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人再喝了一会茶,看了一会电视后,到晚十点了。
“王大师,我有点困了,不知道今晚我住哪?”
见王东旭毫无睡意,唐晨已经有点精神缺缺。毕竟今天他坐了半天大客车,精神不是很足。
王东旭连忙说道:“在二楼,来人,带唐师傅去休息。”
唐晨见王东旭还在看电视,劝道:“王大师也早点休息吧!”
王东旭老脸一红,说道:“我是习惯了十一点才睡觉,太早了睡不着,唐师傅先去睡吧!”
唐晨也很怪,为什么不见他的老婆儿子,但涉及人家家事,他也不好多问。在下人的带领下,唐晨进入了客房。
别墅里面的房间很怪,虽然是客房,都有八十多平方,但厕所设在房间外面,一旦关门,好似一般的公寓一样。房间不算小,但卧室显得有些窄了,统共加起来,估摸十五平方左右。布置也很简单,除了一扇门窗,一个柜子,一张床,一张书桌以外,再无其他东西。而唐晨的行礼,则放在衣柜前面,没有被打开过的痕迹。
唐晨打开行李箱,拿出衣服毛巾,先洗了个热水澡,吹干了头发,准备入睡。 !
这卧室布置没什么稀,却很符合风水。
其实风水并没有那么玄,说穿了是家居设计布置得让人觉得舒服罢了。
这个卧室不过十五平方米,恰好符合风水的原理。为什么说符合风水学原理呢?举个例子,京城故、宫是大家都知道的,在古代那是皇帝住的地方,去过故宫旅游的人都会发现:皇帝的卧房是一种较深长的结构形式。窗只开一边,较昏暗。床铺是三边靠着墙,而不是我们现在三面开放的摆床方式。
如果见过故、宫的养心斋、雍正皇帝的书房和书房后面的卧室,皇帝住的地方并不平民百姓的大多少,也不过十多平方米而已。那张所谓的龙床也不百姓的大,而且在睡觉的时候,床前还要放下两道帘子,那么空间变得更加狭小,大概是不到十个平方米。这是所谓的“藏风聚气”。
其实风水也是一种科学的家居形式,只不过古老的国风水,一直缺乏科学理论的支撑和论证。
科学认为,一个人在休息的时候,由于身体很多机能都停止工作,精神放松,皮肤的毛孔也会张开。从这个角度来说,人体的能量,在这个时候最容易散失。同时抵抗外部干扰的能力也会大大下降。所以我们必须要营造一个,有利于我们生理结构的休息环境,以保证我们在睡眠过程,不但能保存能量,而且还可以补充能量。
风水学之所以强调卧房不能太大,原理也是在此。如果卧房越大,能量散失越快。人长期在这种卧房里面睡觉,不仅精神难以补充,反而会觉得精神不振,赖床。
同样的道理,如果卧房是带阳台的,则必然是落地玻璃门;如果是低飘窗的,窗户的面积占了该墙壁的三分之二。如此一来,卧房基本是敞开的。众所周知,玻璃是不能阻挡光线的,当然也不可能阻挡人体发出来的光能。所以卧房窗口太大,对人体能量的保存没有任何的好处。
当然,卧室也不能太浅窄,好像一个杯子和一个量筒放在阳光下,假设两个器皿里面的水是相等的,那杯口大,蒸发量肯定量筒大。
一样的道理,一个房子的形状和深浅,也会直接影响到房子内气场的厚薄,以及气散气聚的问题。一个深长的房子,好那一柱形高杯,由于窗口不大(相当于量筒的蒸发面),因此它的气流会较稳定。反之,卧房过于浅窄,窗口又较大,甚至是落地玻璃窗。这样的睡房必然气薄,“蒸发面”过大,当然会造成能量容易散失,正所谓气散不聚也。
气散不聚的房子,会造成人的情绪冲动,因此说话办事不小心,容易得罪人。正所谓祸从口出,是非口舌自然也多了。另外投资购物因为感情冲动而造成错误,钱财散失成了必然的结果。所以风水师经常说,房子必须藏风聚气,道理在于此。
从这个角度看,风水学也没有那么玄乎,不过是一种家居设计罢了。
反正唐晨在卧室里面,睡得很香。第二天七点左右,便自然醒了过来,精神奕奕的,精力充沛。
“唐师傅,起的这么早啊?”
唐晨刚刚走到院子里,便见到王东旭在慢悠悠地打着太极拳。
院子里,种着不少的树木,大多都是唐晨叫不出名字来的,还有许多盆栽,种的应该是花。但是这个季节,花早谢了。
唐晨贪婪地呼吸着新鲜的空气,心情也是不错:“王大师,你也起得很早啊!”
“唉,儿子和老伴都搬去ZC区住了,我让他们回来住,他们嫌远,要是他们肯回来,那间公司哪里会亏钱?”王东旭说起儿子,也是一阵无奈。
别人的家事,唐晨不好出声,连忙转移话题说道:“想不到王大师还是太极高手……”
“什么高手?瞎练练罢了,这是简式太极拳,哪里不能学?人老了,不喜欢跑步,只好打打太极拳了。”王东旭笑着说道,停了下来。“唐师傅,早餐应该做好了,先用过早餐再去青坑村。我与那位马来富豪约好了,早十点钟在那里见面,时间很充裕,也不用急。”
唐晨点了点头,说道:“我听王大师的安排!”
两人用过早餐后,再休息了半个小时,王东旭才把车从车库开出来,载着唐晨,来到了南海市SS区一路过来,从钢筋水泥的大都市,一下子转变成桑基鱼塘与稻田的农家景象,让唐晨觉得很是新,怎么市区和市郊,界限变得这般模糊?
王东旭介绍道:“唐师傅,你可别小看了这些农民啊,他们的收入,可城市里的白领收入高得多!你看看那些大棚蔬菜,单单是这个季节,不知道赚了多少钱了!”
唐晨点了点头,表示理解。反季节蔬菜,是最为赚钱的。只可惜现在的土地,大多都被征去做房地产了,连农民都没有土地,被迫进城,更别说城里人了。
王东旭见多识广,一路介绍南海市的风情,让唐晨并没有觉得一个多小时的车程有什么枯燥。
一个多小时后,车子才缓缓地驶入一条村路,唐晨知道,离目的地不远了。
“咦,那个是啥?”
见惯了钢筋水泥建筑,唐晨很少见到古风古朴的建筑。而这庙宇一般的屋子,在村口不远处,让唐晨觉得很是新。
“哦,那是张氏宗祠,也是这条村的宗祠。”
唐晨笑道:“我还以为是土地庙、城隍庙一类的庙宇……”
王东旭也笑了:“我先前过来,也以为是土地庙。但这个村的土地庙,是在村子正,而不是在村口。”
“张氏宗祠,难道这条村都是姓张的?”
“也不是,前些年可能全是姓张的,但这些年,唐师傅你也知道的,外来人口这么多,肯定稀释了本地人口……”
王东旭的话,唐晨并不意外,国几千年来都是宗族社会,一村人都是一个姓的情况并不少见。甚至新国建立后,这种情况也还遍布广大乡村。直到改革开放后,人口流动增加了,情况才有所改变。
“咦,那个马来富豪这么早到了?”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
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