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绘山海图——推理胜于雄辩》
第25节

作者: 琴心剑胆何足道
收藏本书TXT下载
  又西九十里,日常烝之山,无草木,多垩。潐水出焉,而东北流注于河,其中多苍玉。菑水出焉,而北流注于河。
  又西九十里,曰夸父之山,其木多棕枏,多竹箭,其兽多【牛乍】(zuó)牛、羬羊,其鸟多赤鷩,其阳多玉,其阴多铁。其北有林焉,名曰桃林,是广员三百里,其中多马。湖水出焉,而北流注于河,其中多珚玉。

  又西九十里,曰阳华之山,其阳多金玉,其阴多青、雄黄,其草多薯藇,多苦辛,其状如橚,其实如瓜,其味酸甘,食之已疟。杨水出焉,而西南流注于洛。其中多人鱼。门水出焉,而东北流注于河,其中多玄【石肃】。【纟昔】(jí)姑之水出于其阴,而东流注于门水,其上多铜。门水出于河,七百九十里入雒水。
  凡缟羝山之首,自平逢之山至于阳华之山,凡十四山,七百九十里。岳在其中,以六月祭之,如诸岳之祠法,则天下安宁。
  日期:2017-07-12 12:35:01
  水系线索太多就不列了,对照经文即可。其它线索亦是。参考图如下:
  推得中次六经缟羝山山系走向分布如下:
  其始点在今洛宁县以西的马店镇,终点在今华阴市旁的孟德镇,阳华之山即是今之华山,平逢之山该是指今之青岗,“实惟蜂、蜜之庐”,前面忘了说它亦是神居。图比较小,为帮小伙伴们在地图上定位,我再说几个界点,廆山对应今洛宁县,白石之山对应今柳泉镇,长石之山对应今新安县,傅山对应今砚石乡,夸父之山对应今故县镇。我只解析经文中的三段话。“中次六经缟羝山之首,曰平逢之山,南望伊洛,东望谷城之山,无草木,无水,多沙石。有神焉,其状如人而二首,名曰骄虫,是为螫虫,实惟蜂、蜜之庐。其祠之,用一雄鸡,禳而勿杀。”谷城之山该说的是今之嵩山。螫虫:尾部有毒针可刺人的虫。说明先人被神骄虫放出的蜂蛰过,不大可能是“其状如人而二首”的神骄虫拿着毒刺去蛰人。神骄虫的居所盛产蜂和蜜,他一个神可享用不了多少蜂蜜,可对来访的先人态度骄横,不拿蜜招待还驱蜂蛰人,也难怪先人要叫他骄虫,那还是雅的,不雅的就叫螫虫了。其实也怪不得神骄虫,其是个人形,那就很可能是个专门养蜂的神,生产蜂蜜是其职业。联想到帝之密都,蜂蜜要供应哪里是不言而喻的了,众神乃至帝所享用的蜂蜜岂能不严加看管?其质量要求高,环境要求自然也很高,那定是生人勿近的了。神骄虫忠于职守,先人也是理解的,骄虫、螫虫那都是玩笑话,“其祠之,用一雄鸡,禳而勿杀。”供奉神骄虫,用雄鸡祈祷就够了,千万别杀鸡,鸡血和尸体那是会污染环境的(我们想吃点蜂蜜都不成,鸡也不让你享用)。“又西九十里,曰阳华之山,其阳多金玉,其阴多青、雄黄,其草多薯藇,多苦辛,其状如橚,其实如瓜,其味酸甘,食之已疟。杨水出焉,而西南流注于洛。其中多人鱼。门水出焉,而东北流注于河,其中多玄【石肃】。【纟昔】姑之水出于其阴,而东流注于门水,其上多铜。门水出于河,七百九十里入雒水。”阳华之山即华山,其出水列的准确全面没啥好说的,唯最后一句“门水出于河,七百九十里入雒水”,如果你在卫星图上测量一下门水(中次六经缟羝山山系的终点)到雒水(中次四经厘山山系的终点)的直线距,就会发现的确是“七百九十里”(约328公里),呃……这经文中毫无道理随随便便任性丢出的一个测距彻底震惊了我。如何才能得出这样的测距?我现在只能想先人身上带着GPS定位仪,手里拿着电子地图,随便点上两点,自动得出直线距,太荒唐了!好吧,退一步讲,又是神告诉先人的,可这门水、雒水又不是什么大河甚至中河都算不上,而是小而短的河,隔的又远,地理上看八竿子都联系不上,神为何要告诉先人这么个测距?神对测距很感兴趣吗?道理上是先人问出的测距,先人问这么个测距又是为何?我隐隐有个猜测,但还没个证据,且看后面吧……或有所得。“凡缟羝山之首,自平逢之山至于阳华之山,凡十四山,七百九十里。岳在其中,以六月祭之,如诸岳之祠法,则天下安宁。”岳该是指今之华山,不然没必要跑到华山脚下,那已是西山经地界了,十四山山距相加为八百二里,比经中记山系总长七百九十里还多了十二里(约5公里),怎么回事呢?我暂时想不明白,也许是资料整理者看花了眼,把上行的七百九十里又记到了下行。而这不重要,重要的是经文中丝毫没有提到神使的形象和祭祀之法!这又是为何?下文中会有解答。补一下,西山首经华山山系亦没提神使形象,是同理。

  日期:2017-07-12 12:47:47
  现在回头一看,我呵呵一乐,海经中我推得夸父在渭河平原追上“日”,禺谷具体所指我判断是渭河平原真是太笼统了,其是在夸父之山的位置,那可不是禺谷吗!夸父追日以后会讲到,那是一场旷古绝伦的时速450公里以上的追逐赛……
  日期:2017-07-12 21:39:47
  捏个不软不硬的柿子——中山首经薄山山系,其关键线索因为中次六经缟羝山山系的推解成功而浮出水面,其为中山首经亦大有理由。经文如下:
  中山经薄山之首,曰甘枣之山,共水出焉,而西流注于河。其上多杻木。其下有草焉,葵本而可叶。黄华而荚实,名曰箨,可以已瞢。有兽焉,其状如【蚩犬】(huī)鼠而文题,其名曰【熯能(去掉火)】(nài),食之已瘿。
  又东二十里,曰历儿之山,其上多橿,多栃木,是木也,方茎而员叶,黄华而毛,其实如拣,服之不忘。
  又东十五里,曰渠猪之山,其上多竹,渠猪之水出焉,而南流注于河。其中是多豪鱼,状如鲔,赤喙尾赤羽,可以已白癣。又东三十五里,曰葱聋之山,其中多大谷,是多白垩,黑、青、黄垩。
  又东十五里,曰涹山,其上多赤铜,其阴多铁。又东七十里,曰脱扈之山。有草焉,其状如葵叶而赤华,荚实,实如棕荚,名曰植楮,可以已癙,食之不眯。又东二十里,曰金星之山,多天婴,其状如龙骨,可以已痤。
  又东七十里,曰泰威之山。其中有谷,曰枭谷,其中多铁。
  又东十五里,曰橿谷之山。其中多赤铜。
  又东百二十里,曰吴林之山,其中多葌草。
  又北三十里,曰牛首之山。有草焉,名曰鬼草,其叶如葵而赤茎,其秀如禾,服之不忧。劳水出焉,而西流注于潏水,是多飞鱼,其状如鲋鱼,食之已痔衕。
  又北四十里,曰霍山,其木多谷。有兽焉,其状如狸,而白尾,有鬣,名曰朏朏,养之可以已忧。
  又北五十二里,曰合谷之山,是多薝棘。
  又北三十五里,曰阴山,多砺石、文石。少水出焉,其中多雕棠,其叶如榆叶而方,其实如赤菽,食之已聋。

  又东北四百里,曰鼓镫之山,多赤铜。有草焉,名曰荣草,其叶如柳,其本如鸡卵,食之已风。
请按 Ctrl+D 将本页加入书签
提意见或您需要哪些图书的全集整理?
上一节目录下一节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