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绘山海图——推理胜于雄辩!》
第38节

作者: 琴心剑胆何足道
收藏本书TXT下载

  事无绝对,《竹书纪年》云,商帝廑八年时“天有妖孽,十日并出”,那应该是神国动乱的前兆,十六年后“泰山震”,那都是很后的事了,至少是距离羿的时代。羿做了好事不留名,但人民是忘不了英雄的,后羿射日遂能流传后世,然而知道内情的人并不多,西汉淮南王刘安算一个,唐朝大诗人李白也算一个。嗯?是的,读李白的诗《古朗月行》:“小时不识月,呼作白玉盘。又疑瑶台镜,飞在青云端。仙人垂两足,桂树何团团。白兔捣药成,问言与谁餐。蟾蜍蚀圆影,大明夜已残。羿昔落九乌,天人清且安。阴精此沦惑,去去不足观。忧来其如何?凄怆摧心肝。”说朗月为何扯上乌,诗人分明暗示,九乌乃夜里出来捣乱的,呵呵。刘安和李白,八竿子碰不到的两个人,怎么皆知道射日内情?嗯,他俩有个共同点——喜欢学道,都差不多成为道士。我说过,先秦的人都是笃信鬼神的,但信鬼神不等于敬鬼神,诸子百家里,法家、纵横家不敬鬼神,儒家、墨家很敬鬼神,道家很有意思,态度在敬与不敬之间——鬼神是神人所生,神人也是人,我要学神人!道家衍生出道教,道教进一步提出,我要学成神人!我们今天所知的上古神话多出自道家典籍,如《庄子》、《列子》、《淮南子》。道教则贡献大量神话,有的疑幻似真,像北宋围棋国手刘仲甫与骊山仙姥的对弈,有《呕血谱》问世。我不是宣扬迷信,但若神人是真实存在的,焉知没有几个学道者真的请教于神人,进而成为得道高人。刘安、李白或许没见过神人,但从高人那里听说神话真相是极有可能的。

  日期:2017-09-01 09:04:01
  好像扯远了,回到经文,寿华之野上羿射杀了凿齿,乃是除暴安良。往下是三首国,“其为人一身三首。”我选在汉水出山口处,一是出于整体分布的考虑,二是我想起了中次七经苦山征队的起点便在那附近,而队伍中有三个神使是人面三首,非常特别,为其他征队所不见。

  往下是周饶国,“其为人短小,冠带。”大荒南经云“有小人,名曰焦侥之国,几姓,嘉谷是食。”
  亦是言其,不过像是忽然想起塞入进经文的,经文中所处位置不大对。不论这个,周饶国民在淮河流域种植大面积的优质谷物,该是供应神人的,本身也应是神民,其国乃是神人粮食基地。禹时代的神耕父不知还在不在。
  再往下是长臂国,“捕鱼水中,两手保操一鱼”、“ 捕鱼海中”,无疑是基因改造过的人种,手臂很长适于捕鱼,如同身体短小适于耕作,又是水又是海的,该是指洪泽湖到太湖的大片水域,长臂国该是神人的渔业基地。海边?那是海外东经的范围,海产亦比不得淡水产。
  “狄山,帝尧葬于阳,帝喾葬于阴。爰有熊、罴、文虎、蜼、豹、离朱、视肉;吁咽、文王皆葬其所。一曰汤山。一曰爰有熊、罴、文虎、蜼、豹、离朱、【丘鸟】久、视肉、虖交。其范林方三百里。南祝融,兽身人面,乘两龙。”我认为狄山在黄山地界,该是东段,其景物描述就俨然是神界,从述图人布向上看亦该是长臂国以东以南,且述的是海外,海外东经中亦有地理呼应,以后会讲到。这就耐人寻味了,黄帝葬在了昆仑虚,颛顼葬在了附隅之山,帝尧、帝喾葬在了狄山,都是神界(我不是否定如今的帝陵,古人为了祭祀方便移葬帝亦是有可能的,就算是神主牌也很值得祭拜不是,古人拜得,今人自然也拜得),他们是真的向往神能复活他们,还是有别的想法?首先我要说明,这四位帝都是寿终正寝的,完全有时间考虑将身葬于何处并施行之,帝舜和帝禹则是南巡途中暴亡,葬哪里由不得他俩。从叶落归根、魂归故里的人性看,难道他们原是神人?若黄帝是神人,则他身后诸帝直至周王室皆是神人血统。“吁咽、文王皆葬其所。”文王只能是周文王,吁咽何人?从帝尧、帝喾的关系对应看,吁咽当是周武王。大荒南经“帝尧、帝喾、帝舜葬于岳山”只是帝女的敷衍之词,书记官不想便记了,竟忘了帝喾即是帝俊!岳山并非实指,乃泛指雄伟高大有特殊地位之山。“其范林方三百里。”指种植林。“南祝融,兽身人面,乘两龙。”神祝融司南方,同时乘两条龙不大可能,该是乘两龙拉的车,兽身不知啥样,想来是四足,那就有些奇怪了,如何就能杀得了鲧?(海内经云“帝命祝融杀鲧于羽郊。”),先存个疑吧。海外南经就算说完了,下面说海外西经。
请按 Ctrl+D 将本页加入书签
提意见或您需要哪些图书的全集整理?
上一节目录下一节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