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帝国史》
第56节

作者: 飞翔明史
收藏本书TXT下载

  孙炎一拍大腿,叫道:为将者,不临敌指挥,求胜难矣!
  他接着说:铁木儿不花一直在阵前指挥,不畏矢石!
  王弼说:这场仗从早上开始进行,一直打到太阳下山!足足四五个时辰!才消灭了几百名敌兵!
  ——飞翔,婺源之战如此激烈?为什么不长编记述?
  上图,明军火枪队。
  日期:2017-02-02 23:04:09
  朱元璋(66)
  好吧,还是让飞翔把大家带回半年前的婺源战场吧——
  时值隆冬,朔风正劲,大雪纷飞。婺源大地,一片萧条肃杀。战场上硝烟弥漫,军鼓齐鸣,枪炮大作,两军对战,难解难分。婺源守将铁木儿不花,血染征袍,须发俱赤!雪花在他战衣上肆意聚集,铁木儿不花带着一众探马赤军,持长矛击杀一名畏敌潜逃的士兵。他紧急集合周遭的将佐士卒,高声说:国家养兵千日,用在此时!临阵退缩者,杀无赦!诸位,敌寇嚣张,我军自当同仇敌忾,戮力杀贼!吾,铁木儿不花,誓与此城共存亡!

  说罢,亲自燃点火炮引信,“轰”一声,一门火炮怒发而出,直扑西吴阵营!
  众元兵受到激励,人人争先,个个恐后,各操家伙与西吴士卒拼个你死我活!

  汪同,眼见自己自西门攻取婺源之策难以成功,心下羞愧着急。
  羞愧的是,首次引兵偷袭,竟然被元军识破,脸上无光。
  着急的是,连番攻击,竟然无法克敌制胜!
  随军的战地诗人孙炎第一次出现在战场上,眼前的激战场面,惊呆了他!
  如何破敌?
  汪同急忙和王弼、孙虎、孙茂先及孙炎商议。他说:敌军防守严密,一时难以取胜,各位同袍有何良策?
  孙炎问:婺源城中有兵几何?

  汪仲玉答:万余人。
  孙炎说:我亦也万人之军。此西门战场,久战不下。莫非全城士卒皆集于此?
  咦!一言惊醒梦中人!
  王弼、孙虎、孙茂先齐声说:分兵攻城,必克之!
  汪同说:好!
  于是乎,留孙炎继续指挥一部分士卒仍在西门与敌军周旋。王弼与孙虎取南门,孙茂先去北门,汪同则带本部人马取东门。

  婺源县城,临江而建,而隆冬腊月,河水几近干涸,大雪纷纷,浅水河滩,也结冰不少。王弼挥兵涉水而行,抢攻南门。
  南门守兵不多,猛然发现数千敌军来袭,惊慌之余,措手不及!王弼骑着战马,挥舞双刀,率先冲入南门!
  几乎与此同时,孙茂先自北门杀入;汪同带几千人突破东门!
  三支军队,在风雪交加的黄昏前后,攻入了婺源州!
  铁木儿不花正在西门督战,见西吴进攻变作零星之举,以为敌军疲累休战。忽闻城中三门失守,仓皇之际,带着几员副将,领兵回城救援!
  城中失守,军心浮动!元兵战斗力陡然下降!
  即使他们急赶回城,即使他们开启巷战模式,即使他们也分兵截击西吴士卒!
  他们看到的是城内以东、以南、以北皆一片火海!
  他们听到的是四面八方的哭喊声、嘶叫声!
  是他们的爹娘在呼救?
  是他们的妻儿被掳掠?
  是他们的亲友在惊号?
  元兵脑海里,尽是父母遭兵火的影像,尽是妻儿被劫杀的场景,尽是家园残破、亲人死于非命的画面!
  为什么他们的想象力如此丰富?
  只看这火海一片,胜于九重雪花飞……
  只听这撕心裂肺嚎叫,好比地地狱刑场灭众生……

  元军,在铁木儿不花的率领下,在婺源城中作困兽之斗!
  雪在飘,风在吼,军人抛了头颅,遍洒鲜血!
  夜色深沉,悲天悯人啊!
  铁木儿不花战死!
  三千元兵战死!
  三千元兵投降!
  其余的逃散了,无踪了!
  从清晨开始,直至深夜亥时,连续十二个小时的风雪之战,结束了!

  西吴军队占领了婺源州!
  下图,明军炮兵。
  下图,婺源阆山书院遗址。
  陈徳听完孙炎和王弼二人一唱一和的婺源之战后,忍不住问:究竟铁木儿不花为何人所杀?
  王弼说:起初我以为是为乱军所杀。
  孙炎仰天长叹:昔日同袍成仇敌,铁木儿不花是汪仲玉斩杀的!
  华高问:就因为阆山书院事件?

  孙炎呷了一口烧酒,说:当然不是!那不过是个借口。他们二人不睦,核心原因在于仲玉之军力越来越强,民望越来越高。铁木儿不花一心要压制这股势力,所以处处与仲玉作对。
  他又说:这,就是蒙古朝廷那些所谓义军的下场!各位,你们知道邓愈佥院为什么不追击苗兵吗?
  王弼笑道:穷寇勿追呀!
  非也!
  孙炎把羊皮酒囊里最后一口烧酒喝光:苗军此败,不可收拾矣!杨完者之结局,估计和汪仲玉差不多。
  孙炎望着东北方向,似乎在想些什么。
  程国胜咳嗽了几声,问道:如今汪仲玉如何了?
  他镇守婺源,大力恢复阆山书院。
  孙炎回过头来说。
  如今的婺源,已经成为中国最美丽的乡村,而阆山,则成了婺源之秘境!
  当人们赞赏这里连片错落有致的徽派民居,心中依恋,但愿此处是家乡之时;
  当人们步入阆山林海,追寻汉民族最后的母系氏族之遗风,心中慨叹此间乃人间乐土之际;
  当人们沉醉与万亩茫茫油菜花海,心中惬意,忘却苦闷忧愁之余——
  可曾想过这里的一抔黄土,曾是无名战士之骨灰所化……
  这里的一汪清泉,曾是无名战士之血液所化……
  这里的一盏菜花,曾是无名战士之英灵所化……

  明史深度游,需要如此如此,这般这般。
  日期:2017-02-03 08:58:51
  朱元璋(67)
  下图,戚继光画像。

  1358年夏六月中旬这场台风,自浙江温州沿海地区登陆。对盘踞此地的方国珍海盗集团影响颇大,即便是远离海岸三四百里的建德,阵风也在八九级,而雨势则浩荡横行,足足肆虐了三日三夜!台风对沿海居民的生命财产造成巨大危害,对军事活动的影响则更加严重!乌龙岭战后三百多年,即1683年,满清福建水师提督施琅,背负“汉奸”、“叛徒”、“卖国贼”的骂名,提水师劲旅,横渡台湾海峡,出兵作战时间竟然是盛夏六月天时!此举颇受敌方——台湾郑氏政权统兵大帅刘国轩的嘲笑。这位曾经的施琅的部下以为:施琅枉为水师提督,竟然罔顾台海天时而行兵海战,简直是自寻死路云云。

  ——此乃后话,暂且不提。
  飞翔明史,始于1328年朱元璋出世,迄于1683年施琅收复台湾,满清彻底消灭明朝势力,实现全国大一统为止,共三百余年!为了使读者更多的关注飞翔明史之全局,在必要时,往往会穿插一些小插曲。此举或许能让读者对飞翔明史寄以更高的期待。
  乌龙岭战后,邓愈带着十余位将佐冒雨巡视苗兵遗留下来的军寨。这些军寨营地,几乎被拆除毁坏了。由于大风大雨,无法纵火焚烧。故此,残留的少量设施及物资则成为西吴军队的战利品。
请按 Ctrl+D 将本页加入书签
提意见或您需要哪些图书的全集整理?
上一节目录下一节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