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大名著中的那些人(外加金瓶梅)》
第16节

作者: 天权国学社
收藏本书TXT下载

  对于范疆张达二人来说,只剩下一条路了,就是把这个不讲理的上司杀了,否则他们俩也没活路。泥人还有三分土性儿呢,你把人家逼得没路走了,自然会招来反抗。不过可怜这俩人,带着张飞的人头跑到东吴,结果后来刘备伐吴,孙权还把这俩人当成讲和的筹码又交给刘备。他们被万剐凌迟,割成了碎片。没办法,无论什么时候,小人物都是那个被侮辱与被损害的。就在《三国演义》里面,小人物的悲剧比比皆是,下一段,咱们就来聊聊这些令人同情的小人物。

  日期:2018-01-16 19:47:23
  小人物的悲哀
  《三国演义》是一部描写帝王将相的小说,但也必须有一些小人物穿插其间,而这些小人物大部分的下场都不怎么好,下面我就说这么几个。
  上一段说到了,张飞手下的几个倒霉的小人物。其实还有一个小人物跟张飞有关。第六十三回“张翼德义释严颜”,张飞带兵打到巴郡城下,守巴郡的是老将严颜。原文写张“飞教离城十里下寨,差人入城去:‘说与老匹夫,早早来降,饶你满城百姓性命!若不归顺,即踏平城郭,老幼不留。’”这傻小子进城,原封不动把这话都说给严颜了。结果严颜二话不说,“唤武士把军士割下耳鼻,却放回寨。”稀里糊涂,鼻子耳朵全没了。到后来张飞设计抓住了严颜,严颜当面大骂张飞,张飞喊着要杀这老头儿,老头儿毫无惧色,这就要英勇就义。张飞一看,乐了,原文写“回嗔作喜”,下来亲自解开了严颜的绑绳,然后“取衣衣之,扶在正中高坐,低头便拜曰:‘适来言语冒渎,幸勿见责。吾素知老将军乃豪杰之士也。’”然后“严颜感其恩义,乃降。”严颜投降了,皆大欢喜,可那个被割了耳朵和鼻子的小兵呢?就只能认倒霉了,这要是在战场上被杀也没的说,这种方式纯属对人的侮辱。《三国志》上说张飞“爱敬君子而不恤小人。”就是对下面人很粗暴,他就是对严颜这样的大人物有好脸色,那个小兵不在他考虑范围之内,谁让您碰上这样的领导呢?认倒霉吧。

  当然,倒霉的不只是张飞手下的士兵。话说官渡之战,许攸投降曹操,给曹操献计,让曹操去乌巢烧袁绍军队的粮草,曹操立即执行。在人马出动的当夜,袁绍这边的谋士沮授夜观天象,发现了粮草被劫的危险。这个夜观天象是否靠谱,还是沮授瞎猫碰死耗子,这个不在我们的讨论之列,就说沮授发现了安全隐患,要去提醒袁绍。可这会儿沮授因为说了让袁绍不爱听的话,已经被看管起来。袁绍不想见他,沮授硬闯进袁绍的大帐,结果袁绍喝了点儿酒,睡的正美呢。沮授把他惹烦了,他不但不听,还命令对沮授严加看管,直接杀了原来看管沮授的牢头,这位算是倒了血霉了,这能算疏忽职守吗?

  就算他算,还有比他倒霉的。再往前捯,十八路诸侯讨董卓,孙坚是先锋,袁术负责管理后勤辎重。但这十八路诸侯从来就没有一条心过,有人给袁术出主意,“孙坚乃江东猛虎,若打破洛阳,杀了董卓,正是除狼而得虎也。今不与粮,彼军必散。”这就是让袁术断了孙坚的后勤供应,拖他后腿。这个主意和袁术那是一拍即合,臭味相投,袁术没有不听的道理。但孙坚也不是好惹的,直接带人找来了。袁术吓傻了,直接杀了那个出主意的人,用来平息孙坚的怒火。当然,这小子不出好主意,也是活该,但他的主子袁术责任更大吧,没办法,替罪羊历朝历代都有。

  日期:2018-01-18 22:27:33
  要说这小子活该,我再说一个真冤的。这就到了后面,诸葛亮七擒孟获那里。孟获手下一个酋长董荼那有心追求进步,活捉了孟获,送到孔明这里,这就是二擒孟获。结果孔明问孟获服不服,孟获当然不服,要服就没有后面那五擒了。孔明一听他不服,好吧,放回去吧。孟获一回去,头一件事就是把董荼那杀了。毛宗岗先生在这儿批了一句“好狠蛮子”。
  其实这是蛮子狠的事吗?任何一个当头的,手下这么背叛他,都不会手下留情吧。看看范疆张达什么下场,怎么不说刘备狠呢。孔明放走孟获,董荼那的下场就已经注定了。孔明可能因为事务繁杂,没想到他的事情。不过孔明不是个大大咧咧的人,更有可能是孔明要收服的是领头的孟获,至于他手下的人,压根儿不在诸葛丞相的考虑范围之内,生死都无所谓,孔明不想费心思去考虑他们的死活。可怜董荼那,他可是主动弃暗投明,为诸葛亮效力,最后却是这么个下场,他的性命没人关心。到后来孟获降服,一片其乐融融景象,这个冤死的董荼那,恐怕早就被人忘到脑后了。

  要说袁绍、袁术这些人不是块好饼,在他们手下倒霉还没话说,那孔明可是绝对的正面人物,也不拿小人物的生死当回事。您可能会感叹,小人物活着就是很难得到公平。您别忙,我告诉您,小人物死了以后,到了阴曹地府,仍然得不到公平。第七十八回,曹操死了,在他死之前,死在他手里的人集体来向他讨还血债。这里面都有谁:伏皇后、董贵人、二皇子、伏完、董承等。您注意一个问题没有,这里面少了一个人。谁啊?仓管王垕。曹操讨伐袁术时,一度军粮供应跟不上了,王垕去跟曹操汇报这个事。曹操让他用小斛发粮,也就是用鬼称啊,克扣粮食。那当兵的肯定不高兴,怨声载道是必然的。然后曹操把王垕叫过去,跟他说:“现在大伙意见很大,弄不好不但袁术打不下来,还有可能哗变。所以我得向你借个东西平息众怒,你可别小气。”王垕一听,“您要借什么?”曹操说:“就借你脑袋用用。”然后就让人把王垕推出去杀了,把人头挂在高竿上示众,说是王垕盗卖军粮,用小斛发粮,现在我已经把这个蛀虫查出来了,斩首示众。这一下大家的怨气都没了,一看丞相执法严明,一心一意维护广大指战员的利益,无不士气大振,仗还就打赢了。

  您看,所有死在曹操手里的,最冤的就是这个王垕,要说那几位皇亲国戚,还都是他们先算计的曹操,没算计过才死曹操手里的,就王垕是完全被曹操算计死的。要说讨还血债,他是最有资格的,但这里面就没有他。您看了吗?到了那边,仍然讲究个三六九等,讨还血债也分级别,级别不够的,多冤也得靠边站。
  我说实话,有资格站在那儿讨还血债的那几位都没什么可冤的,无论是从因果关系还是从能力来说,他们都属于活该。伏皇后那一家子废物就不说了,国舅董承救过驾,应该还算个有能力的,可您看他弄那个衣带诏弄成什么德行,这人也就是个白吃饭的。既然说到这儿了,下一段咱们就聊聊那可笑的衣带诏。
  日期:2018-01-20 13:12:45
  玩闹的衣带诏
  衣带诏这个事在《三国志》当中有所记载,在曹操的传记当中,只记载了刘备“阴与董承谋反”,就是刘备和董承密谋推翻曹操。在刘备的传记当中,提到了董承接受了汉献帝的衣带诏,让他们诛杀曹操,参与密谋的那几个人就是《三国演义》里提到的那几位,就是没有西凉太守马腾,然后就是“事觉,承等皆伏诛。”就是事情败露了,董承这几个密谋的人都被杀。这里也没有曹操发现衣带诏之后进宫行凶,杀了怀孕的董贵妃的情节,这应该是罗贯中先生为了强化曹操“国贼”的形象而进行的艺术加工。
请按 Ctrl+D 将本页加入书签
提意见或您需要哪些图书的全集整理?
上一节目录下一节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