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北望,射天狼》
第12节

作者: 何三刀
收藏本书TXT下载
  作为本乡本土的人,虽然号称来自五湖四海,其实打雷都听得见,因此陈锋、张四娃、王德顺等人之间,彼此都很熟悉。

  因为都当了新型农民,没有人为他们制作简历,也用不上简历。如果非要列一个简历表,那看上去会比较雷同。简单一句话:改革开放之前,他们都回了本村,务农为业。
  要说关于人生命运的转机,故事都发生在改革开放之后。前文已提过陈锋的活动轨迹和生存状态,兹不赘述了。下面先说说容山的发小张四娃。
  都知道张四娃有一个非同凡响的爹,当着生产队长,最喜欢干让社员们吃不饱,却做无用功的事。
  儿子小张辍学归田,就像刊登《炮打司令部》的报纸,来的有点让人猝不及防。他把使牛的黄荆条子打断了两根,小孽种也不愿意改口去上学读书,好像张家的祖坟,自古跟书有仇似的。

  就像电影中国民党审讯***的场面,只差戴锁链上老虎凳、用烙铁、灌辣椒水了。眼看再打下去,儿子将成烈士,他娘心疼儿子,不顾生产队长的权威和愤怒,舍命掩护儿子脱逃,从而让他落下了一条小命。
  肉体伤害相对容易康复,张四娃从此在心理留下了大面积阴影,他决定等到自己长得足够高大、他爹足够衰老的时候,搞死他爹,尸体拉去喂狗。具体死法,必须是乱棍打死,以报一棍之仇。
  但由于自己生长的太慢,以致于在给集体农业社放牛的几年时间中,他渐渐淡忘了当年还有生死考验这码事。等到他长得足够人高马大能挑大粪的时候,队长大人居然不让这兔崽子挑大粪挣工分,而是让他给生产队开手扶拖拉机。
  洛阳第一拖拉机制造厂,那时可算是中国的明星企业,看宣传,中国农业要实现机械化,就靠它了。它也确实争气,不光是为中国,其实为亚非拉人民都制造了无数的拖拉机。鼎盛时期,该厂职工二十多万人。它的产品如果不报废,我想能围绕地球赤道铺好多圈呢!
  张四娃由此当上了光荣的拖拉机手。如同在学骑摩托车之前,最好是有会骑自行车的底子,开拖拉机,启动了他以后开东风大汽车的征途。
  所以,张四娃在改革开放后的简历,也相当简单。他开过解放、黄河、东风等汽车,载重量从三吨、五吨到八吨,实际载重量建议乘以5,因为他就是靠多拉快跑、严重超载而生存的个体运输户。
  干个体很辛苦,但生产工具、劳动力、成本、利润等要素,都可以自己掌握。八十年代的人,见面都很自豪地宣布:“我是个体户。”这称呼真是土的掉渣,放到今天,无异于自称屌丝,无人鸟你。因为自九十年代以来,一直流行称“老板”,开口闭口都是老板,如今不自称“土豪”,根本压不住人了哈哈。
  (待续)

  日期:2017-05-08 20:26:02
  (接上)
  怎么说呢,张四娃开烂了数部载重车和货车,到1986年容山回到军分区工作的时候,他离“土豪梦”,不是越来越近了,反而越来越远了。
  一般人听到他“开烂了数部车”,往往联想到他严重超载、日夜操劳,这样努力地挣票子,那一定能挣到大票子。由于当时人民币的最高面额为十元的“大团结”,一个万元户的一万元,要数很久,因而此话的确切含义,应该理解为:张四娃一年忙出头,一定能挣许多的票子。
  以年收入二万元为例,国人尚不知道点钞机为何物,这二千张大团结,不数到人手软才怪。
  可是,汉语的微妙之处,是同样的文字能读出不同的效果。对了,他严重超载,多拉快跑,可是你知道嘛,为什么后来交通、运管和交警部门,都争着治理超载行为?超载会导致车辆制动系统失灵,翻译成大白话,就是刹车失灵,这话不用再解释了,再解释就太蔑视吃瓜群众的汽车知识常识了。
  总之,他超载,刹不住车,刚好又遇上了骑自行车的敢死队员,非要来硬碰硬。大车的硬度远高于石头,而相形之下,自行车还不如鸡蛋。这次中速对撞,以自行车的完败而结束,张四娃的代价,是付出了五千元的赔偿费。
  别认为五千元一条人命很便宜,那时的人民币含金量太高,放在1982年的背景,很多双职工干了20年,家里的存款也超不过2000元。
  另一次事故的原因是,由于挣钱太拼,他严重疲劳驾驶,也就是边开车边打瞌睡。虽然那时还没有“危害公共安全罪”这个罪名,他实际上已经超前地实行着这项犯罪实践,不过好在这次并无伤害别人,只是自己把车开到崖下去了,车毁了,人未亡,落了个损失过万的结局。
  容山回P城来任职的时候,正好张四娃还躺在医院里,脑袋像上甘岭伤员那样包着纱布,剩下眼睛、鼻孔和嘴巴的呼吸,由于现在医疗条件好,胳膊腿都打上了石膏。
  他见到容山,知道是发小回来了,也许他努力笑了,可是无人能看到纱布后面的表情;他想发言说话,可是生活不像电影,别说唱歌,连吐字也很困难。

  容山根本认不出眼前这个人,就是发小,是光屁股一起长大的张四娃,是那个小时候天天搞地下斗争,敢于从家里天天偷三个馒头给自己充饥的朋友。
  有那么一刹那,容山的眼睛湿润了,他恍惚觉得,眼前这个人,就像刚刚从老山法卡山前线抬下来救护的参战伤员。
  容山动情地回忆起那些苦难的岁月,大声地对四娃当年的无私奉献表示感恩,并祝愿张四娃恢复身体后能跑的更快、更远。无人懂得四娃的表情,他想说话,说不出来;想抬手,抬不起来;他流泪了,可是泪水立即被纱布吸收了,人们看不到。
  临别前,容山双手给张四娃的老婆,送上了崭新的十张大团结作为心意。别嫌少,读者也别计算这些钱能买多少白面馒头,有些牵涉到感情的事,完全无法用金钱来计算。须知,容山给他的父母,也未曾一次性地给过这么多钱。

  这倒不是他不愿意孝敬,作为真正的无产阶级,他本来就没有钱。
  (第四章未完待续)
  日期:2017-05-09 08:41:50
  (接上)
  充当带路党,陪同容山去医院探视张四娃的,正是已成长为超级猛男的王德顺。以他的形象和气质,跟在容山同学的屁股后面,一眼看上去,确实很像容山同志的贴身护卫。
  却说王德顺乘着改革的春风,也是较早当上个体户的那一批人。他没有选择买车跑运输,一是因为他出身普通农家,缺乏张四娃那样的背景,从而也就没有机会接触到时代先锋——东方红拖拉机。连拖拉机也没开过,顺理成章地说,他很难想象自己能开汽车。
  另一个原因,作为一个普通的农村青年,他缺乏张四娃那样的后台。张四娃能开上车,人家有个争气的亲戚在乡里的农村信用社工作。当时的农信社还不算银行,管的不太严,钱是如何存的,又是如何贷的,绝大多数农民都不懂,因为农民根本很少有机会与金融机构打交道。
  对于这种非正式的金融机构,一直以来的状态就像打摆子,一会发烧,一会又发冷。发烧的时候,他到处宣传、求人去贷款,因为上级限令必须在多少个日子内,要把多少钱给贷出去,不然完不成任务,要扣工作人员的工资奖金。
请按 Ctrl+D 将本页加入书签
提意见或您需要哪些图书的全集整理?
上一节目录下一节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