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0个有意思的人》
第42节

作者: 欧阳静茹
收藏本书TXT下载
  后来我出了书,买了房,找回了点自信,终于敢回老家见老朋友了,最重要的,当然是见静如,无意中看到她双手的那一刻,我眼泪没忍住,但是我把脸快速转向了江面上那艘吞吐黄色巨浪的大轮船。
  她那双留在我记忆里,总是握着笔写漂亮毛笔字的,白净细嫩得令人发指的细长手指,变得粗糙而灰暗。

  各自说这些年的事,她结婚,因为信任,她先生帮人做了一笔银行担保,那人生意失败,他们夫妻承担起了还款责任,那几年,夫妻俩一直在帮人还债,从节约的角度考虑,许多事不得不亲力亲为。当然,还有另一个原因,她先生工作忙,在另外的城,她一边工作,一边带孩子,承担一个家庭里父亲和母亲的全部责任。所以,她的手,就变成了这样。
  (少女静如)
  我是个很现实的人,问了她两个问题。
  一,你无缘无故帮人还债,会不会恨你先生?
  答:有什么好恨的,有问题解决问题嘛。
  二,你先生在外地,万一哪一天他有外心,你会怎样?
  答:坦然接受,理智处理。

  日期:2017-06-16 10:42:55
  那一刻起,我又找到了少女时和她在一起的感觉,她象是一盏明灯,又像是一朵莲花,沉重真实的生活难题,总是被她轻描淡写地化解。
  从此,我又理所当然地享受起少女时期在她面前的待遇了。
  静如,我要搞一个证明,懒得回老家,你帮我找人弄好不好?

  好。
  我一个朋友想要某种茶叶,你那有吗?
  有,明天寄。
  我妈电话没人接,不知道有什么事,你帮我看一下她行不?

  好,马上托人问。
  有个朋友想找某医生,你能找到他吗?
  可以。
  有个亲戚被打了,你帮我去看看他发生了什么行不?
  好,我马上去。
  我想送给某某一份生日礼物,你帮我买帮我送行不?
  行,什么时候?

  我要凑一笔钱,还差一部分,凑这笔钱的用处是…。
  多少?马上转给你。
  …
  我和静如之间,从来没说过我们是好朋友,好姐妹,好闺蜜这样的话,可是,你知道那种感觉吗?就是,一旦有什么事,她是你可以托付全部的人。我们可能一两个月都不联系一次,但是,联系了,就象上一秒还坐在一起谈天说地一样。时光,从来不曾在我们之间留下分开过的丁点痕迹。
  每次我回老家,她得知消息,定会惊得所有朋友鸡飞狗跳,然后约一帮人,带我到她觉得最好的地方,去大吃大喝大玩—虽然很久以来,她一直在吃素。

  每次我走,她很淡地说一句:几点走?中午来我这一起便饭吧。(我老家到深圳的火车一般是下午四点。)
  我们,从没诉过离肠。
  一次也没。
  小Y中考那年,我回老家住了段时间陪小Y,见静如和她聊天,成了我生活中很大一部分内容,基本上我妈和妹妹电话找我,第一句话就是说:在静如那吧?回来吃饭。
  我在静如这吃。
  有一天,我溜溜哒哒到她单位,一见面,静如就笑了:哎呀,昨天电动车被偷了。

  “偷了还笑?”我知道她这车买来没多久,花了好几千,是她两三个月的工资。
  “要是知道小偷看上这车,我就不锁了,你看这么好的锁撬了,多可惜。”她摇着手中的钥匙说。
  我哭笑不得。
  去得多,跟她单位的人也都熟了,休息时间,看她被强拉去一个牌局凑角儿,打着打着,其中一个人要去替人办手续,另外一个人开始偷牌,也示意她偷换,她假装没看到对方的手势,只淡淡地看着自己手中的牌,跟我闲聊,静等办事的人回来。

  就是在那一瞬间,我突然明白,我为什么和她能成为心灵默契的朋友。她不屑于这种小聪明,我也讨厌;她喜欢纯粹而干净的感情,我也是;她喜欢看书,我也是;她不喜欢给人做解释,我也讨厌纠结;我们对某类人,有非常惊人的相同看法,比如那个人很有趣,那个人很“硬”,那个人有故事;她有着超人的智慧解决眼前问题,我有着莫名天赋活在当下。更重要的是,我和她一样,坚信这世界,温暧又美好。我们都是那种积极的,向上的,相信爱情,却不依附男人的女人。

  静如带我去寺院,听她欣赏的师父说经讲道;带我去她的好朋友那里,咋咋呼呼地要最好的茶喝;带我去她心水的地方,看一个她觉得特别的人;带我去看一位八十多的,上海来的,独居的,爱弹琴的,迷人的老太太,弹奏轻快的“青春圆舞曲”,只因为我说没见过这么老的太太弹琴。
  岁月开始静好,日子完全的安定下来,孩子也慢慢大了,静如买车,买房,建别墅,重新捡起毛笔字,开始学弹古琴,在家门口种菜,种花,时不时秀一秀,搞得我垂涎欲滴。而我,终于确认自己爱无能了,死了与某个男人爱一场,并且生死相依的心念。
  想,老了,没男人疼爱,有几个好姐妹在一起,聊天喝茶看书写字种花弹琴,也不失件美事嘛。不如在静如家附近买套房,30年后回老家去养老,方便串她家门。
  想到就问,静如把所有她知道的房源,全部细细跟我说了一遍,从价格,地理位置,到升值空间,我想起她手上有套房,挺符合我要求的,决定买她手上的那套房。

  说买就买,我立刻定了最近的机票回老家。
  房子看了,很大,地理位置也特别理想,价格更不用说,交易最后一个环节,发现了一个大问题—这房不是商住房,使用年限远低于70年。
  内地小城,大部分人还分不清工业用地和商业用地的区别。
  我傻眼了,静如也傻眼了,更重要的是,因为一些手续问题,她已经为我们的交易支付了不少金钱了。

  回过神来的静如,为了免我来回深圳的周折麻烦,做了个决定,取消我们的交易。我包了个信封,打算补偿她的一些损失,递信封的时候,平生第一次,看到她发怒了,一把用力将我装钱的信封打飞,然后像不认识我一样,头也不回径自走回她办公室。
  我乖乖捡起了钱,不再提半个有关房子的字,她却推出了她的电动车,带着我,在骄阳似火的县城,一处处一遍遍地跑别人家的楼盘,直到我看上了当时觉得比较理想的房子。
  (好吧,少女的我也来一张吧)
  那天,坐在她的电动车后面,抱着我预算没够,她取出来凑数的钱,去某楼盘交款,我迎着大风伸长脖子替她愤愤不平地说:认识我这样的朋友,算你倒霉,要不就当是你上辈子欠我的,这辈子来还。
  静如一个急刹车:喂,你坐稳哩,莫把头伸果长,要晓得,我这胆子细细,水平pie pie(音:撇撇,意:差差)的司机,载两个富婆在马路上,压力好大呢。

  所以,亲爱的你们,现在知道我笔名为什么叫这个了吧?多了一个草字头,那是因为,我和静如曾经在故乡的江堤边,肆无忌惮地说着少女心事,而江边,那茵茵绿草地,是我们共同走过和成长的见证。
请按 Ctrl+D 将本页加入书签
提意见或您需要哪些图书的全集整理?
上一节目录下一节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