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法器》
第58节

作者: 水哥
收藏本书TXT下载
  张元富愣了一愣,“这又是什么意思?”
  唐晨不假思索地说道:“所谓相土尝水,要追述到先秦的春秋时期了。在《吴越春秋》记载:‘子胥乃使相土尝水,象天法地,造筑大城,周回四十七里。陆八门,以象天八门;水八门,以法地八聪’。‘相土尝水’是了解土质和水情,‘象天法地’指观天象和看风水,这是伍子胥的建城大纲。伍子胥建阖闾城,也是现在的苏州城。远在二千五百多年前的伍子胥“相土尝水”,精心选择城址,别具匠心设计城市水系,建造了这座独一无二的名城,呵护了二千五百年的苏州子民。俗话说,有天堂,下有苏杭。苏州城几乎和所有自然灾害绝缘,断无地震、干旱和洪涝,唯有台风天才能对苏州城造成一点点危害,这和伍子胥择地建城是分不开的。当然,如果长江泛滥,苏州城作为下游,应当也不可幸免。这是大环境使然,可不是风水不灵了……”

  顿了一下,唐晨又继续说道:“尝水法,像你说的,检测水质。以水味香清纯,冬温夏凉为吉;以水味涩苦,深浊异味则不吉。至于相土法嘛,是用专门的秤尺称量。一斗土。六七斤为凶,八九斤为吉。十斤以则是大吉。之所以要相土尝水,主要是风水认为,凡石要细腻可凿,土要坚实难锄,石刚燥土松散则不吉。水是生命的源泉,没有水没有人,吉地不可无水。也是说,古代的相土尝水法。相当于现代的地质水报告。早在两千多年以前,古人已经有意识地进行这种很有‘科技’含量的事情了,可见在那个时候,风水才是最具权威的‘科学’!”

  张元富被唬得一愣一愣的,说道:“这也是说,王大师在喝那水?”
  恰在此时,王东旭刚刚好爬了河提,苦笑道:“我哪里敢喝这水啊?谁知道这水里面有没有农药化肥,各种排污……我还想活久一点,不想这么短命!”
  这话把所有人都逗笑了,张元富也哈哈大笑道:“那王大师你刚刚……”
  “我刚刚不过是闻一闻那水罢了,确实如同唐师傅所言,这水不太好,看似清澈,其实里面漂着一股漂白剂的味道。如果没猜错的话,游应该有不少工厂……”王东旭淡淡地说道,语气是非常肯定的。
  听了这话,张元富笑道:“这也好办,让人去查一查知道了。”

  这话说完,一个保镖立即走开了去,不一会响起了汽车发动的声音。
  看着远去的劳斯莱斯,唐晨心道:“有钱是好啊……”
  王东旭说道:“其实不用这么麻烦的,这水不堪大用,山势再好也是白搭。为了节省时间,还是再去看看别处吧!”他话里还有一句,要是以这样的速度勘定风水,估计不用十几天,整个青坑村都勘定完毕了。唐晨那看风水的速度,实在是无解!
  张元富笑道:“不忙不忙,都到午了,我们先去吃点东西再说!”
  王东旭掏出手机一看,好家伙,竟不知不觉间渡过了三个多小时,已经是午十二点半了。
  再抬头看了看天空,炙热的阳光丝毫没有减低威力,饶是王东旭身体健壮,还是觉得有点吃不消:“老了,老了,当年风里来,雨里去都没事,今日被太阳晒了一下,觉得受不住了……”
  叹息了几声后,便同张元富、唐晨慢慢地走到树荫下。
  过了十余分钟,那辆劳斯莱斯便开了回来,将众人载车后,张元富才问道:“河流游是不是有工厂?”
  “董事长,游确实有几个家具厂、纺织厂。”那保镖恭恭敬敬地答道。
  张元富点了点头,说道:“算是风水宝地,这地方也住不了人了,污染太大!”
  王东旭笑道:“风水和大环境是息息相关的,这里有工厂,肯定在下游住得不舒适,也谈不什么风水宝地。”

  唐晨听了这句话,很是认同。到底是行内的老前辈,说的话都是经验之谈。
  所谓风水,本质是天人合一,如果大环境很差,那根本谈不什么风水宝地。举个例子,你能在一片没有任何生机的沙漠之,找到什么风水宝地吗?道理是相通的,污染严重的地方,也不存在什么风水宝地,甚至是穷恶之地,住了之后不仅难以发达,还会恶疾缠身。
  脱离了大环境,风水也不是风水了。
  人选择居住的地方,大抵是靠山而住,伴水而居。山与水,这是古人聚居的两大必不可少的基础条件,也是阳宅风水的核心理念。所以依山傍水是风水最基本的原则之一,山体是大地的骨架,水域是万物生机之源泉,没有水,人不能生存。
  只要从大环境观察小环境,便可知道小环境受到的外界制约和影响,诸如水源、气候、物产、地质等。任何一块宅地表现出来的吉凶,都是由大环境所决定的,犹如医切脉,从脉象之洪细弦虚紧滑浮沉迟速,可知身体的一般状况,因为这是由心血管的机能状态所决定的。只有形势完美,宅地才完美。每建一座城市。每盖一栋楼房,每修一个工厂,都应当先考察山川大环境。大处着眼,小处着手,必无后顾之忧,而后福乃大。

  如果环境有缺漏,那要因地制宜了。即根据环境的客观性,采取适宜于自然的生活方式。国是个务实的国家,因地制宜是务实思想的体现。根据实际情况,采取切实有效的方法,使人与建筑适宜于自然,回归自然,反朴归真,天人合一,这正是风水学的真谛所在。
  张元富似乎也明白这个道理,点了点头说道:“不错,水是生命之源,水要是不好了,那住在边的人岂能好到哪里去?”
  “不错,风水之道,实际是由山与水结合而成,其尤以水为生气之源。水龙经说,穴虽在山,祸福在水。”王东旭也很是感慨地说道,“古代风水书记载,水者,地之血气,如筋脉之通流者也,故曰水具材也。水,像是血脉,要是血气不通了,或者枯竭了,哪怕稍微有一点小毛病,对于人来说,也是大问题。”
  唐晨点了点头,很是赞同地说道:“不错,毕竟人身之血,以气而行,山水之气,以水而运。不管是从风水的角度,还是现实的角度,水对人的影响,都是至关重要的。”
  张元富似乎也有点明悟了:“所以分有情水和无情水?”
  “没错,所谓‘未看山,先看水’是这个道理了。”王东旭点了点头说道,“无情水湍急,动大于静;有情水缓慢,静大于动。但是仔细鉴别有情水会发现,算水流静大于动,但是本质还是动的,有生机流动,这是所谓的动静适宜。除了有情水和无情水,水还得分阴阳,这要看实际情况了。”

  张元富一愣:“还要分阴阳?”
  “那是当然的,孤阴不长,孤阳不生。如果是阴阳失调,那这水也是恶水,是无情水。”王东旭解释道,“恶水环绕,哪怕旁边的地理环境最好,也不可取。刚刚那地是这个道理了……”
  张元富点了点头:“没错,是这个道理!”
请按 Ctrl+D 将本页加入书签
提意见或您需要哪些图书的全集整理?
上一节目录下一节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