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人的远山(成长励志、校园情感,寻出版)》
第17节

作者: 北国长风999
收藏本书TXT下载
  【一】(6)

  妻子不太相信笔尖朋友的诊断。回到家,她就要给远在广州的哥嫂打电话,想把我的病情告诉他们,让他们多找一些权威专家重新确认一下。我吓得赶快喝止了她。我说,爹妈都在哥嫂家住,一旦让老人知道了,别说给我治病了,恐怕我们一大家人都得去给老人治病,老人哪能承受住这样的打击。妻子说,我只跟哥说,连嫂子也不让知道,这样还不行么。我干脆地回道,绝对不行,哥知道了,就他那个脾性,最先告诉的就是嫂子,而嫂子的心胸肚量和快言快语,不出一天都能让广州所有亲朋好友知道,爹妈要是不知道那才怪了。妻子也了解哥嫂一家人的情况,一时听信了我的话。

  当晚,我按时吃了两粒黄色圆润的小药片。
  渐渐地,我的头开始胀大起来,继而混沌成一片,进入了迷迷糊糊的状态。这期间,身体的不适也出现了,伴有头昏脑胀和肠胃抽搐的感觉。
  半夜里,正昏睡着,我又被渐起的声音惊醒,还是宋歌那悠然又飘忽的声音。大脑虽有些昏沉,却已清醒大半了。我不想在床上折腾,就悄悄下床。离开卧室前,又偷偷看了看妻子。妻子似乎没有察觉,还在呼吸均匀地安睡着。

  下了楼,轻轻推开楼门,来到楼下的院子里。
  院里非常安静,有清脆的秋虫声阵阵响起,把清净的小院烘托出一种安静祥和的氛围。院中有一副石桌石凳,是当初搬家时笔尖送来的乔迁贺礼。我把它摆放在小院中间偏西的地方,又在石桌凳上方架起一个棚子,栽种上了一棵葡萄。此时已是深秋,葡萄藤上的叶子开始枯萎,显得残缺败落。还有几串干瘪的紫黑色葡萄挂在藤蔓上,让人时时记起它曾有过的繁茂与丰盈。
  在鼓形石凳上坐了一小会儿,脑中的声音渐渐小下去,大脑也愈加清净了。
  这时,就有几点光亮从错乱无序的葡萄藤蔓间投射下来,印在略显惨白冷硬的石桌面上,随了夜里凉风的吹拂,不停地变换着方位。这个时候,沿着光影寻去,透过凌乱的枝蔓,遥望见空中一轮明月。它静静悬挂在被城市特有浮尘与霓虹灯污染了的灰蒙蒙的天空里,周边散射出一圈若隐若现的芒光。
  蜗居在这个城市里已有好多年了,却很少注意到城市上空的明月。就如整晚蜷缩在书房里,很少注意到为自己照明写作的灯具一样。只有出差到了外地,到了山野乡村或是空旷高远之处,才会留意起空中的明月,并感受到那横跨时空浓烈如酒一般的幽远情思。

  日期:2017-04-22 16:06:35
  QQ:395431275 邮箱:caohuapeng111@163.com
  【一】(7)
  定定地遥望那轮被藤蔓分割成数片的明月,细细分辨着近乎透明的月体上遍布着的黑斑亮点,久已不在的奇妙情思竟然在尚还迟钝的大脑里渐渐活跃起来。我想到了远古,那时的明月是否也如今晚一样优柔圆润。也想到了古人,想到了“明月几时有”的惘然,“秦时明月汉时关”的怅然。那轮明月也在静静地窥视着地面,窥视着地面上呆愣的我。我想,我们之间似乎有了某种默契,正以一种无可察觉的方式进行着热烈交流。

  打断这种微妙交流的,是妻子。不知何时,她悄悄地站在我身边,把一件厚衣轻轻披在我身上。我惊讶地抬头看着她。在月光映照下,她的脸庞白皙如玉石,白皙中透出一股流动着的沧桑气韵。
  她说:“回屋吧,夜深了,院里太冷,别感冒了。”

  我无言地拍拍她的手背,站起身,随她朝楼里走去。临进门的那一刻,我还是不由自主地抬头望了望中天那一轮明月。
  它还是那样静静地悬挂着,窥视着。圆圆的月体愈加圆润透明,像浸泡在水中的碧玉,散射出优柔的青光,漫漶出一团似乎已经动起来的光晕。上面的黑斑亮点也在动着,像人的脸,有眼睛有鼻子,还有嘴巴。它的眼睛一直在眨着,鼻子在抽搐着,嘴巴也在动着,似乎还在进行着忘我交流和诉说清谈。它像极了一张熟悉又陌生的面孔,在一间白墙壁白病床白被褥的房间里。
  今晚,我也可以枕着这轮明月安然入睡么?
  日期:2017-04-22 21:14:18

  QQ:395431275 邮箱:caohuapeng111@163.com
  【二】(1)
  远山的明月,同样圆润如浸入水中的碧玉,也有着优柔的光晕。更多的是,它有体温,有呼吸,有着母亲一般轻柔的指掌。
  感悟到这一点的那段日子,你与周易的关系,仍在说不清道不明的纠结中继续纠缠着你。

  1981年的中秋节,正好落在秋假里。这是你来远山度过的第一个节日,又是令你一生最伤感的节日。在远山,你注定要与伤感结为一体,甩都甩不掉。这是命中注定身不由己的,没人能替你改变这一切。
  整个秋假,你都是在学校里度过的。
  放假后,校园里空荡荡的,一天里很难见到几个人。虽说学校有教职工家属院,里面时常传出几声大人呵斥孩子或家禽狗猫的声音,只几个起落便悉数归于安静。学校老师大多是单职工,只有自己揣红本吃国库粮,老婆儿女们却是农村户口,家里都有几亩口粮田和责任田。赶上三秋大忙季节,他们也得像农人一样奔回乡下老家,拼命赶收抢种农作物。经常有老师把自家地里收割来的庄稼运送到校园里,还把打下来的稻谷、花生晾晒在学校操场上,也常常就有家禽跟随到操场上伺机抢啄。

  校园东南角上的池塘里,虽是荷叶败落柳叶凋零,渐呈深绿色的水面依旧是鹅鸭们的乐园。它们总是围着岸畔池水嬉戏觅食,吃饱了,洗够了,再跑回岸上晾晒毛羽,或是凑群酣睡,一副优哉游哉的绅士样子。

  你心里当然清楚,整个假期,自己是没地方可去的。周易的厂子虽也采取了轮流歇工的办法,让职工回家抢收抢种,但厂里的机器并未停歇过。因为厂里太过吵闹的原因,更不想看周易那副吊儿郎当的嘴脸模样,你决定在学校里度过一月有余的漫长假期。
  你对周易说,要在学校里复习功课,这里比较安静。周易听信了你的话,说,那你就在学校里住着,饭就回厂里吃。为此,他还专门买了一套煤油炉子和锅碗瓢盆等家什,堆放在他那间至今赖着没挪窝的单间宿舍里。你不好回绝他的好意,就答应他说,早饭和午饭就按往常一样在学校里吃,晚饭可以去厂里,那时周易下班了,能有时间做饭。周易看你一副不容置疑的样子,犹豫半晌儿,最终还是答应了。

  这期间,除了闷在空荡荡的宿舍里,你就到池塘边散步歇脑。再就是,跟看大门的老周头闲扯一通儿,间或下下象棋,以打发无聊的日子。
  日期:2017-04-24 22:19:36
  QQ:395431275 邮箱:caohuapeng111@163.com

  【二】(3)
  直到傍晚时分,天色渐渐暗下来。学校家属院里传出了锅碗瓢盆的磕碰声,还能闻到一缕缕葱花炸锅的香味和炖肉的香气。要到周易那里去吃中秋饭了,一想到这儿,你竟然有种想哭的冲动。
请按 Ctrl+D 将本页加入书签
提意见或您需要哪些图书的全集整理?
上一节目录下一节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