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句话语焉不详,听起来非常无聊,小莲宝也没放在心上,他只求这俩人墨迹完了赶紧走开。
不了就在这时候,有一个人发出了异常凄厉的惨叫,小莲宝吓了一跳,手里的手电筒掉到了地上。
接下来,小莲宝听到两个人撕打了起来,其中一个人好像是捂住了嘴,发出一声一声的沉闷的嘶吼。
过了一会儿,没有了声息,小莲宝以为是两个人打完架了,便弯腰捡起了地上的手电筒,想要出去。
但这时候,她突然听到隔壁男厕中有声响,她立刻意识到,还是那两个人。
这时候,外面的路上又走过一个人,这个人嘴里哼着小调,一路小跑,想必是个过路的。
小莲宝又忍了一会儿,又听见隔壁男厕里发出一些细碎的声音,一个人快速的离开了。
这时候,小莲宝微微转个身,恰好看见那个人从女厕的门前经过,向二道街的北端一流小碎步跑去。
借着雪上的微光,她看到了那个人的背影。
“她看到了背影?”艾东问。
“是!”宋五奎说。
艾东想了想,说:“你没有叫她描述一下那个人的特征?”
宋五奎笑了:“还用描述,她说了,马上给我画出来。”
艾东很意外:“这个小莲宝,还会画画?”
宋五奎说:“应该行吧,我在她家里看过,像是个识文断字的样儿,那大写字台,铺着宣纸,这么粗的大蜜笔,这么细的小蜜笔,还有蜜滋……”
孟思齐在旁边鄙夷地说了一句:“跟领导汇报工作,你咋还把江湖黑话挂在嘴边,什么蜜笔,蜜滋!”
这一下,宋五奎,艾东,何飞和冯世魁四个都笑了。
艾东说:“这你可真冤枉他了,他说的可不是黑话!”
冯世魁说:“什么蜜笔,蜜滋!他说的,毛笔和墨汁!”
何飞说:“老宋你肯定是密山虎林那边的人,大舌头!”
宋五奎说:“嘿嘿嘿……小莲宝,会写蜜笔这儿!”
他的意思是,小莲宝会写毛笔字。
孟思齐终于忍不住,呵呵的笑了两声。有点儿雨过天晴的意思。
这时候,审讯室的门开了,陪同问话的一个科长走了出来,手里拿着一张纸。
“老宋,老宋!”那位科长喊着:“画完了,给你瞅瞅!”
一堆人立刻围拢过来,孟思齐也不嫌弃宋五奎身上的烟味,挤挤巴巴的凑了上来。
艾东结果那张纸,端平展开。
小莲宝是用审讯桌上的另一只钢笔画的,是一个侧身行走的男人。
画上的人,很明显是个男人,戴着一顶皮帽子,脖子上围着一条围脖,那条围脖画得有点夸张,很明显是为了突出围脖有点长,围了好几层的样子。
画中人穿的衣服,似乎一套中山装,但是因为是侧面,所以看不真切。小莲宝在人物的衣服上打满了细密的线条。很明显是表示这是一套深颜色的衣服。
小莲宝的绘画果然有些功底,有点儿工笔人物的意味。
艾东赞叹了一下:“嗯,画的不错!”
孟思齐撇了撇嘴:“那有什么用?又看不清脸!”
宋五奎嘟囔着说:“小姑娘,你这就不对了,这幅画虽然看不见脸,但是能看出来的东西可不少。”
孟思齐赌气,扯着嗓子说:“哪儿呐?哪儿呐?怎看出来的?”
宋五奎叹了口气,有点结巴,说:“首,首先,这铁定是一个男人……”
艾东看他有点急赤白脸,便替他说下去:“对,这是个男人,看小莲宝的画得姿态动作,这个人的年纪不小了,但是也不会太老;而重要的是,他画出了一条围脖……”
艾东指着画中人物的围脖说:“这一点,只有我们现场验尸的人才知道,甚至我们参与现场勘察的民警都不知道有毛线围脖这事儿,现场围观的群众就更不知道了……”
冯世魁点点头:“对,如果不是亲眼见到,她不会知道有毛线围脖这事儿。”
那个科长见缝插针的说:“小莲宝刚才说,如果再让她看到这个人,她一定认出来!”
几个人都愣了一下。
“不过小莲宝有个条件……”科长试探着说:“她让我向艾主任提出来。”
“什么条件?”艾东问。
“她说,今天公丨安丨局在二道街大举排查,却只把她一个人带走了,等于暴露她的重要性。如果被那个凶手知道了,万一来杀她灭口怎么办?”
艾东苦笑,点点头,不得不说,小莲宝说的是有道理的。
“所以呢……”艾东问。
“所以,她想要我们保护她,她不想再回二道街家里了,她要我们把她24小时保护起来,直到抓到嫌疑犯,他可以帮我们认人!”
艾东老何冯世魁面面相觑,这是个比较棘手的问题。
艾东想了想,说:“这个问题先不说了,等我向欧阳处长汇报再说。”
他转向孟思齐:“小孟,你接下来有一项重要的任务要完成。”
孟思齐欣喜地说:“嗯,你布置吧!”
艾东说:“我记得你跟我提过,你认识一个手艺很好的裁缝师傅,是吧?”
孟思齐说:“是,我的一个阿姨,我妈的好朋友。”
艾东说:“这个人的政治素质怎么样?”
孟思齐说:“靠得住!她丈夫以前是抗联的地下交通员,后来被捕牺牲了,日本人要去抓她们母子,是我妈带人把他们母子营救出来,藏到了呼兰农村里,一直到鬼子投降。她本人还不是党员,但是政治素质肯定没问题。”
艾东想了想,还没说话,冯世魁在旁边说道:“咱们速战速决,你带我去!”
日期:2017-11-16 20:26:22
(四)
吃完了羊汤馅饼炒菜,老戴跟几个店员回到书店里。
大家还沉浸着美味佳肴的美好回忆中,七嘴八舌的向老戴表示祝福。
老戴眉开眼笑的附和着,小心翼翼打量着门外的来往行人——他没再看到那个跟踪者出现。
过了一会儿,大家谈话的兴致都挥霍的差不多了,再也没什么新的祝词可说,便各奔东西去找地儿睡个下午觉。
这时,门外进来三个解放军战士。
三个战士都穿着黄色棉军大衣,其中一个腰上扎着武装带,袋子上别着一把小手枪,看样子是个军官,另外两个是扛着长枪的普通战士。
老戴一下子警觉起来,陪笑问道:“解放军同志,什么事儿?”
那个军官和气的笑笑:“老同志是这样的,明天呐,咱们要举行中苏铁路交接仪式了,为了防止敌人搞破坏,我们要对这附近的常驻人员做一下调查摸排,你不要紧张,把你的居民证给我看看。”
老戴心里有了底,慢慢的解开中山装的风纪扣和最上面两粒扣子,手伸进去,在贴身的衬衣兜里掏出了《哈尔滨特别市居民证》,递了过去。
那位军官打开居民证,仔细的翻看了一下:“你姓戴?”
老戴欠身,恭敬地回答:“嗯,鄙人戴玉龙。”
军官又简单看了两眼,把证件还给了老戴。
这时候,另外的小战士也看过了其他几个店员的证件,又在书店里四下走走,检查了一番。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
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