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军师司马懿》
第30节

作者: 鸣溪子
收藏本书TXT下载
  刘备说这个话,是有苦衷的。自己的两个得力手下,张飞在下辨被阻,撤回武都,关羽更是不执行自己的命令,导致南阳策反虽然成功,但造反失败,让曹操有机会亲征,这些都是让自己气恼的事情。但他更加清楚,自己不能批评这两个战友加兄弟,就算黄忠立了大功,也不能表扬,因为,他怕自己这两个兄弟听到这个,受了刺激胡乱行动,耽误了自己的大计。只好委屈黄忠了。
  日期:2017-09-16 23:09:47
  曹操的大军很快开到了汉中,这让刘备很惊讶。
  曹操在收到夏侯渊的死讯后,精神非常萎靡,曹操不是没失去过大将或者重要人物,但夏侯渊这个级别的,还是头一次。曹操头一次想到了死这个字可能发生在自己身上,可能发生在自己的家族,于是他想在长安停下来,给夏侯渊开追悼会,并书告汉献帝,要朝廷给国葬待遇。

  但曹操还是没做这些,而是指挥大军火速赶到汉中,是因为一个随军的人,这个人就是曹丕。曹丕和父亲坚持说,叔父已亡,刘备士气大盛,我军前线群龙无首,父亲如果现在陷入悲痛,则汉中将拱手让与刘备,夏侯渊的死,也就白死了。请父王三思。曹操看着头一次和自己出兵(此次出兵不同于曹丕以前作为幼儿园同学身份)的曹丕,心里得到了一些宽慰,有这样的见识,临危不乱,遇击不倒,可为一方之主。曹操采纳了曹丕的建议,挥军迅速向汉中前线挺进。

  曹操亲临汉中,刘备想,终究不能让曹操不来,所以马上书告张飞从武都撤退,曹操出来了,张飞的牵制作用也就没有了,可赶紧到汉中前线与自己会合,充实力量。曹操大军在阳平关驻扎,这时,张郃已经接受部下的拥戴,暂时接了夏侯渊的班,曹操批准了这一军事民主行为。当时张郃接班,确实也是火线临危受命,张郃也不负众望,虽然失了定军山,但领着曹军,团结徐晃守住阳平关。曹操汇总了手上的情况,各地虽有叛乱,但都已平定,南阳被屠城一事,他责罚了曹仁,现在正是内部力求稳定的关键时期,南阳又是自己地盘,把城屠了那地盘还有什么用?他责令曹仁把几个屠城中表现卖力的将领处斩,在樊城严防关羽进犯。这时,他接到曹洪信报,张飞等已从武都撤走,去向不明。曹操认为张飞的部队肯定是来了汉中,考虑到曹洪那支部队的作战能力,他没有下令去追赶、截杀,而是让曹洪率兵到汉中和自己汇合。

  日期:2017-09-16 23:10:14
  司马懿接到撤退的命令,心中虽然没有返回颍川那么高兴,但比呆在武都强多了。曹洪去见曹操的时候,心情很是急迫,他要在大哥面前讨个功。司马懿提醒他,夏侯渊新亡,最好不要面提请功之事,这种事公事公办就好了。曹洪一听有道理,但早到总比晚到好,于是三人商量,走之前,把武都的氐人迁到扶风、天水一带,统计了一下,大概有三五万户,算是这次西征的战利品。留下两千骑兵镇守,其余大军随三人到汉中与曹操会合。

  日期:2017-09-16 23:11:10
  这一年,刘备很意气风发,曹操很倒霉,孙权很犹豫。
  孙权一直活在父亲、大哥的阴影之中,他的身份一直不被其他豪强认同,为什么呢?就是因为他辈分太低,就连曹操在赤壁都不忘调侃自己,“生孩子就要生孙权这样的啊!”(生子当如孙仲谋,当然你可以说曹操是羡慕)。当年自己为了笼络刘备,还把自己的妹妹嫁给刘备,这对孙权来说,是带有很大的屈辱意味,要知道,刘备当时连个稳定的根据地都没有。
  孙权九岁的时候,父亲去世,十八岁的时候,大哥孙策去世,有一阵他一直怀疑“九”这个数字和自己有仇,所以,在他25岁以后,他很怕到27岁再有什么大不幸降临到他的家族。但还没熬到27岁,在26岁的时候就迎来了人生第一个真正的考验,赤壁之战。
  赤壁之战,是曹操挨闷棍的典型战役。这一闷棍,实在是拜江东第一军师周瑜周公瑾所赐。当年,曹操南下的气势很吓人,刘表、刘备这两兄弟一触即溃,投降的投降,逃跑的逃跑。孙权也想着逃跑的事,但被周瑜拽住了。周瑜对自己说,有一种仗曹操没打过,那就是混仗、乱仗。看我给他小老儿上一课。
  日期:2017-09-16 23:11:37
  周瑜说,曹操是典型的北方骑兵冲锋型打法,凡是打仗,基本几排骑兵冲过去,冲垮对面就赢了,被阻拦了就真刀真枪地比拼武功,打的都是实仗。而水战呢,则是虚仗,水战比陆战更讲究指挥系统的可靠性,一旦群龙无首,人越多越吃亏。你别看他号称百万兵马,在我的地盘上,我一万就顶他二十万你信不?孙权摇了摇头,我不信。
  于是,周瑜给孙权做了个实验。某天,周瑜约孙权去视察部队。晚上孙权就在军营中休息,正睡觉间,突然被外面的嘈杂声吵醒,还看到火光,孙权刚想喊救火,就被一个人捂住嘴,那人在他耳边说,“是我”。谁啊?周瑜啊。然后就听外面有人喊,少主(孙权)被烧死了!这嗓子喊完后,人的嘈杂声马上大了好几倍,也没人救火了,大家都像没头苍蝇一样左冲右突,不知道干啥好。孙权看傻了,他问,你这是干嘛?周瑜诡异地冲他一笑,问了一句,你想,这要是在曹操的大营,会怎么样?孙权会心地冲着周瑜坏坏地一笑:“你好坏!”

  曹操根据自己的理解,几十万大军一字排开沿着江边扎寨,数千艘战船沿岸形成水寨,但水寨里确实没有那么多人。一天夜里,孙权手下大将黄盖在迷雾的掩护下,带领几百艘小快艇满载硝石、火药、稻草等易燃易爆物品冲进了曹操的水寨,顿时,火光冲天。正睡得迷糊的曹军遭到了周瑜部队疾风暴雨般的冲击,而且,这些人大喊“曹孟德已死!”这句话是孙权和周瑜设计了好多天才想出来的,他们比对了“活捉曹孟德!”“曹孟德已死!”“已活捉曹孟德!”等十几种口号,最后选了“曹孟德已死”这句。果然,大半夜的,到处都是火,曹军又听见曹孟德已死这句话,瞬间没有了斗志,又看不见路,几十万人在岸上乱作一团。因为营寨铺得太长,各寨的将领都急于核实曹操是否还活着这个信息,只能任凭周瑜军杀来杀去,哪有心思打仗。

  日期:2017-09-16 23:12:07
  乱象持续了几天,直到许褚护着曹操,高举着曹操的旗号,各路残兵才逐渐汇合起来。曹操也听到自己已死的烟雾弹,又没法出来辟谣,就让许褚赶紧把自己的旗号打出来,以正视听。许褚一开始不愿意,因为自己带着亲兵卫队护着曹操狼狈地逃出来,也就几百人,真让周瑜看到了曹操的旗号,那还不引火烧身?曹操笑着告诉他,你放心,看到这个旗号,咱们的人来的会比周瑜的人多,不怕。许褚半信半疑地打出旗号,果然,许褚杀退了几波周瑜兵马后,各曹操营寨的兵马慢慢地汇集过来,周瑜则放弃了追杀,曹操率残部退回北方。

  应该说,在混乱中缺乏有效的指挥是赤壁之战惨败的根本原因,其实战船连不连起来并不重要,要知道,曹操的精锐是骑兵,他并没有要求骑兵都住在船舱里。船上住的,大部分是水手和民夫。指挥系统崩溃是大军团惨败的常见形式,军团规模越大,越需要有效的指挥,否则,规模越大,败得越惨。当年亚历山大迎战波斯,尽管波斯军力是其数倍,但亚历山大上来就冲垮了波斯统帅的中军,导致波斯大军指挥失灵,直接溃败,就是这个道理。火攻是中国古代重要的军事手段,从《孙子兵法》里就可以看出来,火攻篇是单独成篇,足以说明其重要程度。在赤壁之战,火是一个胜利的导火索。夜间大火加剧了曹操的混乱,放大了指挥系统失效的效果,重要的是,突然爆发的、连绵不断的大火让曹操军队的战马受到惊吓,纷纷冲出马厩逃走,且无法短期重新组织起来,曹操的精锐骑兵瞬间变成步兵,失去了强大机动性,从而丧失大部分战力。

  日期:2017-09-16 23:12:28
  孙权觉得这一仗打得很划算,但不精彩,没有自己想象中的两军阵前,大马金刀怒斩敌将,那好像是父亲和大哥的专利。最重要的是,自己在这场战役中什么都没做,只能坐在会议室里等情报。要知道,自己的大哥孙策在这个年纪,已经成为天下闻风丧胆的小霸王了。
  而后,自己想亲率部队和曹操掰一掰手腕,主要是想给自己扬名立万,但不幸的是,亲征合肥、濡须,被张辽痛打。十万大军四处逃窜,自己在逃跑时居然与张辽擦身而过。幸亏自家脸生,否则小命休矣。
  这次,曹操和刘备在汉中拉开那么大阵势,咱得整点啥事,否则,愧对江东之主的名号。他找来军师吕蒙,说出自己的困惑。吕蒙笑着说,主公,不用着急,我观刘备大举北上,他准备得一定很充分。曹操现在很难挡得住。刘备北进,取得胜果,关羽必然按捺不住北袭曹仁。如果关羽打得顺利,曹操必来求主公相助;如果关羽与曹仁僵持,刘备必求我向曹操施压,到时,主动权全在我手,主公何愁摸不到方向?孙权一想,确实如此,俩人商量,现在就等,看刘备和曹操的戏到底怎么演下去。

请按 Ctrl+D 将本页加入书签
提意见或您需要哪些图书的全集整理?
上一节目录待续精品推荐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