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帝国史》
第19节

作者: 飞翔明史
收藏本书TXT下载
  正当彼此拉锯战之时,金陵城的南面和北面号角齐鸣。原来,廖永安等将引水师自金水门强攻,徐达常遇春自南门抢攻集庆城楼!福寿吃惊不小,这才明白这次他遇到对手了——而且是很强的对手,这个对手懂得兵法!
  就在他尚未作出应对措施时,朱元璋居中指挥 ,汤和、邓愈、胡大海、邵荣领兵直接支援冯国用的500敢死队。
  福寿发现,和州反贼不仅势力强大,而且兵员充足,初步猜测,不下十万众!
  这个发觉让福寿有吃惊到镇定,他非常镇定地对自己说,今天就是他福寿为国捐躯的日子了!
  邓愈等人一旦接触元兵,元兵根本无法招架!随即,兵败如山倒!
  福寿连忙领兵急撤!
  他寄望用坚固的城墙阻挡元璋的军队。谁料,他的部队前脚刚扯起吊桥,关闭了城门,冯国用的敢死队后脚就搭起云梯,攀登城墙!福寿急上金陵凤凰台——当时凤凰台成了战时指挥部——指挥士卒防御。双方在城墙上下血战!
  忽然,一阵号角声,朱元璋派出了十几台高斗车——就是坚固木塔上有方形平台,士卒在平台上拉强弩火器袭击城墙敌军的战车,木塔底部有多个轮子,后面一百多力士推行。整个木塔的高度比城墙还高!

  这批战车不知何时制造的——元璋并没有交付郭天叙、张天佑使用!二帅之死,元璋难辞其咎!
  几十台战车一出现,平台上的弓箭手用诸葛弩——不是一般的弓箭,而是可以连发近十支箭的弩(不是凭力气拉弓弦发射,而是用小机关装置发射飞箭的,传说是诸葛丞相发明,故名诸葛弩),数百之箭一起向同一个目标发射!当然是例不虚发,元兵非死即伤!霎时间,元兵大乱!那边的敢死队乘虚登上城楼!
  金陵就要失守了!
  福寿坐镇凤凰台,紧张而有序地指挥军队拼死抵挡登上城楼的敢死队。
  金陵凤凰台。
  忽见另一边城墙,常遇春部队也越过墙垛,福寿挥剑大嚷“杀贼”,部下分兵而去。此时的金陵大帅反而从容自若,临危不惧,他明显是视死如归!一部将匆匆来报:金水门失守!大帅,城保不住了!快撤吧!
  福寿大愤,拉弓搭箭,直射那将。一边高呼:城在人在,城亡人亡!为国尽忠,就在此时!

  朱元璋的部队如蚁群般涌上城楼,城门随之打开,潮水一般的和州兵团狂啸而入!
  福寿只好撤离凤凰台,转而进入巷战。
  巷战,自古以来就是殊死斗的代名词。一方已经完成胜利进程的99%,剩下的1%是毫无悬念的了,但也必须全力以赴,绝无退让之理。另一方则无可奈何地作困兽犹斗,激烈而悲壮!
  福寿正是这样,他无法回家与家人道别,只是与同袍辗转与街头巷尾,不断地利用各种地形各种有利因素,杀伤对方的战斗力。朱元璋的军士以长枪、飞箭、刀剑,甚至火器,将这个群困兽逐一解决。
  他的士兵一个个倒下了。
  他的部将一个个倒下了。
  他的文学侍从一个个倒下了。
  他的最亲密的助手也倒下了!

  最后,只剩下十余人,被无数的明军(咦!一时手快,明军二字出来了,别介意哟!飞翔很少称他们为红巾军。一个连主子小明王都谋害的统兵元帅,是没有资格称自己的军队为红巾军的)在一个死角团团围住,毫无退路!
  就像下图这个死斗士一样。
  福寿君,仰天长啸,高呼,杀贼!
  然后,横刀自刎!他的最后的士兵也倒在血泊之中!
  朱元璋听闻,惊呼:“忠臣义士也!”作出厚葬福寿的指示,以表其忠烈。
  而蛮子海牙,又逃出生天,狂奔城外。多年之后,再出现时,他竟成为张士诚的部属。
  而陈野先的水师总管康茂才,不敌廖永安,只好也逃之夭夭。然而,廖永安紧紧追击,在上天无路,入地无门之际,康茂才全军投降!
  一个忠烈自裁,一个落荒逃亡,一个缴械投降,多鲜明的对比!
  这一战,朱元璋大获全胜。招纳降兵五十万人!恐怖,一战降敌五十万!超越战国秦将白起降赵兵四十万!
  至此,集庆之战全面结束。

  朱元璋,占领了古时的金陵,当时的集庆,今天的南京!
  上图是明中都(凤阳)皇城朱元璋登基复原蜡像。安徽,凤阳。忽然一种感觉很强烈:明史深度游,诚邀明史爱好者出发!暂定南京、凤阳、北京、苏州、武汉五地。
  ——飞翔,为何你把福寿写得如此忠烈?你不是说元兵不堪一击么?
  回答:传统史家,讲究春秋笔法。何为春秋笔法?简单来说就是褒忠扬善,贬斥丑恶。飞翔以此为准则。具体就是:忠事国家,褒之;孝顺父母,奖之;仁爱百姓,歌之;义事同侪,颂之;和睦亲友,咏之;礼敬贤愚,赞之;勇冠三军,书之!一反现时之不忠不孝不仁不义不礼不和不勇之丑陋社会风气!为史者,必如此如此。
  日期:2017-01-22 12:46:55
  朱元璋(18)
  朱元璋约束士卒,严肃军纪,整队进入集庆城。士兵们有了太平府的经历之后,进入帝王都秋毫无犯,金陵民众耳目一新。元璋召集全城官吏父老,在大街上作演说。大意是:元朝的统治已经进入死胡同,天下大乱,生灵涂炭。老百姓衣食困难,朝不保夕,我们是来平定祸乱,维持太平的。各位休要惊慌,各安本分,各守本业。若能加入我们,建功立业的,我十分欢迎,一定礼敬他们。各级官员不得扰民,不得暴虐人民!旧政危害人民的,我必定废除之!

  此席演说,安定了集庆城民众之心。各人欣慰相告,心悦诚服!
  次日,朱元璋带领众将官,巡视全城。在城楼上,踌躇满志的他对徐达等人说,自古金陵乃龙蟠虎踞之地,仓库充实,人民富裕。今日一见,果然如此!如今为我所有,更有你们左右相助,何功业不成!
  徐达回答说,金陵形胜地,乃天授也!岂人力易为之乎!

  元璋点头笑笑,暗暗喜欢:上天授予也!
  于是,改集庆为应天——顺应天意!
  设建康翼大元帅府,自为大元帅,以廖永安为统军元帅——以其取太平,克集庆之功故也。令赵忠为太平府统军元帅,镇守太平府。
  接着,朱元璋延聘应天周遭之大儒学士,得杨宪、夏煜、孙炎等十几位名儒,一一录用。这些名儒,就是大明立国之良臣。
  自此,朱元璋拥有应天、太平、和州等重要城市,文臣武将济济一堂,兵力六七十万,雄据长江两岸!
  此时,朱元璋,28岁,距离他25岁投奔郭子兴仅仅三年!从一个乞丐,一个癞痢和尚,一个几乎全家死光,一无所有的年轻人,到拥兵近百万的军阀大员,何其迅速!何其传奇!何其令人难以置信!
  不管是明清的官方记载,还是民间代代相传的传说,都不得不承认:此非人力可为之也!
  飞翔也不得不承认:虽然朱元璋有无数的过人之处,无数的好运气,如非上天之意,顶多与后文的张士诚一样而已,怎能成为统治全中国的明朝洪武皇帝!
请按 Ctrl+D 将本页加入书签
提意见或您需要哪些图书的全集整理?
上一节目录下一节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