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帝国史》
第60节

作者: 飞翔明史
收藏本书TXT下载

  后事如何?
  孝感泉
  郑绮贤能哭动天,舍身救母美名传。
  一泓懿范麟溪水,千古风流孝感泉。
  下图,浦江江南第一家之孝感泉。
  及至宋亡,郑氏已历百余年,传至徳珪、德璋兄弟二人。珪、璋二人遵祖训而行,相亲相爱,无芥无蒂。岂料仇家诬陷,官府明令拘捕。时珪璋于扬州求学,闻此凶讯。争先挡祸。兄长徳珪乘弟熟睡,抢先一步至官府投案。官府不问清白,草率处死。德璋醒来,急赴官场,其兄已身首异处!德璋悲怆大哭,吐血感人!恰逢元朝脱脱挂职江浙行省平章政事,乃命人查明真相,洗雪冤情。并奏明皇帝妥歡帖木儿,皇帝赐封郑氏“义门”!

  脱脱走马浦江,流连郑氏之胜景。于是手书“白麟溪”,命人石刻其书。
  至今,“白麟溪”三字仍赫赫在目!

  宋景濂先生,受郑氏家族之盛邀,为其私塾“东明书院”之西宾,教导郑氏弟子。
  其后,郑氏之后人,再次牵连词讼,涉胡惟庸巨案;再后,又为建文帝作出了整个家族最大的牺牲!
  此乃后话,暂且不提。
  江南第一家,也暂时写到这里。
  ——飞翔,你的明史,是否每到一个地方,就牵涉到该地的景致和人物?
  ——差不多啦。
  ——那么,有没有我们增城的?
  ——当然有。光是湛若水和胡庭兰,就可以写几十集了。
  日期:2017-02-04 11:10:08
  朱元璋(73)
  破天荒,飞翔明史第一次晒九张图——都是江南第一家的美图!
  朱文忠将义门郑氏之情况书面报告吴国公后,忙于和浦江民众搞军民关系,同时,也等待胡大海夺取兰溪县,再合兵进取婺州。
  忽一日,邓愈于严州府(建德已改名严州府)派人来报:江浙行省行枢密院同佥、苗军大将员成率众来归顺!请文忠元帅速回严州府衙受降!
  ——咦!

  员成?
  此人不正是苗王杨完者的老战友、杨家村大营的统帅吗?
  正是!
  员成来降?
  是的!

  而且,不仅员成,连蒋英刘震等一十三员苗军大将及六万苗兵悉数归降!
  天!有这等好事?
  朱文忠忙问:何解?
  报信的士卒说:杨完者已死。
  孙炎在旁说:果然不出所料!

  一代苗王,天足苗军统帅杨完者已死于非命!
  究竟何事!
  朱文忠把浦江事宜交给孙炎和陈徳、王弼等人,即刻带两百亲随赶回严州府。
  杨完者,已经死于杭州!
  可悲可泣可叹可怜可惜!
  下一集:苗王之末日!
  下图,明军军官装束图。

  江浙行省行枢密院院判史文炳,从德胜营返回杭州自己家里时,已经有平江府(已改名隆平府,即苏州)使者等候多时了。史文炳连忙把使者带入密室。
  使者,赵弘,交给他一个蜡丸。
  ——这是张士诚惯用的联系方式。
  赵弘说:大王有令,着将军依计行事。

  史文炳打开蜡丸,里面一封密信:与丞相密议,吾十万兵取建德。别遣苗军四出,取方国珍。然后袭德胜营,大事可济!
  文炳眉头紧锁:杨完者,我义兄。
  赵弘双眼盯着他,进逼一步:主公有令!这是你表现忠心之时!勿再犹豫。
  史文炳低头,良久,说:容我三思而行。
  赵弘说:灭杨完者,奇功也!主公日后称帝,汝为三军统帅,岂是江浙行省行枢密院院判可比!

  史文炳来回踱步,沉吟不语。
  其实,他心内犹如翻江倒海般:两年前,他奉命接近杨完者,每日置酒欢宴,大批大批金银珠宝相赠与杨完者。完者以为心腹。其时,史文炳的的确确是张士诚派来的“卧底”,时时刻刻计算这位苗王,处处留心杨完者的一举一动。
  可是,随着他逐步了解苗军统帅,杨完者忠心报国、英勇善战、义薄云天的形象彻底改变了史文炳的初衷!不由自主地成为杨完者的真正的义弟!
  他们一起打猎,一起征战,一起高歌苗曲,多少个结义兄弟的日日夜夜,竟教他忘记了自己的“使命”!
  之前,他援助乌龙岭,带兵直捣罗坑西吴军队大营,结果铩羽而归,几乎丧命!这完全是他结义之情的无私的付出!
  在史文炳的那一刻,他真的以为自己只是杨完者的义弟!

  如今,隆平府张士诚,史文炳的主人向他下达清除杨完者的手令,他,踌躇了!犹豫了!
  他,史文炳望着窗外,月色刚刚被乌云遮掩,窗外的芭蕉树一片乌黑,各种昆虫的鸣叫扰乱着他的思绪……
  赵弘又说:别忘了,你的职责!当初,你是来这里干什么的!
  史文炳仰着脸,长长地舒了口气:光凭我,行吗?
  赵弘说:司徒李伯升作你的后盾!他随后就到!
  史文炳叹息道:罢罢罢!自古忠义两难全!你回复主公,此事需要时间。我定会执行!
  赵弘走后,史文炳度过了一个失眠之夜!
  假如,我和完者都是大周将士,那该多好!

  假如,完者和我都是苗人,也不错!
  为什么,我和他却是敌人!
  史文炳呀史文炳,你如今如何是好?
  日期:2017-02-04 11:15:26
  朱元璋(74)

  下图,襄阳砲原理图。
  杭州,江浙行省丞相府,在史文炳收到张士诚蜡丸手谕的同时,行省右丞相兼知行枢密院事达识贴睦迩(重要更正:之前误作实达帖木儿)正与一班蒙古贵族商议。
  与会者,有行台御史大夫普化帖木儿、江浙行省左丞答兰帖木儿、左右司郎中真保及行台平章政事庆童。他们正在商议:要不要清除杨完者势力。
  答兰帖木儿说:苗军肆虐,余杭生灵涂炭,民怨沸腾,皆以丞相昔时引苗兵为误!
  真保说:临安民众受苗兵滋扰甚矣!毫无军纪,目无王法,简直无视朗朗乾坤!
  庆童叹息:当初,丞相以为国家结婚姻,余始允杨完者娶小女。今,悔之已晚!
  说完,忍不住老泪纵横!
  达识贴睦迩站起来,向庆童长揖道:当初九四犯境,无可抵御,苗兵扬名两湖与江淮,杨通贯忠心报国,余以为可用,乃招之为援。通贯屡破九四,不得已,九四归国,同为辅弼臣子。皇上褒奖,通贯亦以此赐名完者!余自思并无过错!
  他面向众人,继续说:及至完者屡败于重八,其众失于管教,无有约束,遂令余杭数百里河山尽为苗人所残破,此乃余所料之不及也!
  他顿了顿,又说:今苗兵势众,余等无可奈何矣!
  答兰帖木儿说:非也!丞相欲除完者,吾有一计!
  庆童、普化帖木儿和达识贴睦迩齐声问:有何良策?
  真保说:这条计策,是答兰和我一起思想出来的。

  答兰点点头,说:丞相,只要你首肯,自有人来清除杨完者!
  何人?
  张士诚!
  丞相一怔:九四,乃完者千方百计招降之人,岂其敌哉!
  真保笑道:丞相只知完者惠及九四,可知九四切齿于完者乎?
  答兰帖木儿跟着说:杨完者屡破张九四,九四损兵折将,其心与完者不共戴天也!
请按 Ctrl+D 将本页加入书签
提意见或您需要哪些图书的全集整理?
上一节目录下一节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