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人的远山(成长励志、校园情感,寻出版)》
第38节

作者: 北国长风999
收藏本书TXT下载
  日期:2017-06-28 22:35:22
  【长篇成长小说《一个人的远山》·第三章】
  QQ:395431275 邮箱:caohuapeng111@163.com
  【二】(4)
  去年底,就在你脚下不远处细沙河滩上发生的那场不明不白的对决,让你记忆犹新。至今,赵志凯都没有说明那场战事的因由。尽管你也隐约猜到了几分,但没有得到他的质证,你便一直拿捏不定。
  战事后,约摸过了半个多月,在一天晚自习课间休息时,你上厕所后往回跑,在操场旁的双杠边迎头碰上了赵志凯。你猛地收住了脚,赵志凯也迟疑着停下了。你鼓足胆气对他说,那天真的不是有意去踢你裆的,是没收住脚硬碰上了。赵志凯不说话,也没有走开的意思。你从兜里掏出几块钱递向他,说要是这些钱还不够医药费的话,再想办法凑。赵志凯没接你递来的钱,而是用脚尖轻踢着地面上的沙土,说事后也知道你不是故意的,当时就是疼极了,才回了拳脚。还问,你的肚子没事吧。你一下子轻松了许多,回道,没事,当天晚上就好了。赵志凯也显得语气轻松地回说,我的也早都好了,又没打针又没拿药的,哪有医药费吔。这次的平和交谈,似乎是你俩的破冰之旅,基本上消融了横亘在你俩之间说不得吐不出的隔膜与猜疑。之后,你俩虽没有进一步熟络交往,但照面时相互打声招呼,简单问询一下,是没什么问题的。

  也许是在校外偶然遇到了你,赵志凯显得有些意外又欣喜。他问:“你咋舍得时间出来逛啦?”
  你笑着回道:“都来赶山会,我也想见识一下。头一次遇见这么大的集市,好热闹。”
  赵志凯说:“那是,是山会嘛,一年才两次,咋能不热闹。”
  你俩闲扯了几句,又忙不迭地伸长了脖子看细杆子上的表演。侯德金一直没说话,只是一脸嬉笑相儿地边看表演边听你俩的对话。
  那次战事后,侯德金似乎刻意回避着你。即便在教室和宿舍里碰了面,也仅是笑笑了事,既不接近你,也不冷待你,让你总也摸不透他的真实想法。因为大衣的事,一见到他,你心里或多或少总有点儿疙疙瘩瘩的,因是没有证据,也就不能太不在意了。况且,只要他不像原先那样忽冷忽热地待你,也就免去了你的一些尴尬和不安。
  日期:2017-07-02 08:48:20
  【长篇成长小说《一个人的远山》·第三章】
  QQ:395431275 邮箱:caohuapeng111@163.com
  【二】(5)

  杆子上的表演完了,场内空地表演的锣鼓又响了起来。因是赶山的人多,马戏场子四周又围裹遮布,你看不到场内的马戏,不得不离开了。赵志凯说,他俩想去汤锅那边喝汤去,还问你去不去。你一直惦记着老周头所说的集市听书的滋味儿,就跟他俩告别离去。
  说书的场子设在闹市边缘的杨树林里,是一个相对安静的地方。
  说书场有三、四处,没有遮布,可以任意过去听书。听书的人群中,老年人居多,年轻人极少。他们或站或坐或蹲,围在说书人四周,伸长了脖子竖起了耳朵,非常用心地听着,脸上表情也随说书人嘴巴的翕动不时变化着。每个说书的场子相距都不远,散落在杨树林里。有一个人敲着鱼鼓,打着拍节,在卖力地说唱的。也有两个人合伙说唱的,一个拉板胡,一个敲响鼓。这一处刚刚说罢,另一处唱腔又悠然升起。若是几个场子在同时说唱时,说书人的嗓音就要拼命地拔高,总想压倒他人声音,就有了声嘶力竭或互不相让的竞争打压之意。

  随着故事内容的展开,围坐在四周的听书人或喜或忧,忽而张大了嘴巴瞪圆了眼睛,忽而悲愤异常,擦眼抹泪。每每说到关键处,说书人便停下了嘴巴和手脚,开始向听书人讨钱。多数人因为惦记着书中情节后事,便痛快地摸兜掏钱。仍有少数人是来听蹭书的,这时便油滑地躲到另一个场子边,扭身伸脖地假装听另一场子的书。一旦说书又开场,再悄悄地凑过来,继续耍赖白听。
  也许你仍没有适应或融入远山,当地人的说唱口音让你听起来很吃力。你竖起耳朵,费力地捕捉说书人嘴中吐出的每个音节,但真正能听明白的并不多。那种如同嗓子眼儿里硬生生挤出来的粗粝又带有沙哑的声腔,那种忽疾忽缓又忽高忽低的转换节奏,让你很难听清准确的词义和连贯的情节。只有胡琴短促而有力的伴奏,只有敲打节拍的竹板,只有“咚咚”的鼓点,让你有了少许的震感和敬慕。

  如此较量了大半个钟头,你不得不放弃这种吃力费神的尝试,悻悻然转身离去。
  偌大熙攘热闹的山会,你不知还能去哪儿闲逛,也不知哪儿还能让你更感兴趣。你不时地躲避着人流,跌跌撞撞地向山会中心地带挤去。
请按 Ctrl+D 将本页加入书签
提意见或您需要哪些图书的全集整理?
上一节目录下一节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