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绘山海图——推理胜于雄辩!》
第55节

作者: 琴心剑胆何足道
收藏本书TXT下载
  “巴蛇食象,三岁而出其骨,君子服之,无心腹之疾。其为蛇青赤黑。一曰黑蛇青首,在犀牛西。”巴蛇实在是很恐怖的大蛇,大到能吃下象,就算是幼象亦很恐怖,其食的象三年才消化完皮肉,排出的残骨有治疗五脏六腑的功效。“君子服之”,哪来的君子?君子肯定不是过着原始生活的蜀地夏民,而是神人。骨头怎么服?我怀疑巴蛇是个生物制药厂,其建筑的形状像蛇,“其为蛇青赤黑。一曰黑蛇青首,”,若真是蛇又何必强调“其为蛇”,还“青赤黑”?我想工厂呈条状、弯曲、拱顶,入口段是青色,后面段是黑色,间有红色的分区线。述图人只是看到大象进了工厂,没看见大象出来的一幕,又看到神人服用药片的广告影像,便以为那是大象的骨头。生物界中,三年才消化完食物是不大可能的,说象骨有什么药用价值也不靠谱。象进工厂只因载着待加工物料,在山野大自然中,象无疑是最好的运输工具,我们觉得修路筑桥开火车才高级,在神人眼里那是很low的行为。三年我想是有效期之类的说明语,述图人听不大懂,旁边还吵哄哄,不及细想就自以为是的记录了这么一笔。影像里的广告是用述图人听得懂的语言吗?我表示怀疑,大概是里面的神人嘴里说着一边比了个三的手势,当然了,影像中还有药效作用于身体器官的说明图,以及神人先苦后乐的夸张表现。海内经云“又有朱卷之国。有黑蛇,青首,食象。”,我不信书记官就刚好能看见自然界大蛇吞象的一幕。朱卷之国,说明工厂是盘蛇状的,红线是贯穿蛇体而非一节节。象依然没见出来,我想是进厂休息了,厂子既能“食象”,里面肯定有象舍。山经篇里我们已经有了深刻印象,蜀地是神人维护的一方净土。

  “旄马,其状如马,四节有毛。在巴蛇西北,高山南。”旄马在青海湖东侧一带活动,青海湖东侧是宜居地却无国,其乃是生态保护区,青海湖中还有奇物出没。高山应说的是高柳国所在之山,高柳国在海内西经出现。
  “匈奴、开题之国。列人之国并在西北。”,我想三个国皆是禹时代人口播种的成果。海内经云“西海之内,流沙之中,有国名曰壑市。”壑市便是匈奴。又云“西海之内,流沙之西,有国名曰泛叶。”泛叶便是开题,又云“流沙之西,有鸟山者,三水出焉。爰有黄金、【王千】瑰、丹货、银铁,皆流于此中。又有淮山,好水出焉。”,乃是列人所在。述图人述国是凭图像而想,书记官述国是实地考察所见闻。

  海内南经就算讲完了,下面说海内西经。
  日期:2017-09-04 21:28:57
  海内西经
  海内西南陬以北者。
  贰负之臣曰危,危与贰负窫窳。帝乃梏之疏属之山,桎其右足,反缚两手与发,系之山上木。在开题西北。

  大泽方百里,群鸟所生及所解。在雁门北。
  雁门山,雁出其间。在氐国西。
  高柳在代北。
  后稷之葬,山水环之。在氐国西。

  流黄酆氏之国,中方三百里;有涂四方,中有山。在后稷葬西。
  流沙出钟山,西行又南行昆仑之虚,西南入海,黑水之山。
  东胡在大泽东。
  夷人在东胡东。
  貊国在汉水东北。地近于燕,灭之。
  孟鸟在貊国东北。其鸟文赤、黄、青,东乡。
  海内昆仑之虚,在西北,帝之下都。
  昆仑之虚,方圆八百里,高万仞。上有木禾,长五寻,大五围。
  面有九井,以玉为槛。面有九门,门有开明兽守之,百神之所在。
  在八隅之岩,赤水之际,非仁羿莫能上冈之岩。
  赤水出东南隅,以行其东北。
  河水出东北隅,以行其北,西南又入渤海,又出海外,即西而北,入禹所导积石山。
  洋水、黑水出西北隅,以东,东行,又东北,南入海,羽民南。
  弱水、青水出西南隅,以东,又北,又西南,过毕方鸟东。
  昆仑南渊深三百仞。开明兽身大类虎而九首,皆人面,东向立昆仑上。

  开明西有凤皇、鸾鸟,皆戴蛇践蛇,膺有赤蛇。
  开明北有视肉、珠树、文玉树、玗琪树、不死树。凤皇、鸾鸟皆戴瞂。又有离朱、木禾、柏树、甘水、圣木曼兑,一曰挺木牙交。
  开明东有巫彭、巫抵、巫阳、巫履、巫凡、巫相,夹窫窳之尸,皆操不死之药以距之。窫窳者,蛇身人面,贰负臣所杀也。
  服常树,其上有三头人,伺琅鳌�
  开明南有树鸟,六首;蛟、蝮、蛇、蜼、豹、鸟秩树,于表池树木,诵鸟、鶽、视肉。
  “海内西南陬以北者。”海内西南陬乃指青藏高原。述图人是彼此商量好了,以使所述内容不相重复,脉络清晰,便于记忆。

  “贰负之臣曰危,危与贰负窫窳。帝乃梏之疏属之山,桎其右足,反缚两手与发,系之山上木。在开题西北。”疏属之山是今马鬃山,在开题之国西北。述图人见的是雕像,海内经谓之“相顾之尸”,相顾的是危之尸与贰负之尸,贰负之尸出现在海内北经。
  “大泽方百里,群鸟所生及所解。在雁门北。”北山首经称其为泰泽。
  “雁门山,雁出其间。在氐国西。”即北山首经的雁门之水出处。
  “高柳在代北。”“代”该是错笔,原为“氐”才对。高柳民是北山首经远征队后裔。我们还能记得,北山首经远征的末程钻进了山里,祁连山脉中有一条狭长的宜居带。
  “后稷之葬,山水环之。在氐国西。”,海内经云“西南黑水之间,有都广之野,后稷葬焉。爰有膏菽、膏稻、膏黍、膏稷,百谷自生,冬夏播琴。鸾鸟自歌,凤鸟自儛,灵寿实华,草木所聚。爰有百兽,相群爰处。此草也,冬夏不死。”,经文中黑水指黄河,可见后稷葬地是块风水宝地,理解其最好是看下面的卫星图。
  “流黄酆氏之国,中方三百里;有涂四方,中有山。在后稷葬西。”,海内经云“有国名曰流黄辛氏,其域中方三百里,其出是尘土。”,理解其最好是看下面的卫星图。
  “流沙出钟山,西行又南行昆仑之虚,西南入海,黑水之山。”,经文中海指高原湖泊,黑水指澜沧江,述图人和书记官为河流起名不大同。流沙出现的颇为奇怪,地理上看该地区没有理由形成流沙,然而确实有流沙,当然今天看到的是不流的沙土已成泥土,正如经文所言,面积颇为广阔。理解其最好是看下面的卫星图。流沙从何而来?“流沙出钟山”说明了一切。沙土是出自钟山,钟山的地下是空的,是烛阴所居,亦是不周山之地锥通往的众神所居。从出土量看,地穴延伸极深,容积巨大,我估计有连通到青海湖下和昆仑虚下。地穴入口在卫星图上就如同倒塌的不周山般清晰可见,当然是被掩埋的。看下卫星图。

  日期:2017-09-04 21:44:25
  “东胡在大泽东。”,“夷人在东胡东。”,其人皆该是北山首经远征队后裔。书记官海内经中未述两国,但大荒北经中的儋耳之国对应东胡、毛民之国对应夷人,儋耳之国前面说过是承袭聂耳国俗名,但已迁居到大泽附近,我们知道任姓一族有迁居的爱好。大泽是千里的大泽,儋耳之国要不是驱走就是同化了东胡。毛民之国大有来头,大荒北经云“有毛民之国,依姓,食黍,使四鸟。禹生均国,均国生役采,役采生修【革台】,修【革台】杀绰人。帝念之,潜为之国,是此毛民。”,说明禹有私生子在神界,均国该是禹与圣姑所生,均国的孙子修【革台】在神界犯了杀人(绰人该是神人而非神)重罪,按神界律法那是一定要偿命的了,但帝念着禹治水和定九州的功劳,也可能有别的因素,反正对修【革台】特别照顾,将其藏到了夷人所在地,让他做了一国之主,其国是夏民之国,不归神界统辖。

  “貊国在汉水东北。地近于燕,灭之。”述图人顺目光走向先看到燕,那没什么可说的,目光转往下,干嘛转下呢?东边乃是海外,隶属神界。燕即是商,那是商的遗民所在地,商已被周所灭,自然不能再称商而改称燕。《诗经商颂玄鸟》曰:“天命玄鸟,降而生商。”,《史记.殷本纪》“三人行浴,见玄鸟坠其卵,简狄取吞之,生契。”契为商祖,简狄是帝喾妃,玄鸟乃是燕子。西周的统治中心在渭河平原,都城镐京(西安附近),姬满时代周人活动地盘也不大,商的遗民继续在原居地活动,便称其地为燕。商曾经的统治地很大,多数还是在中原地区,不服周统治的商遗民还是有的,洛阳一带的貊国就是,闹独立的下场就是被灭国,其国民跑去了东北很远处,又建了个肃慎国,那和神界的肃慎之国没关系,不过情形是类似的,都是因反叛被灭了原国流落他方,敢不肃慎?述图人记录貊国不知是何用意,显然周人还未进驻那里,其地仍算夏民所在的海内,难道貊国是在姬满时代被灭?

  “孟鸟在貊国东北。其鸟文赤、黄、青,东乡。”,东边才是孟鸟的家乡,意为孟鸟是从泰山飞来的,孟鸟所在应是河林,山经篇中有提。
  述图人将“海内西南陬以北者”的一条线路说完了,然后说西南陬,重点是昆仑虚。他很清楚,昆仑地界已经为夏民所进驻,穆王的西征使他清楚的见识了此情形。神界在昆仑地界的存在已大都转移,主要是转移去了西北方向—天山山脉和阿尔泰山脉。
请按 Ctrl+D 将本页加入书签
提意见或您需要哪些图书的全集整理?
上一节目录下一节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