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期:2017-07-20 11:22:07
童年(6):妈妈被抓走时只带了几件替换衣服,和日常用品,当时抓着我的小手说道:于牧,你现在是家里唯一的男子汉,你一定要保护好、照顾好你妹妹。务必守住这个家,等着妈妈回来。我郑重的点着头,倔强着居然没哭……后来妈妈被判在安徽铜陵监狱劳教。妹妹暂时有曹振平夫妇照看,整日里哭哭啼啼的要妈妈。而我却只能选择辍学。在半个多月的时间里,外公外婆,舅舅,小姨,和远在浙江的爷爷都赶来,都希望搬到他们那儿去,由他们照顾。父亲的战友李建农也赶来要求搬去,以便照顾。更有村上的好心人,介绍他们的亲戚朋友来家,希望能收养我妺妹。而8岁的我,从父亲去世后,看到妈妈悲伤的样子,心里暗喑的下了决心,一定要保护好妈妈,保护好妹妺。现在妈妈被抓走了,我牢记妈妈的嘱托,照顾好妹妹,守着这能为我们兄妹遮风挡雨的家。这半年来,我似乎懂了许多,成熟了许多。特别是妈妈被抓走后,我快速的成长起来了,于是我首先选择辍学,然后做饭,烧菜,喂鸡喂猪,最主要的是守护好妹妺。他们看着态度坚决的我和妹妹,也都无奈的放弃了劝说。这时,李建农对着外婆和爷爷及曹振平夫妇说道。这年头不管谁家多了二张嘴吃饭,时间长了多吃不消。小兄妹二人守在家里或许是最好的选择,只是需要我们大家帮衬一下,不至于让他们俩饿着,冻着。说着无奈的摇着头叹息着看着大家,征求着大家的意见。沉默良久,大家点头同意,吃完外婆做的饭后,都各自抹着泪离开了。
日期:2017-07-20 13:12:24
童年(7):妈妈走前留下37元3毛,加上外公外婆,爷爷和李建农伯伯凑起来共有98元3毛。油盐等尚能用一月有余,轧好的米有70多斤,还有300多斤稻谷。几只鸡和二头100多斤快出栏的猪,田里还种着菲菜和靑菜,以及山芋。我心里喑喑的盘算着,妈妈不在时,我和妹妹怎么过……妺妹除了白天去曹振平和朱佩忠家的二个玩拌玩时离开我的视线外,只要一离开,我马上就去找。到了晚上我搂着妹妹,搜肠刮肚的编了有限故事,哄妺妹开心,骗她睡觉。就这样平静的过了3-4天。一天上午,太阳辣辣的照着大地,气温骤升到27-28度,10多我正割草回来,这时村里来了个陌生老头,正在和树下乘凉的村上的老人们打听着我家的近况,老人们指着正在开门的我,七嘴八舌的说道,这就是于刚的儿子于牧!老头没有竟直前来,只是在我家门前左侧池塘边的树荫下,找了块石头坐了下来。我浑然不觉,照样晒着草,做着饭。等炒好菲菜,饭锅上炖了个鸡蛋后,我扯开嗓子喊着妹妹的名字,春花、春花!不一会妹妺撒腿跑了回来。我从水缸里舀了水,帮妹妺洗脸洗手。过了几分种就把炖蛋和菲菜端上了矮桌。盛了二小碗饭,顷刻间,妺妹一碗饭下肚,一大半忳蛋下肚,我又帮他盛了半碗,把剩下的炖蛋全部倒在她碗里。这时我发觉那老头一直注视着我们,我也不管、任由他看着。等我就着菲菜吃完二碗饭后,又到灶头的汤灌中舀了半碗温水吃着。这时老头走了进来,说道:你是于牧?我点头称是,他又道:我是你去世的父亲的老友,有我的饭吃吗?我看了看只剩下碗底的少许菲菜,尴尬的说道:饭是有的,只是菜不够了,要么给你炒个鸡蛋?说着准备进里屋取鸡蛋。老头拦住了我,说道:有饭就行。我也不会客气,于是找了个青边大碗盛满一碗饭,拿了双筷子交给老头。老头也不客套坐在小板凳上就吃了起来。我转身又找了个磁盆,用开水冲了盆酱油汤,特地加了小半勺平时啥不得加的猪油。一时间香气四溢。老头赞许的说了句,真是亇乖孩子,于是就着菲菜,喝着汤,吃了起来。这时我在得空坐了下来,观察着他,只见他身高中等(后来知道1米72)脸庞削瘦,鼻梁笔直,一双鹰目烔烔有神,发髻高挽,但满面皱纹。身穿一身破旧但洗得很于净的清灰色对襟立领衣裤,脚穿一双圆口且打着补丁的黑布鞋。凭我8岁时的眼光,估计他也有60多岁的样子。
日期:2017-07-21 09:32:03
童年(8):老人吃完后,我打了盆水让他洗完脸,坐了下来。他自我介绍道:他叫种崇文,道号清灵道长,是茅山卧牛观的主持,今年71岁。1962年10月份文化***前期,政府要求所有道观的道士还俗还家务农,只保留无家可归的、或者真正的有才德之士看护道观(后来发展到砸烂神像,捣毁道观。)而我父亲则是政府派出的主持遣散和决定道观人员去留的主事人之一。父亲一组负责3只道观的清理工作。而这3只道观也是在父亲的努力争取下,每只道观都保留了德才兼备的棈英2-3人,以及无家可归的小道童若干名。并在政策条件的允许下,将道观开垦的田地正式划归道观使用,以确保人员的正常生活。所以此3只道观保留下来的人员都感念父亲的。而清灵道长无根无基,是59年才进入铁牛观,61年老支持仙逝才接任主持,和当地政府部门还没建立良好的关系。62年清理时清灵道长也有清退之列,从其他道观另调主持前来。也是父亲看清灵道长身上有澶然正气,并旦把铁牛观打理得井然有序,且一身卓绝功夫。父亲惺惺相惜,硬是力排众议把清灵道长保留了下来……
日期:2017-07-21 10:23:22
童年(9):老头悠悠的说着,而8岁我却置若罔闻,根本不感兴趣。老头看出了苗头,乘我准备喂猪的当口,跟我来到后门的猪舍前,我将桶中的猪食倒完刚抬起头来,只见他嗖的一声,人已站在1米8左右高的猪舍屋沿上,泰然自若笑咪咪的看着我。我惊奇的睁大了双眼,呆呆的看着他,心里却无比的向住。要知道70年代农村的猪舍一般都比较简陋,而我家的猪舍仅仅是靠着后墙用树支搭了个窝棚,下面用旧砖叠了70-80公分高,前面有一段朩围栏。而他站立屋面,仅仅只是十几根竹杆支撑上面覆盖着牛毛毡和一层旧瓦片。连我这样4-50斤重量的小孩都无法承受,况且他一个100多斤重量的大人!他见我惊奇看着,知道我喜欢。又嗖的一下向下一跃,悄无声息的落到我身边。我赶忙放下手中的猪食桶,双手拉住了他,叫道:爷爷,你教我,好吗?老头怜爱的摸着我旳头说道:我今天就是为了你兄妺将来的生计来的,走,我们坐下来,慢慢说。………
日期:2017-07-21 14:11:55
二学艺(1):在清灵道长的劝道下,并征得李建农伯伯,和本村曹振平,朱佩忠和外公,大舅的同意,我拜清灵道长为师。7月份在师兄-道号灵虚子,同村朱叔叔的帮助下,卖掉了二头肥猪,得款336元。又把6只鸡交给曹振平叔叔家喂养,拜托李建农伯伯给妈妈汇去200元。余下的136元加上原来剩余的73元共计209元我随身带着,后来觉得不保险,又把它藏在梁上。我带上妹妹,拿了几件替换衣服,锁上了大门。跟着师兄灵虚子来到茅山卧牛观。茅山横跨金坛、句容两县,北与丹徒南和溧阳交界,在当时属于鎭江地区,自东汉开始,茅山便成为道教中心,是道教上淸派的发祥地。上清派祖师杨羲和东晋炼丹家葛洪都在此修炼。南齐年间,做了十几年官的陶弘景辞官归隐,在金坛华阳洞住了下来,道号华阳隐居先生。归隐后齐武帝一直以帝师相待,凡有国中难决之事都征询于陶弘景,同时陶弘景一时间茅山名声大噪,隐隐成为道教圣地。我住在卧牛观西厢房的一间十多平米的卧室,同室的是我的另一位师兄,12岁的道号叫灵未子。我妹妺因为是女孩的关系,师父清灵道长把她安置在,离道观100多米的后山的静月观中。静月观建在后山的一个天然溶洞中,大约一千多平米,原本有十几个道姑在此修行,但62年被大部分遣散,只留下一个无家可归的道姑叫静月师太作主持和另一个60多岁有家难回的老道姑,几年后老道姑逝世,也就剩下静月师太一个。71年收留了一个父母双亡的小女孩为拌,如今己经7岁,经师父介绍静月师太也正好需要人手打杂和陪拌,所以一拍即合。把我妹妹安置在小女孩一起。从此茅山上又多了一名8岁的小道士和6岁的小道姑。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
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