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战国与中国明朝(原创长篇、每日更新)》
第47节

作者: 千成葫芦
收藏本书TXT下载
  传说有一个故事,说的是万历皇帝有一天白天在后宫睡眠时(可能是午休),梦见了一位美髯(rán,胡须)大臣在身边,这位一表人才的大臣好像在向自己陈述什么事情。过了一会,万历皇帝醒了,感觉很奇怪,就问侍从是怎么回事,想要解解梦。侍从说:“陛下所梦之人就是将来的太平宰相。”后来,万历皇帝见到了张居正,随即想起了梦中的美髯大臣,就对侍从说:“这大概就是我在梦中所见之人吧!”

  上面的这个传说故事,即使是人们虚构出来的,也不难看出:张居正受到时人的敬重。张居正受到很多人的推崇,比如梁启超认为张居正是“明代唯一的大政治家”,李贽(zhì)(人名,明代思想家、文学家)认为张居正是“宰相之杰”,黎东方(人名,被称为“现代讲史第一人”)则称赞“以施政的成绩而论,他(张居正)不仅是明朝的唯一大政治家,也是汉朝以来所少有的。诸葛亮和王安石二人,勉强可以与他相比”。

  万历首辅张居正,在位期间,兢兢(jīng jīng)业业,他的治国理政、教育万历,极为勤恳。张居正改革先是实行考成法,按照考成法的要求,每件政事都要有专人负责,明确完成时间,最后在张居正为领导的内阁的监督下各负其责。还有考成法的辅助行动,万历二年(1574年),张居正命令工匠制作出御用屏风,用屏风教导十几岁的万历皇帝。这种屏风,中间三扇绘制明朝疆域,左面六扇列上文官的名字和官职,右面六扇列上武官的名字和官职,并且,把这些名字和官职都用浮帖来镶上,以便更换。每过十天,就要根据官员的任免调动来更新浮帖。张居正用这种屏风,一方面,配合考成法来监督文武百官的行政办事;另一方面,教导年幼的万历皇帝来认知明朝疆域、文武百官,起到了不错的效果。

  张居正,以他一人的意志与权威,推行了改革大计,实现了庞大的大明王朝的官场模式的高效率运转。他上台之后,还解决了新朝官员和旧朝官员的融合问题。俗话说“一朝天子一朝臣”,万历年间的任免官员,很大程度上是取决于张居正的态度和意见,张居正基本上还是立心为公的。有一件事例:张居正上台后,江南一带出现了一件田产的诉讼案,被告者是张居正的老师徐阶的儿子,审理这件案子的是徐阶的仇人高拱的门生。这个高拱的门生认为此案难以办理,就提出辞职。张居正了解到情况,亲自给徐阶写信,表明了要立心为公、正当办理此案,还给审理此案的高拱的门生写信,说是很看好他,希望一同立身为国、公事公办。最终,案件被顺利办理下来。通过这件事,说明了张居正把万历年间和隆庆年间的新旧官员很好地融合在了一起。

  张居正有过对自己为政的总结:自从我任职以来,一切付之于大公无私,谦虚谨慎,观察事物,明正己心、严肃行动。执法必严、铁面无私,广纳贤才、不看出身(原文:故自仆受事以来,一切付之于大公,虚心鉴物,正己肃下。法所宜加,贵近不宥(yòu),才有可用,孤远不遗)。
  日期:2017-04-03 11:11:26
  第四节:忙碌
  下半部分

  日本战国:忙前忙后的织田信长
  日本天正二年(1574年),织田家遭受了武田家的进攻,两家争雄开始了。
  武田信玄之子、武田家实际掌权人武田胜赖(人名)率领大军,从织田家东部攻入织田家领地。短时间内,武田军攻下了十几座织田家的城池,将美浓国东半部分攻取下来。同年五月,武田军再度出击,武田军这次军事行动的攻略目标是与织田家同盟的德川家的城池——高天神城。武田大军开进了德川家领地,自认为难以抗衡的德川家的家主德川家康马上向织田家请求援军。织田信长接到求援信息后,援军慢慢悠悠地开过来,走了整整一个月,织田援军还没有到达德川家前线。而在前线,武田胜赖下令强行攻打高天神城。最终,高天神城陷落。

  高天神城的陷落,对于德川家并不是重大的军事打击,织田军缓缓而来,是出于织田信长的战略意图。织田信长的意图,在于利用高天神城为弃子,丢掉这块局部战场,谋取全局的主动。更重要的是,织田信长想要使武田胜赖在日后的指挥作战中骄傲自满、轻敌冒进。
  高天神城的攻陷,对于武田家统帅武田胜赖而言,是值得大加标榜的事情。武田胜赖陶醉于父亲死后自己取得的第一场胜利,他炫耀起来:连父亲武田信玄都没能攻下来的城池,我武田胜赖却攻下了这座城池。
  既然织田家与武田家的战略目的都已达到,武田家、织田家分别返回根据地,但双方的战争态势是一触即发。
  撤军回到根据地的织田信长,面对着三起一向宗的大暴动。一向宗的三处大规模聚居地石山本愿寺、伊势国长岛地区、越前国(均为地名)组成了三角之势,都展开了反对织田家的暴动。
  织田信长决定:第三次征伐长岛,集结数万人马的织田军杀向长岛地区。曾经两次征伐长岛失败的织田军,见到长岛地区的一向宗以及民众,可以说是:仇人见面,分外眼红。合围了长岛地区的织田军,在织田信长的严令下,又开始了一场屠杀:无论男女老幼,一律杀死。在这场屠杀中死亡的一向宗信徒和民众的总人数至少有两万人,有人将这次的事件称之为“长岛血泪”。织田信长的这种残忍的暴行,不把人当人,是要为此付出代价的。

  第二年(日本天正三年,即1575年)三月,忙前忙后的织田信长发布“德政令”。这种“德政令”,就是针对穷困潦倒的公卿大臣们,施以恩惠,用来收买人心。
  同月,织田信长在日本京都遇见了一位本书提到过的人物,也就是那个今川家的败家子——今川氏真。此时,这个败家子自称是德川家的使者,又献给了织田信长名贵的茶器。其后,织田信长在京都举行了一场盛大的蹴鞠(cù jū)表演大会。蹴鞠,就是古代的一种用脚踢球的体育运动,相传是从中国发明、流传出来,用以娱乐、健身(有时也用于练兵),有些类似于现今的足球运动。这场蹴鞠表演大会,就是展示今川氏真的高超球技的机会。

  今川氏真在蹴鞠表演大会上格外引人注目,精湛(zhàn)的球技博得了众人的阵阵喝彩。喝彩的背后,隐藏着历史上的莫大讽刺!今川氏真的父亲今川义元在十五年前兴兵上洛,谋求踏上京都的土地,结果身死军败。然而,此时的今川氏真凭借着蹴鞠的技术,居然到了京都去表演,他用自己独特的方式实现了今川义元的踏上京都的心愿。当然,从这场蹴鞠表演大会当中,也能看出今川氏真的没心没肺。想当年,今川义元死于上洛途中的织田军的奇袭,而今,这个败家子今川氏真为织田信长表演蹴鞠,不知道他在表演时,在杀父仇人织田信长眼前会有何想法。

请按 Ctrl+D 将本页加入书签
提意见或您需要哪些图书的全集整理?
上一节目录下一节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