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洲生活杂记》
第49节

作者: 永不放弃的鸭子
收藏本书TXT下载
  日期:2017-11-14 00:19:56
  残旧的奈拉
  奈拉是尼日利亚的法定货币,英文是naria,最大的面额是1000奈拉,当然了美金更是尼日利亚的硬通货。2012年的时候1人民币大概可以兑换25奈拉,但是在官方人民币是不可以和奈拉直接兑换的,是要通过美金进行转换。2017年的2月份就变成1人民币兑换75奈拉,目前稳定在55左右。由此可见,奈拉贬值的速度是很快的,还好现在稳定了下来了,不然真是愁死个人儿。
  奈拉给我最直观的感受就是脏,残破。望着它可怜兮兮模样,一下子让我的回忆回到了80年代。记得小时候的人民币也是脏脏的旧旧的,那时的冰棍5分钱一支,妈妈给一毛钱,都感觉宝贵的不得了,望着这张旧旧的软塌塌的一毛钱,解馋就靠它了,会精心放在口袋里。如果给2毛钱,哇塞,发达了!卖冰棍的有的是自行车后面驮着一个白色大箱子,用白色的棉被盖着。当我们脏兮兮的小手递上五分或者一毛钱时,卖冰棍的大叔,不慌不忙的掀开那个令人心驰神往的箱子,一股寒气喷薄而出。大叔一边絮叨着不用慌,一边小心翼翼的把冰棍递给我们这些小吃货们的手里,当把拿到手的冰棍迫不及待的塞到到嘴里时,一股凉凉奶香味直沁心脾,那叫一个爽啊!尤其是在酷热难耐的夏天,冰棍是那个年代为数不多的几样消暑良药。忘记自己是几岁的时候了,有一次发烧,很长时间也不退烧,硬生生把一个小黑胖子烧成了小黑瘦子,就在妈妈唉声叹气,束手无策的时候,来了一个卖冰棍的,说来也奇怪,吃了两根冰棍以后,烧竟然慢慢的退了,妈妈高兴之余,不忘调侃,说我是馋冰棍馋的发烧。自此身材消瘦,一直到30岁才开始逐渐发福,以至于现在变成了油腻的中年人,一直与啤酒肚,发际线抗争,保温杯里除了枸杞,还多了生姜,黄芪和大枣。现在冰棍和雪糕早在几年前就退出我的视线了,胃寒,一吃凉的东西就胃痛还腹泻,现在就算看一眼雪糕,都觉得胃里会抗议。

  第一次手里拿着奈拉时,我打心里有点嫌弃它,软塌塌,旧旧的,有些还比较的残破,并散发着一点异味。尤其是放在包里的时候,一打开包,钱币散发出的异味就特别的明显,以至于大家都不太喜欢点钱。从某种角度讲钱币的整洁程度也反映了一个国家发展的程度,2008年去日本参观学习的时候,就发现日本的钱,就很干净,而且非常的挺括。后来看一篇文章说日本人对日元会进行专门的清洁,消毒和熨烫,所以钱币才会看起来那么的干净,整齐。

  有一次我和老W去商场里买东西,老W相中了一件体恤衫。试穿以后,感觉比较合体,价位也比较合理,就买了下来。付款的时候,小黑妹手忙脚乱的点了三遍,才将钱数清楚。黑人最佩服中国人的除了心算能力强以外,就是我们点钱是的效率了,又快又准。反过来看大部分的黑人,如果离开计算器,没几个能算的明白的。点钱的效率更是慢的惊人,而且经常数错,大部分是要反复确认几遍,在我们无比嫌弃的眼神下,小黑故作镇定的说,all right! 就在我们拿了衣服转身离开时,小黑妹,叫住了我们,原来有一张500奈拉面值的钱,有些破损,小黑妹希望能老W够给她换一张。如果是我,就会换一张给她了。但是不走寻常路的老W,慢悠悠的问:这是人民币吗?小黑妹摇了摇头,老W决定给她上一课:这是你们政府发行的钱币,我从银行取来它就是这样,不要找我,你去找你们自己国家的银行。你也应该问问你们的银行,为什么它又脏又旧,不是吗?一时间小黑妹竟然不知道该如何回答老W了,sir,小黑妹还想努力一下,但是看了看老W的眼神,她放弃了,叹了口气:all right!

  日期:2017-11-18 18:43:45
  江湖
  内向是我对自己的评价,内向的性格造成的原因,自我剖析,无外乎两点,一是性格所然,二是从农村来到城市的时候我已经12岁了,虽然90年代那个时候贫富差距没有现在那么大,但是还是让我感到很自卑。所以我一直不太喜欢和陌生人打交道,总是希望简简单单的生活就好了,有熟悉的生活圈子,工作上得心应手,一切在朝着自己想要的方向发展。但是突然有一天,你会感觉很乏味,每一天就是不断地重复,这真是自己想要的生活吗?改变就在于自己勇于走出自己已经习惯了的生活,去面对不确定的未来。

  我认识老杨是通过奥斯丁介绍的,奥斯丁是一个中国通,曾经在北京留学,然后做生意,娶了一个中国太太,就定居在北京了。随着中尼经贸往来的增长,越来越多的中国人来尼日利亚投资,奥斯丁的工作重心就由贸易逐渐转向中介服务,为来尼日利亚的中国人提供投资咨询,落地的服务。老杨是河南人,来尼日利亚的卡诺投资铅锌矿,由于前期投资比较大,在设备方面就想先租用一些,待出矿以后事情理顺明朗下来,再做打算。奥斯丁就把我介绍给了老杨,正好我 有闲置的设备,以下的事就顺理成章了,签合同打款,发设备。按照正常套路,这只是一桩再平常不过的生意了,我和老杨也会成为朋友,在尼日利亚的工作生活中,互相帮扶一下。但是在和老杨的交往中,我总是有些隐隐的担忧。由于老杨来尼日利亚不久,虽然在他的口里,他们的实力很强,他也很有信心把事情做好,但是在尼日利亚,我见过太多太多投资矿产资源失败的案例了。大部分人来的时候都是信心满满,声称自己经验丰富,采矿的方法多么的先进,与众不同,最后铩羽而归的始终是大多数。作为中国同胞,我还是很善意的提醒他,在非洲采矿,会有很多的坑等着他。老杨粗声大气的介绍了一下在卡诺的关系网,仿佛一切尽在掌握之中。我简单的给他介绍了一下小黑的工作作风,总体上的意思就是一是要规避和当地人在合作时容易产生的分歧,二是不要错误的估计了黑人对于生产活动的热情。老杨豪爽笑声打断了我,自信的告诉我,他认为他能过改变黑人的工作习惯。过于乐观是我对老杨开矿能否成功的主要担心,想改变黑人的习性,这个工程有点浩大,英国人殖民尼日利亚这么多年都没能改变他们贪婪,懒惰的个性,你凭一己之力,想改变?不是有点难,而是不可能,当然还有一些其他因素就按下不表。

  事情正如我提醒过老杨的一样,矿山开采的遇到各种各样的问题,一开始老杨还信誓旦旦的表示矿山一切尽在掌握,后来慢慢就再也连联系不上老杨了,电话关机,微信也不回了,最后一个微信声称自己去了越南。设备在矿山工作了5个月,老杨只支付了2个月的费用,从此消失不见,矿山还在但是老杨人却不见了,失联了。有一段时间我甚至认为老杨有可能被黑人给骗了,被搞回国了,或者遭遇不幸也有可能。上半年还有人在微信群里寻亲来着,也是来尼日利亚开发矿产资源的。

  直到有一天,我的同事接到老杨的电话(老杨并不知道我和同事同属于一家公司),原来老杨换了电话和微信,还是粗声大气的介绍自己的关系网,还是信心满满的样子,还是那豪爽的笑声,还是希望因为中国人之间互相的信任的关系,能够租赁一些设备给他们用。原来老杨从来没有离开,只是换了一个马甲,继续着自己的事业,气愤之余,我打老杨新换的号码,结果是多次拨打没有应答。
  自古神深情不住,唯有套路得人心。老杨为什么只想着套路中国人呢?因为黑人他惹不起,不付黑人的款,黑人会打上门去(参看黑人是如何对付被抓到的小偷的),不付中国人款,我看你能把我怎样!我甚至能够想象得到,老杨得意的笑,微黑的脸上八字胡微微上扬,肥大的身躯瘫坐在沙发上,茶几上泡着的上好龙井微微的冒着蒸汽,抖着短粗二郎腿,粗声大气的说:我凭本事骗来的设备,为什么要付钱!哈哈哈哈!搞笑的是,他之前用的微信号的签名竟然是好人好运,不能说他不诚信就不是好人,但是如果这样都能有好运的话,就真的太没天理了。

  有人的地方就有江湖,江湖无处不在。
请按 Ctrl+D 将本页加入书签
提意见或您需要哪些图书的全集整理?
上一节目录下一节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