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周笔记(试图讲述一个完整、鲜活的西周)》
第12节

作者: 独孤晓贱
收藏本书TXT下载

  那次朝见也使得公亶父第一次见证了商朝的繁华,繁华的街市,巍峨的宫殿都使得这位长期与草原民族杂居的部族酋长痴迷不已。有些事即使在别人的口中说的天花乱坠也不及自己亲身经历一次来的震撼。这位来自草原的酋长被帝都的繁华震撼了,他第一次深切的体会到了什么叫强盛(殊不知,百年前的商朝才是真正的强盛),也第一次产生了对强盛的渴望。
  如果说三年前的公亶父是因为周族经受的困难而渴望强大的话,那么,此时的公亶父则更多了一份对眼前繁华的爱慕,使他更加的渴望“强盛”。
  回到岐山后,公亶父一直在为实现周族的“强盛”做着默默的努力,但他所做的每一次努力都是谨小慎微。他越是渴望强盛便越是明白这条路的可怕,没有人会坐视一个小国一天天做大,甚至威胁自己的统治。商朝不会,武乙更不会。周族的发展必须控制在商王的容忍范围之内,一旦商王认为周族的发展威胁到了自身的利益,那么灾难将随之到来。
  公亶父每一个重大的决定几乎都要争得商王的首肯或是默许,这看似卑微的举动,正是公亶父的生存之道。晚年的公亶父对周族进行了一次大刀阔斧的改革,这次改革最终确立了进军山西的战略。如此大规模的举动,自然少不了商朝的影子。实际上,在这场进军山西的战略中,从商朝的角度来审视,则是周人在帮助自己清除来自北方的威胁。
  日期:2017-02-06 20:11:42
  此时的商朝,虽在武乙的努力下加强了王权,但处境并未能因此而有大的改观。在商朝的四周仍然存在着潜在的威胁,北边和西边有戎狄之患,东南部古老的夷族又时常侵扰边境,腹背受敌的武乙显得有些应接不暇。
  尤其是夷族的侵扰,使得商朝十分狼狈。这是一支古老而强大的民族,势力范围几乎遍布整个东部沿海地区,她与中原的华夏族、南方的蛮族共同构成了先秦时期我国的三大民族,如今生活在我国境内的许多民族均是从这三个民族衍生出来的。
  夷族和中原王朝的矛盾历来十分突出。早在夏朝时,夷族就曾攻入夏朝都城,险些造成夏朝的亡国。商朝建立后,双方也是矛盾不断,双方势力此消彼长。武丁大帝在位时,凭借强大的军事攻势迫使夷族一度南迁,在商朝中后期形成了颇具影响力的淮夷。武丁死后,商朝国势衰落,淮夷借此机会再次反扑,势力范围一度北上至今江苏北部和山东地区,直接威胁商都朝歌。
  武乙继位之后,为了扭转商朝所处的劣势地位,倾尽全力对淮夷作战。经过二十多年的努力,武乙终于在对淮夷的作战中取得了一些成绩,淮夷强劲势头也再度被打压。此间,商朝付出的代价和经历的艰辛更是外人无法想象的。此时的商朝已不复武丁时的强大战斗力,在遏制淮夷的同时,武乙再也无力去解决来自北部戎狄的边患了。

  正是在此时,西方的周族在公亶父的带领下悄然崛起。周族的卑微、虔诚让武乙相信这是一支忠诚于商朝的力量,并且同戎狄有着很深的仇怨。强大、忠诚、共同的仇恨,这正是一支武乙急需的力量,他需要这样一支力量去帮助自己征战北方,不仅要消除来自北方的威胁,而且要让自己得到一丝喘息的机会。
  当公亶父带着惯有的卑微和虔诚向武乙吐露进军山西的蓝图时,公亶父用极为精准的语言向武乙讲述了周族与戎狄的仇恨,又用极富煽动性的语言描绘了自己将如何的与戎狄作战。当然在这场演讲中,公亶父丝毫没有透露自己对土地的渴望,他所说的每句话都是在从商朝的利益出发,这样的讲述听的身经百战的武乙都感到热血沸腾,几乎和他一拍即合。
  于是这场宏大的蓝图,在怀揣不同目的的两个人之间产生了巨大的共鸣。
  周,就像生长在悬崖峭壁上的野花,感受着万丈悬崖的高度,经受寒冬、风霜、雨雪,将自己的娇艳卑微到骨子里,让自己的根深扎入岩缝中。她在用自己卑微、深沉的命运等待春天,等待开出峭壁上最为娇艳的花朵。

  日期:2017-02-07 09:11:20
  东夷族
  由于近二十年来西方周族的崛起吸引了所有人的眼球,使得我们忽略了东方夷族的崛起。这是一个古老而神秘的民族,在历史上也曾是几度起落。在其过去千余年的发展史中,曾不止一次的搅动着天下局势,在今后的几百年间她依然会是天下格局中不可忽视的一股势力。
  为此,让我们暂时抛开西方的纷争,抽出时间来了解一下这个生活在东部沿海地带的神秘民族。
  东夷族,本名夷族,由于生活在我国东部沿海一带故称东夷族。后来随着族群分崩离析,其主体迁至今我国东南部的淮河流域,所以又被成为东南夷或是淮夷,其实这均是对一个民族在不同时期的称谓。

  东夷族发源于今燕山山脉一带,这里丛林茂密,生活着众多的飞禽。东夷人便就地取材,制作弓箭射杀飞禽走兽,他们以鸟肉或其它猎物为食,用鸟的羽毛编制衣服。为了捕食各种飞禽,智慧的东夷人甚至学会了“鸟语”,在狩猎时通过模仿鸟叫来吸引猎物,这可能是中国最早的口技表演了。由于东夷人的生活与飞鸟息息相关,他们的衣食大多从飞鸟身上获得,久而久之,东夷人便对这些自由翱翔于天际的飞鸟产生了敬畏,作为部族的图腾加以膜拜。据说,东夷族中有相当一部分部落信奉飞翔轻盈的“玄鸟”(燕子),因此后人便将东夷族生活过的这条山脉取名为“燕山”。

  由于东夷人生活在丛林之中,狩猎时离不开弓箭,射箭也成为东夷人必须的生存技能。一个东夷人箭法的高低不但意味着获得猎物的多少,还意味着在部族中地位的高低,东夷族的部落首领除出身贵族外,通常都要具备高超的箭术。一只大弓,一桶长箭几乎是每个成年东夷男人的标配,因此有人认为东夷族之所以称为“夷”,正是取自“大弓”的含义。
  东夷族除在生活上有着自己的特色外,在组织上也有着自己的特色。在东夷族的历史上曾经先后出现过四位赫赫有名的领袖,分别是太昊、少昊、皋陶、伯益。在他们的带领下,东夷族曾经经历过无比灿烂的过往,他们像华夏族一样统一在一个帝王的领导下,以各种飞鸟命名职位,以不同羽毛的服饰区分人们不同的地位,并且用以鸟相关的名字命名节气、四季,形成了一套颇具特色的东夷文化,它的灿烂夺目丝毫不亚于中原的华夏文明。

  后来,东夷部落首领伯益被夏朝迫害致死,进而整个东夷部落受到夏朝的打压,变得分崩离析,纷纷迁离燕山一带,一部分北迁进入东北地区,一部分进入朝鲜半岛,演变为高夷,后来这一支在朝鲜半岛建立了一个叫做高句丽的国家。一部分西迁形成了后来的余无之戎、燕京之戎等戎狄部落。一部分投靠中原政权,并几经波折迁徙至西部陕西一带,这一支后来出现了两个赫赫有名的国家——秦国和赵国(后面我们会有介绍)。还有一支,也是最为主要的一支迁徙到今天的山东境内,并在此重新定居下来。
请按 Ctrl+D 将本页加入书签
提意见或您需要哪些图书的全集整理?
上一节目录下一节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