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大名著中的那些人(外加金瓶梅)》
第22节

作者: 天权国学社
收藏本书TXT下载
  日期:2018-02-02 23:40:47
  外戚与宦官最后的斗争
  接着上一段说,刘禅前面不远就有一个被权臣拿掉的皇帝死于非命,他就是汉献帝的前任,汉少帝刘辩,杀他的人是董卓。当然,本来董卓没想杀他,但少帝让董卓废了之后有点不甘心,没事写诗,最后两句是“何人仗忠义,泄我心中怨?”这就是想要找人灭董卓的意思,明的衣带诏,董卓可没有曹操那样的容忍度,直接就毒死了少帝,其实少帝的死还和自己的不安分有关。不过这也是东汉最后一场宦官和外戚政治斗争的最终结局。

  外戚和宦官的斗争是贯穿东汉二百年的一个主旋律,东汉第三个皇帝汉章帝之后,即位的皇上以学龄前的居多,偶尔有几个大点的,也就是小学生的年龄。让他管理国家有点难为他了,这就必须有人帮忙,外戚和宦官为了争夺帮忙的资格一直在大打出手。
  宦官不用说了,就是皇宫中经过特殊处理的工作人员。外戚指的是皇上妈妈这头的亲戚,主要以舅舅为主,最著名的是梁冀,“跋扈将军”,人家可是有过弄死皇帝的光辉事迹。当然,梁冀的最后结局是被五个宦官给搞死了,这五个宦官弄死梁冀之后,全部封侯,作为阉人,这也是创造历史了,人称五侯。唐朝韩竑写的《寒食》那首诗还有一句“日暮汉宫传蜡烛,轻烟散入五侯家。”
  到了三国的开篇,东汉末年,外戚和宦官的对阵双方为:以大将军何进为首的外戚队和以十常侍为首的宦官队。十常侍这边虽然称为十常侍,其实是以张让、段珪为首的十二个人。看着好像是宦官这边阵容强大,但何进的外戚队这边有一个强有力的条件,兵权在他这边。而且作为第三股力量的士人队伍这个时候是和何进站在一起的。
  士人是当时的读书人,这个阶层的特点是从来没有真正掌握过国家的大权,但是不管外戚和宦官哪一方面的的人物当权,他们都敢对于执政者提出尖锐的批评,因为这两方面势力上台后的表现都不怎么样,国家一天不如一天,所以这些读书人看不惯,总是要说点什么,这批人又被称为“清流”。正是因为清流谁都不服的风骨,所以什么时候都不落好,总是被迫害和打击的对象。但是,也正是因为他们的傲岸风骨,所以在民间赢得了广泛的推崇,所以也是一个不可忽视的力量。

  那么这批读书人怎么和外戚搞到一起去了呢?两个原因,一是自从梁冀倒台之后,宦官长期掌权,外戚和士人同时被打压,都处在低谷的两拨人就容易产生联合的愿望,就像三国时期的孙权和刘备,面对曹操的威胁,选择联合抗曹。更主要的是何进这个大将军虽然是杀猪的出身,但和梁冀不一样,他很尊重这些士人,向他们传达出友好的信号,在他的身边大量召用有名望的人物,以抬高自己的身份,所以很多有声望的读书人就站到了何进这边。

  日期:2018-02-04 23:28:19
  二比一,又有兵权,这场斗争没有悬念啊。其实不是,外戚方的领军人物何进的脑袋不大灵光。灵帝死了以后,他立自己妹妹生的刘辩为皇帝,就是前面说的汉少帝。然后消灭了支持刘协,也就是后来的汉献帝的董太后一家,这些做的都算干净利索。唯独到了对宦官这儿,他听了袁绍的建议,要召集四方带兵的实力派人物进京剿除宦官,来个斩尽杀绝。这绝对是大脑进水的表现,当时的形势,就像曹操劝他时说的:“宦官之祸,古今皆有;但世主不当假之权宠,使至于此。若欲治罪,当除元恶,但付一狱吏足矣,何必纷纷召外兵乎?欲尽诛之,事必宣露。吾料其必败也。”就是说对付这些宦官,他们没有兵权,皇上不给他们权力,他们就什么都没有,所以应该是首恶必办,胁从不问,所以抓那几个当头的就行了,那么找个监狱管理人员就够了,招那么多有兵权的武人,这就要惹祸啊。何进不听曹操的,琢磨着曹操是宦官养子的儿子,是不是有点胳膊肘往外拐,大饼卷炸丸子,架炮往里轰啊。从这一点就可以看出来,何进就是一个杀猪的,给他放在这个位置,其实是对他的不负责任,一把好牌让他打臭了。

  再看看宦官方面,兵权在人家手里掌握,就像刀把子攥在人家手里,随时有可能给你脖子上来一下子,但十常侍垂死挣扎的表现比何进要出色的多。灵帝刚死的时候,当时在何进手下的袁绍杀了骞硕,本来何进就要顺势杀尽宦官。这时候张让去找何进的妹妹何太后哭去了,这一哭就管用了,保住自己性命。再往后,董太后觉得何家权力太重,想要反击,也找张让商量。张让给她出主意:“娘娘可临朝,垂帘听政;封皇子协为王;加国舅董重大官,掌握军权;重用臣等;大事可图矣。”虽然这里有让太后重用自己的意思,但这样的做法是当时董太后的最佳选择,相比于何屠夫,张让的政治头脑要强的不知道有多少。但没用,还是那句话,刀把子在人家手里攥着,对方要做的只是下定决心,那么你就只能等死了。

  不过就这样张让们也没等死,临死还拉上了何进当垫背的。所以,东汉末年最后一场宦官和外戚的斗争最后的结局就是:一把好牌但是不会打的外戚和没什么牌,挣扎也没什么用的宦官方面同归于尽,然后掌握兵权的各地武人开始登上历史舞台,武人习惯用刀说话,所以中国就陷入了军阀割据的乱世。如果把士人也算作一方的话,那么外戚、宦官和士人也算是一个小的三国,而他们斗来斗去,最后让位给了武人,而武人是外戚找来的。这真的很像后来的三国纷争,曹家招来了司马家,最后三国谁都没胜利,便宜了司马晋朝,难道说东汉末年开启三国大幕的这一场斗争其实已经预示了后面这一百来年的历史?

  武人上位的代表人物就是董卓,一时权倾朝野。
  这个时候宦官已经杀光了,外戚也几乎绝种了,董家让何家杀了,何家也死干净了。汉献帝还太小,没有娶亲,创造不出新的外戚,下一次外戚再做挣扎就是和曹操了,现在还离得远。倒是这帮士人,一直也没掌过权,也就没绝过迹,外戚和宦官倒了,武人又压到头上,他们又继续和武人作斗争,还真一度看到点希望,咱们下一段就说说士人最后的努力。
请按 Ctrl+D 将本页加入书签
提意见或您需要哪些图书的全集整理?
上一节目录下一节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