞统答:有的。刘备叹息道:当时我正处于危困之中,有求于孙权,所以不能不去见他…天下智谋之士,所见略同,孔明那时也劝我不要去,而且一再坚持,想来也是怕孙权扣留我。我当时认为孙权要防备的是北面的曹操,应该希望有我做他的帮手,所以才坚持去见他。现在想来,这确实是一步险棋,并非万全之策。

  刘备的判断分析是准确的,孙权并没有采纳周瑜、吕范等人的意见,他也认为“曹操在北,方当广揽英雄”,因而同意了鲁肃提出的“借荆州”计划。这就是耳熟能详的“刘备借荆州”故事。
  所谓“借”,是站在江东的立场上,不见于《蜀书》记载,可能是鲁肃首倡其说。但是从客观的角度看,“借荆州”这个说法是不准确的。首先,刘备并没有要整个荆州,他只是要了南郡的江陵。其次,就算是江陵也不能说“借”。这个问题清人赵翼在《廿二史札记·卷七·借荆州之非》中早就提出来了,他说:“借荆州之说,出自吴人事后之论,而非当日情事也…夫借者本我所有之物而假与人也,荆州本刘表地,非孙氏故物。”意思就是,这个东西是别人的,经别人同意我拿来用,这叫做借。荆州本是刘表的,非孙权故有。刘表死了以后该是其子刘琦的。所以刘备上表朝廷推荐刘琦为荆州刺史。刘琦死后刘备才接过来,那么依继承关系来说荆州是刘备的。

  从刘备的角度来看,赤壁之战也出了力,为什么不能有一块地盘?何况这个东西本来就是自己的怎么还要去借,所以他没有说“借”字。但那个时代是靠拳头说话的时代,谁打下来的就是谁的。江陵是周瑜花了一年功夫打下来的,当然不可能拱手相让。刘备没有这个能力从周瑜手中夺回来,所以只能忍气吞声地去找孙权,说“求都督荆州”(《资治通鉴·汉纪五十八·汉献帝建安十五年》)。

  所谓“求都督荆州”是指,荆州的治所本是在襄阳,而襄阳在曹操手上,所以刘备只能退而求其次,不能在襄阳上任,那就在南郡上任也行。南郡的治所又在江陵,因此刘备只是要南郡的江陵。当然,刘备“借荆州”属于“老虎借猪,相公借书”,根本就没打算“还”。而孙权之所以肯“借”,是因为江陵在襄阳的南面,这样一来刘备就替他挡住了曹操,为他解除了长江中流的西顾之忧。
请按 Ctrl+D 将本页加入书签
提意见或您需要哪些图书的全集整理?
上一节目录下一节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